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平
成長路上,孩子會收到無數(shù)禮物,在這其中,繪本無疑是父母最喜歡也最樂意送給孩子的禮物之一。閱讀帶給孩子的益處有目共睹,然而贈送繪本僅僅是親子共讀的第一步,父母除了給孩子買繪本,還要知道如何有技巧地陪伴孩子閱讀繪本,如何讓孩子真正喜歡上繪本、喜歡上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親子共讀》專欄將帶著您和孩子一起走進閱讀,體會親子閱讀的樂趣、領(lǐng)略閱讀的無窮魅力!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指向與父母的分離,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獨立意識也會越來越強。一般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自主意識敏感期,他們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卻常常找不到表達自我的出口,表現(xiàn)出執(zhí)拗、不講理、愛哭鬧等特征。
這時候,有智慧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加以引導,幫孩子形成獨立意識和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們成為真正內(nèi)心有力量的人。
許多繪本對這些觀念和方法都有很好的詮釋,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吧!
《幼兒自主意識敏感期教養(yǎng)繪本》
這套書一共8冊,包括《我不!我不!》《我先看到的》《哇~哇~哇》《哎呀,襪子不見了》《亂蓬蓬 亂蓬蓬》《哪個小孩愛吃胡蘿卜》《氣球貓》《哪個小孩還沒睡》等,能讓孩子體會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處理問題,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同時也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自我意識,準確講出自己的感受。
《我來干,我能的!》
爸爸媽媽們總有個困惑:別人家的孩子怎么如此獨立如此貼心呢?其實不是孩子不獨立不貼心,是我們可能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有一句玩笑話,說現(xiàn)在的爸爸媽媽“只知疼愛孩子,不舍得用孩子”。實際上,愛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個人在被他人需求和為他人付出時,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所以,從小就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到家務(wù)中來,讓他感覺到被爸爸媽媽需求,也更有助于增強他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接下來,再推薦幾本跟做家務(wù)有關(guān)的繪本給大家,讓孩子們在做家務(wù)的過程中感受快樂,體會到自己成長的力量!
《媽媽,買綠豆》
這是一個很溫情的故事,主要講述了阿寶和媽媽買綠豆、煮綠豆、吃綠豆、做綠豆冰、種綠豆的全過程。里面的場景貌似80后一代的爸爸媽媽們更熟悉一些:那種安裝有紗窗的廚房門,把熱東西放在涼水中冰一冰的小訣竅,還有坐在平臺上吹著小風吸溜吸溜吃綠豆的美妙體驗……這些我們小時候的記憶,現(xiàn)在的孩子會喜歡嗎?和孩子一起買綠豆,如果可以的話還能一起做豆芽、煮綠豆沙,體驗最美好的親子時光。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這本繪本講述了一個五歲小姑娘阿惠第一次獨自上街買牛奶的故事。雖然是去離家不遠的商店,但路上遇到了迎面沖來的自行車、還在上坡路上跌倒了、手中的硬幣也掉了,最后終于到了商店,又要一次次鼓足勇氣向老板開口……這個過程對于小朋友來說可謂是一次探險。
讀完繪本后,也讓孩子獨立去買一次東西吧,可以在小區(qū)里的商店,也可以一起去超市里讓孩子選擇物品獨立付款。每次完成小任務(wù)后,不要忘了夸夸孩子的獨立勇敢,這樣他對能獨立完成生活中這個小細節(jié)就會更加感到無比自豪。
《亂作一團》
它講述了爸爸、姐姐莉娜和弟弟保羅一開始覺得家里亂點也無所謂,到后來無法忍受,再到最后主動承擔起家務(wù)的全過程。這本書的亮點在于后面附了一個家務(wù)分配器,孩子們可能對這個分配器的興趣遠遠要超過故事本身,所以讀完繪本后,不妨也在家里來做一個吧。
除了以上這些繪本,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讀讀自己獨立學穿衣服的繪本,比如《阿立會穿褲子了》《小手手,出來了》《穿衣服》等,還有自己學習吃飯的《我能自己吃飯了》,以及各種自己做事情的繪本,比如自己整理玩具、自己洗臉刷牙、自己鋪床等等。
每次讀完之后,不要忘了和孩子們一起實踐起來哦,當孩子開始學著自己做事的時候,不管他們做得好不好,我們都要給予最真誠的贊揚和鼓勵,讓他們在不斷的嘗試中學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