成云
摘要:城市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也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強了對軌道交通的建設。為確保地鐵工程的良好發(fā)展,應結合具體的工程施工情況,找到施工中變形產生的主要原因,通過變形控制技術控制變形問題,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為此,以南京寧和城際軌道交通TA01標段為例,對地鐵深基坑施工概況進行分析,找到深基坑施工中變形的原因,加強對地鐵深基坑施工中變形控制技術的研究。
關鍵詞:地鐵深基坑:施工:變形控制技術
中圖分類號:U2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76—02
前言
通常情況下,地鐵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城區(qū)位置,深基坑工程同時位于密布不同建筑、道路管道的環(huán)境中。深基坑施工,具有施工環(huán)境復雜的特點,這也導致施工變形技術還需不斷完善。同時,施工風險非常大,若基坑開挖施工中發(fā)生基坑變形問題,很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進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為此,應保證施工環(huán)境在安全的條件下,通過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對地鐵深基坑變形進行控制。
1地鐵深基坑施工概況分析
以南京寧和城際軌道交通TA01標地鐵車站為例,其通過明挖法施工?;拥拈L度設置為180m,圍護的結構通過厚度為800mm的連墻進行設置,而部分地段圍護結構一鉆孔灌注樁+旋噴樁止水帷幕?;拥纳疃仍O置為18.4m,標準段的寬度設置為19.1m,鉆孔灌注樁設置為01000mm@1100mm,縱向1道混凝土撐、3道鋼支撐。
車站的主體基坑結構底板在2粉土夾粉質粘土層中,局部地段為顯示為Y淤泥質粘土,每層的厚度約為12.5m,基坑內部同時設有0900mm的抗拔樁。底板處于含有微承壓水的地層中,應確保施工時合理的設置降水井,設計的標準段可不設降壓井。
2深基坑施工中變形的成因
2.1坑底土體隆起的原因
基坑底部的土體發(fā)生隆起現(xiàn)象,主要原因包括:基坑開挖使得坑底土體受到豎向荷載卸載影響,進而發(fā)生回彈的情況;
開挖基坑坑底土體,受到負孔隙水的壓力,使得坑底土體吸水的過程,出現(xiàn)膨脹和軟化的問題;
地面超載/自重的作用下,圍護結構外側土體發(fā)生向坑內移動的現(xiàn)象;
承壓含水層項板的上部分土層重量,不能有效的抵抗承壓含水層頂板的承壓水頭力,導致基坑開挖面下部分的土層產生受損的情況。
由此可見,基坑開挖時,KB-12樁壁、土體間縫和承壓水層為連通的狀態(tài),這時就容易發(fā)生坑底隆起的問題,隆起約為125mm,進而使得基坑內產生嚴重的積水現(xiàn)象。
2.2坑外地表沉降的原因
坑外地表發(fā)生沉降的主要原因為:淤泥質粘土層中,實行三重管旋噴樁止水帷幕施工,促使樁間不能正常止水。因為開挖的深度為18.4m,這也使得地下的水位較高,出現(xiàn)樁間滲漏水的問題:
同時,墻后水土產生大量流失情況,特別是雨季施工中,基坑外地表的沉降值為153mm;
基坑四周重型車輛頻繁行駛,使得主動力學的指標不能保障;
支撐架設施工不能及時實行,會導致無支撐基坑長期過分暴露/支撐預加軸力受損,不能及時進行軸力復加方面的工作。
2.3圍護墻體變形的原因
圍護墻體的變形:水平變形、垂直變形。水平方向產生變形情況,主要因為基坑開挖的深度增加,外側土體的內向壓力,對圍護墻體構成一定作用,進而出現(xiàn)圍護墻于內側位移的問題。而外側土體內壓力的分布失衡,造成坑體上部相近的部位產生較大的壓力。這時,墻體變形較大,臨近坑底壓力就會變小,墻體變形也會變小。由此能夠看出,圍護墻體發(fā)生變形問題,會對施工質量和安全構成嚴重影響。所以,應針對圍護墻體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若產生變形的現(xiàn)象,應充分對變形產生的主要原因實行具體的分析。同時,做好圍護墻的加固工作,以此確?;娱_挖的安全。
2.4墻后土體沉降的原因
