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
朱雨婷1993年9月出生在浙江舟山岱山縣,父母常年在西安做生意。1998年,父母承包了一家小煤窯,忙得沒時間照顧女兒的他們便想找個可靠的人家寄養(yǎng)女兒。
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朱雨婷父母找到了魚錄慶夫婦。魚錄慶時年50歲,妻子白淑云小他4歲,患有精神疾病,時好時壞,多年來未曾生育。兩人一直盼著有個孩子。
1998年11月的一天,5歲的朱雨婷被送到魚家,看著小姑娘扎著小辮的可愛模樣,魚錄慶夫婦立刻喜歡得不得了,圍著她忙來忙去。
看到父母把她留在一個陌生人家就走了,小小年紀的朱雨婷哭鬧不已。白淑云給她喂糖水逗她玩,可都不能讓她止住哭聲。直到小雨婷哭累睡著了,白淑云心疼地把她摟在懷里……
自朱雨婷來了以后,魚錄慶夫婦感覺日子有了奔頭。說來奇怪,白淑云再也沒犯過病。家中有點好吃的,夫妻倆都留給朱雨婷,還想盡辦法省下錢來給她買玩具。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朱雨婷慢慢接受了現(xiàn)實:親生父母可能不要她了,這里就是她的家。她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又恢復了以前活潑的樣子,這讓白淑云喜不自禁,每天變換著花樣給她的小辮扎上漂亮的蝴蝶結,盡可能地把她打扮得像美麗的“小公主”。
1999年 9月,6歲的朱雨婷被養(yǎng)父母送進當?shù)匦W就讀。白淑云怕學校的板凳硬,連夜給她繡了漂亮的坐墊。此時朱雨婷在養(yǎng)父母家已待了快一年,可親生父母竟然一次也沒來看過她……
那年冬天的一天夜里,朱雨婷突然發(fā)起高燒,不停地咳嗽。魚錄慶夫婦擔心地守在她的床頭,給她喂水喝,用毛巾幫她物理降溫。到了后半夜,看到養(yǎng)女仍然高燒不退,魚錄慶急了,背起全身滾燙的她就往鎮(zhèn)衛(wèi)生院趕。白淑云緊跟其后,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黑燈瞎火的山路上走了十幾公里,等他們趕到鎮(zhèn)衛(wèi)生院時,天都快亮了……
在朱雨婷的記憶里,還有一件事終生難忘。有一次,班上有個同學買了小霸王復讀機,她也想要一個,但她知道家里買不起,只和養(yǎng)父母提了一句就不吭聲了。沒想到,魚錄慶卻說:“爸爸也給你買一個?!?/p>
第二天一大早,魚錄慶就出了門,直到晚上八點多才回來??吹金B(yǎng)父懷里竟然有一臺嶄新的復讀機,朱雨婷真是開心極了。魚錄慶疼愛地問她:“這機器好不好用?”朱雨婷連聲答應:“好用,好用……”
直到幾天后,朱雨婷才從堂叔魚建新那里得知:養(yǎng)父母家里根本沒有多余的錢來買197元一臺的復讀機。聽說西郊有個叫饅頭山的煤礦,在礦井上搬運煤塊一天有200多塊錢,于是魚錄慶不顧自己的肺病剛剛好,就跑到煤礦搬運煤塊,干了整整9個小時,老板給了他210元,他馬上跑到商場買回了這臺復讀機。
朱雨婷聽了堂叔的講述,忍不住哭了。魚錄慶安慰她:“傻丫頭,哭什么?這個小機器能幫你學習,里面還會唱歌、講故事,爸爸累一點兒也高興……”
這個原本陌生的家雖然很窮,但朱雨婷感到的卻是愛和溫暖。養(yǎng)父母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他們卻是那么善良質樸,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養(yǎng)父母的感情也愈來愈深……
十年離別難一見,念念不忘養(yǎng)父母
時光飛逝,轉眼6年過去。2004年 9月的一天,魚錄慶家里突然來了兩個人。11歲已讀五年級的朱雨婷正拿著復讀機背課文,白淑云坐在一旁陪著她。看到兩個“不速之客”進屋,白淑云一下哭了……
這兩人正是朱雨婷的親生父母。朱雨婷媽媽一把摟住女兒,含淚問:“婷婷,還認識我嗎?我是你親媽啊……”一旁的白淑云聞聽此話,哭得更厲害了。朱雨婷從生母懷中奮力掙脫開來,跑到養(yǎng)母身邊……
原來,朱家父母本打算把女兒在魚家先寄養(yǎng)一段時間,哪知不久他們的小煤窯便出事故死了人,他們?yōu)榇藘A家蕩產(chǎn),不得不回浙江老家。他們原本想把女兒一起接走,但那時他們已身無分文,給不起女兒在魚家寄養(yǎng)的費用。兩人悄悄來到村里,看到女兒被養(yǎng)父母照顧得很好,思來想去,他們決定先不接回女兒。
