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齊的樂譜
曾經(jīng),我覺得自己和正常人完全不一樣。
因為先天失明,我時常自卑,抱怨為什么別人可以快樂地沐浴在光明中,而我卻永遠只能蜷縮在黑暗的角落。逐漸長大,我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覺得自己是“怪物”。
2002年,我進入浙江省盲人學(xué)校學(xué)習(xí)。學(xué)前班的教室里擺放著一架鋼琴,每次下課,我都會走過去在鋼琴鍵上敲敲按按,久而久之,我對這個堅硬冰冷的“大家伙”產(chǎn)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感情。后來,我告訴媽媽:我要學(xué)琴。
對于鋼琴的熱情很快就受到諸多現(xiàn)實因素的“阻撓”:普通人假如在彈奏過程中忘記了某段曲子,可以去翻看琴譜。而我們則必須要在彈奏前牢牢記住琴譜,從頭到尾,一個音都不能錯。何況有些琴譜又極為復(fù)雜,記憶琴譜就因此更加令人頭痛。除此之外,對我來說,彈鋼琴最難的是肢體語言。學(xué)過鋼琴的人都知道,彈琴的時候身體時常會隨著音樂而產(chǎn)生律動。盲人就不會有這樣的動作,因為我們不知道什么是“律動”,又應(yīng)該如何去“律動”。鋼琴的琴鍵看來就這么普普通通的一排,但一個演奏者在“律動”的狀態(tài)下與“非律動”的狀態(tài)下,會表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水準。有一天,我剛走到教室外,聽到有兩個同學(xué)正在教室里聊天:“別鬧了,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她們是在說我嗎?我聽后無力地靠在門邊。
某天,當(dāng)我厭倦地重重合上鋼琴琴蓋,身后傳來班主任的聲音:“把這首曲子彈給我聽好嗎?”我沒有說話,只是搖了搖頭?!霸囋嚭脝??”班主任的聲音似乎具有某種魔力,我猶豫片刻,掀起琴蓋,將手指放在琴鍵上。老實說,在演奏過程中,我還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彈錯了好多個鍵,但班主任聽完后卻說:“這是我聽過最棒的演奏?!蔽抑两裼浀冒嘀魅螢槲易龅拿恳患拢核龝米约旱男菹r間陪我練琴,她會為我準備各種琴譜資料,到了冬天,還會特意準備一杯熱水給我暖手。正是因為許多像班主任這樣的人的鼓勵與幫助,讓我更加堅定了要繼續(xù)學(xué)鋼琴的決心。春夏秋冬,我常常待在琴房里苦練琴技,有時候甚至一天會練上10多個小時,手指上也因此布滿厚厚一層繭。可能是因為眼睛失明的緣故,我的心會更加沉浸在音樂的世界。慢慢地,斷斷續(xù)續(xù)的旋律變得流暢起來,再難記憶的琴譜也無法難倒我。最為重要的是,我的眼前不再是一片黑暗。真的,我在演奏時“看”到了大海與森林,“看”到了高山與草原,鮮花在綻放,鳥兒在啼叫。這一幅幅景象是只屬于我一個人的,當(dāng)我的手指開始跳躍的時候,畫面就會自動出現(xiàn)在我眼前。
鋼琴,讓我的人生發(fā)生了不可思議的轉(zhuǎn)變。過去,我因為害怕他人非議而懼怕出門。但自從學(xué)習(xí)鋼琴以后,為了體驗生活,我會主動向爸媽提出出門溜達溜達。因為只有體驗過真實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感受音樂。我去聆聽那些獨特的聲音:海浪、潮水、風(fēng)鈴……我去細品那些好吃的美食:巧克力、貢丸、冰淇淋、雪頂咖啡……有時候,我幻想自己平躺在水面上,溫暖的陽光曬在身上;或者是踏上一艘小船,讓風(fēng)吹著小船,帶著我輕輕晃動。體驗越多,我眼前浮現(xiàn)的畫面也就越多。而且相較于那些習(xí)慣“視而不見”的正常人,我會在大腦中不斷回味這些畫面,讓它們成為我記憶中的一部分。透露個小秘密,作為吃貨的我,最喜歡音樂老師跟我形容某段旋律如同某種美食,這樣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媽媽給我買很多很多美食:“因為我要體驗音樂嘛!”
很多人遇到我會惋惜地說:“不能好好看看世界,對于學(xué)音樂的人來說實在太可惜了?!比欢鴮ξ襾碚f,這個世界并不會因為我失明而顯得有多么難以想象、不可靠近。恰恰相反,我現(xiàn)在其實已經(jīng)“看”到這個世界的很多面貌了———正常人能體驗的東西,我也有能力去體驗。我會和小伙伴去KTV高歌一曲;我會去北戴河感受躺在水面上的感覺;我會去攀爬那些陡峭的高峰;我甚至還乘著滑翔傘翱翔在天空中。記得媽媽在鼓勵我練琴的過程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多事物只要用心去體會,即使在黑暗中,你也能看到它的光亮?!?/p>
事實上,從小我就深深地明白: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我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因此我會更用“心”去體驗。那些無法看到的人或景,我會用我的手指,用我的耳朵靜靜感受———你們看到的,我同樣可以“看”到。有人說:“盲人怎么可能學(xué)好鋼琴?”但我指尖下流淌出來的貝多芬、莫扎特、巴赫,證明失明的人同樣可以彈奏出美妙的音樂。有人說:“盲人的出路無非是做按摩師?!钡矣靡环莘菝绹魳吩盒d浫?,證明失明的人同樣可以擁有廣闊燦爛的天地。也有人問:“這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你是如何做到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都一樣。你們在光明中看見,我們在黑暗中也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