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鴻舉
左 《國立北京大學廿周年紀念冊》是北大歷史上編撰最早、篇幅最大、體制最完整的紀念冊。
右 《國立北京大學廿周年紀念冊》中關于『進德會』的內(nèi)容,闡釋了蔡元培先生發(fā)起進德會的初衷。
1918年時值北京大學成立二十年,自認“夙著光榮歷史”而至今“尚無紀念之事”的北大學生從1917年開始著手編輯一本校慶資料,校方大力支持,蔡元培校長命秘書將學校檔案借給編輯之一陳鐘凡,使其得以完成校史性質(zhì)的“沿革一覽”。除了“沿革一覽”,此《國立北京大學廿周年紀念冊》還包括“規(guī)程一覽”、“集會一覽”、“職員一覽”、學生一覽”等,其中“集會一覽”,有關于北京大學進德會的資料。書中說“本校進德會自蔡校長發(fā)起于本年一月十九日,刊登其宣言。嗣后不惟本校職員及學生報名入會者甚多,中外各報亦多轉(zhuǎn)載其文,而批評之視為注意之價值,焉茲全錄其文于后?!边@是98年前蔡元培先生在北大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
北大成立之初,校園里封建官僚習氣依舊,腐敗生活作風如前。學生注重的是畢業(yè)之后的出路,蔡校長發(fā)現(xiàn)“專門研究學術的教員,他們不見得歡迎”,“學生于講堂上領受講義,及當學期、學年考試時要求題目范圍特別預備外,對于學術并沒有何等興會”。教師中很多人來自清末衙門,濫竽充數(shù)不學無術者不乏其人。他們年年把陳舊的講義發(fā)給學生,在講臺上讀一遍了事?!爸v堂以外,又沒有高尚的娛樂與自動的組織,遂不得不于學校之外,競為不正當?shù)南病_@就是著名腐敗的總因”。
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1月初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到校之初,就在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中號召師生共起“砥礪德行”、“力挽頹俗”,說:“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故必有卓絕之士力挽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于道德無虧,而于身體有益?!?/p>
出任北大校長一年后,組建“進德會”被提上議事日程。蔡校長說:“進德會之問題,遂亦應時勢之要求,而不能不從事矣,以南洋同學會、譯學館校友會所提議而未行者,試之于此二千人之社會?!彼j釀并起草“進德會”的入會條件,征詢師生員工意見得到相當認同后,于1918年1月19日出版的第49號 《北京大學日刊》上,刊登了著名的 《北大進德會旨趣書》,作公開發(fā)起、號召?!爸既遍_宗明義公告組織進德會的緣起,在于增進個人道德品質(zhì),使自己成為清流之士,肩負起與俗流斗爭、改良社會風氣的神圣職責。
蔡元培在《北大進德會旨趣書》中開列了以“三不”即不賭、不嫖、不娶妾為基礎的三個等級的會員條件,任師生員工選擇承諾:甲種會員,不嫖,不賭,不娶妾;乙種會員,于前三不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議員二不;丙種會員,于前五不外,加不吸煙、不飲酒、不食肉三不。他還歸納了三條入會之效用:可以繩己,以本會制裁之,庶不至于自放;可以謝人,以本會為范圍,則人有以是等相嬲者,徑行拒絕,亦不致傷感情;可以止謗,以本會為保障,茍人人能守會約,則謗因既滅,不弭謗而弭。
北京大學進德會發(fā)起第二天,蔡元培等30多人率先加入,截至5月31日,進德會甲種會員371人,乙種會員95人,丙種會員26人,入會人數(shù)占了全校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校外甲種會員3人,乙種會員5人,丙種會員3人。教師 76 人,職員 92 人,學生 301 人。參加進德會者大多數(shù)是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其中多有近現(xiàn)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如甲種會員李大釗、陳獨秀、許德珩、沈尹默、章士釗、馬寅初、馬敘倫、羅家倫、周炳琳、朱家華、胡適、王寵惠、張國燾、辜鴻銘等,乙種會員范文瀾、傅斯年、錢玄同、周作人、徐寶璜、康白情等,丙種會員梁漱溟、李石曾等。蔡元培先生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加入了乙種會員。凡是要入會的均須填寫“志愿書”,寫明自己愿遵守的戒約,愿為何種會員,簽名蓋章,送交進德會評議會,經(jīng)評議會審查通過即是會員。
經(jīng)過充分準備后,1918年5月28日下午4時,進德會在北大文科第一教室舉行了成立大會,蔡元培以212票當選評議員,并遵照進德會規(guī)則,依次選舉出評議員、糾察員若干人。6月1日,進德會選舉評議員和糾察員。6月29日,進德會召開評議員、糾察員會議。會上通過決議:廢除原定甲、乙、丙等級,以不嫖、不賭、不納妾三條為入會之必要條件,其余五條戒律,由會員自由認同承諾遵守;會員中如有破壞其志愿書上所認之戒律者,勸告如仍犯,經(jīng)會員十人簽名報告,經(jīng)評議員調(diào)查屬實,開評議會宣告除名。7月6日,蔡元培通過《進德會啟事》公布了八條戒律的界限,如“不作官吏,凡受政府任命而從事于行政司法者為官吏,但本其學說從事于教育學術實業(yè)者,不在此限”,“不作議員,以國會、省議會、縣議會議員為限,其他若自治團體及關于實業(yè)教育等團體之議員,不在戒約之內(nèi)”,再如“不吸煙,中西各種煙與鴉片與代鴉片之嗎啡針,皆以煙論。用于治病必需之品不在此限”。
1919年7月30日,蔡元培等人第一批加入改革后的新進德會,并承諾: “守本會三條戒約外,不作官吏,不作議員,不食肉?!辈⒃谇槔韺用鎸M德思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規(guī)定: “凡藐視他人之人格,以供玩弄者,皆認為嫖”;“凡以錢或錢之替代品為輸贏之游戲,皆認為賭”;“凡有妻再婚者,無論用何名稱,皆認為納妾”。進德會戒約進一步具體和細化。
進德會的發(fā)起不僅讓北大學生和教師為之一振,也受到了中外媒介的關注,“京、滬各報會轉(zhuǎn)載宣告書而評論之”,日本媒體盛贊蔡元培為“一代碩學及德望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