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暉 劉潔光 郭俊
災難性事件報道中細節(jié)的準確性。對于科技新聞報道而言,僅關注突發(fā)事件的基本內(nèi)容是不夠的,必須通過有效的報道為科學應對災難事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如在進行地震報道的時候,科技新聞報道要對地震發(fā)生的科學原因進行描述,要對余震的發(fā)生提供科學的分析依據(jù),還要對地震的震源深度和地震波的傳播方向進行報道。在進行食品安全事件的報道時,除了基本的新聞要素,還要對食品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其中包含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危害和食品中有害成分在人體中的作用原理,以及食用食品后的處理措施等。
災難性事件新聞報道的知識性。災難性事件發(fā)生后,科技新聞報道需要積極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以及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并通過對原因的分析進行應對策略的分析,找到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災難信息傳播受眾的針對性。在災難性事件發(fā)生的時候,因為個人對事件的態(tài)度和觀點存在差異,所以不同的受眾會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災難新聞中的科技新聞報道應在事件發(fā)生之后通過有效的方式,將事件中包含的科學道理和科學知識以特定的方式傳播給有相關需求的受眾,并及時進行信息的更新。
災難性事件報道的服務性。因為災難性事件會對受眾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人們對災難性事件報道的服務性有較高的需求,如能幫助人們?nèi)娴卣J識災難性事件,應對事件的措施及方法等。對于科技新聞報道而言,災難性事件的報道必須要為人們分析災難發(fā)生的原因,并提供必要的災難應對方法。
采編人員的科學素養(yǎng)。雖然很多自然災害是人們無法抗拒的,但人為造成的災難是可以預防的,需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災難的發(fā)生原因有必要的了解,所以采編人員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需要讓受眾認識到人為的災難是可以預防的,而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可在平時做一些預防措施。由于災難性事件的發(fā)生會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學知識,所以采編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積極了解各種科學知識,同時要注意對不同學科知識的積累,保證知識面有足夠的寬度,從而滿足不同災難事件報道的需求。(作者單位:吉安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