地鐵車站多位于地下15m以下區(qū)域,土體地質的條件具有復雜的特點。所以,基坑開挖到一定深度的過程,因為土體塑性具有較大的流動性。而土體會以基坑外圍于坑內、坑底流動,進而導致圍護墻體出現(xiàn)地表沉降的問題。圍護墻體地表沉降包括:三角形地表和凹槽形地表沉降,地表沉降范圍與地層性質、基坑開挖的深度H、墻體入土和下臥軟弱土層的深度、基坑開挖深度、開挖支撐等方法有直接的聯(lián)系。
3地鐵深基坑施工中變形控制技術的研究
3.1變形的控制和設計
深基坑變形支護的主要結構包括:可滿足墻體結構、支護結構平衡的結構;可滿足深基坑內、外部變形控制的極限結構。其對地鐵深基坑變形控制的特點為:
(1)滿足強度控制的要求;
(2)變形過程,能夠對變形實行預測,并對控制技術進行分析。而變形控制也可充分的顯示在設計內容中,并貫穿于施工前~施工后,以此實現(xiàn)基坑內、外部環(huán)境的控制效果。
變形控制目的:于基坑內、外部環(huán)境下,滿足基坑變形環(huán)境的要求和需求。以此,對基坑變形的時間進行控制,并對基坑變形量、變形速率實行嚴格控制。
總而言之,基坑變形的控制工作,應充分貫穿于變形監(jiān)測工作中、預測工作中,還需對施工技術實行嚴格的檢查。結合施工環(huán)境的差異,明確變形的控制標準,由于其均可有效的實現(xiàn)變形的控制工作。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施工方案,對變形問題實行動靜態(tài)分析和預測,進而從根本上規(guī)避變形問題。
基坑變形的控制設計內容,應將對基坑變形實行動態(tài)分析,于不同區(qū)域下保持不同的變形狀態(tài)。同時,對不同施工的區(qū)域進行不同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方法,控制的方法主要由正分析、反分析設計法構成。與此同時,受到地段、精度所影響,使得變形分析的過程,會使用經驗分析和公式估算、經驗分析等方式,對對基坑變形實行經驗控制和設計。上述方法,多適用于一項倆項變形的控制工作中。
3.2變形控制的標準
深基坑發(fā)生變形,主要的控制指標為通過相關的控制措施作為依據(jù),主要的控制措施中應將位移、沉降、隆起、速度等內容列入考慮中?,F(xiàn)階段,深基坑施工變形的控制還缺少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實際施工的過程,應結合地區(qū)深基坑技術的具體要求,并聯(lián)合以往的實踐經驗,歸納出相關的技術標準。變形的控制措施中,應體現(xiàn)對當?shù)厥┕l件的了解。同時,將上述考慮內容添加于設計方案中,主要目的為對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變形應力大小、位置實行準確的計算、嚴格的控制。然后,通過具體的計算結果控制深基坑施工中的變形問題。
基坑土方開挖時,需于基坑內順著鉆孔樁挖槽,對樁間是否存在滲漏水狀況實行觀察。若樁問存在滲漏水的問題,需及時回填土方,并于對應圍護結構的外側引孔注漿。確保注漿止水,可繼續(xù)實行土方的開挖施工。開挖的過程,應加強對土層開挖卸載的加固處理,因為土層無支撐下,會長期暴曬于外部。這也導致深基坑變形越來越嚴重,即為時間效應的所致。所以,施工的過程應加強對四周的維護支撐的合理布置,進而選擇最適宜的開挖方式,安排開挖的順序,降低深基坑產生變形的情況。
3.3加強施工的監(jiān)測工作
及時對施工實行監(jiān)測,信息化施工軟土地鐵深基坑施工時,會遇到多種土質,同時容易遇到較為復雜的巖土。這時,就需要加強勘察工作,假設影響軟土地鐵深基坑穩(wěn)定、施工變形的因素,以此規(guī)避一些變形問題。所以,應對深基坑施工實行嚴格的監(jiān)控,以便于在第一時間了解深基坑施工中容易產生的質量問題,并通過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實踐表明,深基坑施工時,對地表沉降、結構位移情況進行監(jiān)測,能有效控制變形問題。
4總結
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下,地鐵建設的數(shù)量也在增加。而地鐵施工中受地形所影響,使其需要加強深基坑開挖施工。但是,深基坑施工中,容易產生變形的情況。為此,需減少深基坑施工的變形問題,合理的使用變形控制技術,以便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的安全和質量,降低施工變形情況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