6年過去,朱家人終于還清欠債,被思念和愧疚煎熬的他們下定決心把女兒接回來……看見女兒安慰哭泣的養(yǎng)母,夫妻倆心情復雜。此時,在外打工的魚錄慶并沒有在家。朱雨婷父親撥打魚錄慶的電話,可始終無人接聽。朱雨婷媽媽對白淑云說:“淑云,我們想帶孩子去外面買些新衣服,去去就回,好嗎?”白淑云抹掉眼淚,猶豫著點點頭,拉著養(yǎng)女的手,眼里滿是依戀和不舍……
在朱雨婷的記憶里,這是她見到養(yǎng)母的最后一個畫面。朱雨婷坐上車,和父母一起去了商洛城里。買了幾套衣服和一些學習用品后,她對父母說:“送我回去,我想回家了。”母親卻對她說:“我們帶你回我們自己的家,你的家在南方?!?/p>
隨后,父母不顧朱雨婷的哭泣,輾轉數(shù)千里,將她帶回了浙江舟山市岱山縣城的家。
朱雨婷不習慣“新家”,雖然這個家遠比原來的家富裕,吃的、穿的、用的都比那好,可她還是強烈地思念著商洛大山里的那個家,她擔心在外打工的養(yǎng)父的身體,擔心養(yǎng)母會思念她而日夜哭泣……
朱雨婷一次次詢問親生父母,什么時候送她回商洛?被她問煩了,母親隨口說:“等你攢夠了500塊錢,你就回去吧?!?/p>
朱雨婷信以為真。從那天開始,她開始攢錢,父母給的零花錢、過春節(jié)親戚給的紅包,她都攢起來,一分舍不得花,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等攢夠500塊錢,她就可以回商洛找養(yǎng)父母了……
2007年暑假的一天,朱雨婷發(fā)起了高燒。父母給她買了點藥,便離開家去忙生意了。回憶起養(yǎng)父母把她背出大山去醫(yī)院的情景,躺在床上的朱雨婷默默地流了淚,回商洛找養(yǎng)父母的心也更加堅定。
7月19日早上,14歲的朱雨婷揣著攢夠的500元錢,從岱山長途汽車站買了去寧波的汽車票,她想等去了寧波,就一定有辦法去商洛了??傻人搅藢幉ㄒ幌萝?,父母竟然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原來,父母發(fā)現(xiàn)她不聲不響拿走了平時攢錢的那個牛皮口袋后,就知道她去哪了,他們趕緊開車趕到寧波,及時把她堵住。
母親對朱雨婷說:“回去吧,養(yǎng)父母家離這里還很遠,你一個小毛孩找得到他們嗎?以后有機會再說吧?!本瓦@樣,朱雨婷無奈地跟隨父母回了家。但她并沒有就此斷了尋找養(yǎng)父母的念頭。
2011年9月,朱雨婷考上杭州一所大學。上大學期間,她曾三次去商洛尋找養(yǎng)父母,但因為記憶模糊,都在中途無功而返。
2015年夏,朱雨婷大學畢業(yè),在舟山一家公司找到工作,業(yè)余時間還做手工在網(wǎng)上賣。經(jīng)濟獨立后,她去尋找養(yǎng)父母的念頭更加強烈。養(yǎng)父母都六七十歲了,她擔心自己如果再不行動,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可自己連一句感恩的話都沒對他們說,將會愧疚和抱憾終生……
記憶抹不去深情,為你們輾轉千萬里
2016年1月17日,朱雨婷再次從浙江舟山出發(fā),舉目無親的她愁腸百結,在微博上發(fā)出一則尋親信息,期盼有人能提供線索……
朱雨婷發(fā)出求助不久,商洛當?shù)赜幸晃唤形渖埖臒嵝木W(wǎng)友,幫她查出當?shù)貛准音~姓的人家,可遺憾的是他們都不是朱雨婷要找的人。
朱雨婷也向周邊幾個派出所求助,民警根據(jù)她所說的信息一個個村子幫她查,但也沒有查到。
1月21日,武生龍告訴朱雨婷,說他查到沙河子鎮(zhèn)九龍洞村有個人叫魚錄慶,很可能就是她要找的養(yǎng)父。
第二天,朱雨婷坐上武生龍駕駛的黑色桑塔納出發(fā)。山路彎彎,白雪皚皚,盡管四周籠罩在雪景中,她還是越看這片土地越覺得熟悉。往事歷歷在目,他們前往的村莊,真的就是自己魂牽夢繞了12年的村莊嗎?“爸、媽,我回來看你們了!”她在微博上深情地寫道。
傍晚5點多,車子終于開到九龍洞村,眼前熟悉的情景讓朱雨婷的眼淚嘩嘩地滾落下來,她對武生龍說:“就是這兒?!币恍腥送~錄慶家走時,一陣鄉(xiāng)音飄了過來:“看啊,好像是錄慶家的閨女回來了……”朱雨婷認出來,說話的是鄰居楊鳳珍大媽,小時候抱過她無數(shù)次。她趕緊拉住楊大媽的手問:“大媽,我回來看你們了,我爸我媽呢?”
楊大媽愣了一下,說:“你爸去你建新叔叔家了,我叫人去喊他,他要知道你回來,可不把他樂瘋了!”“那我媽呢?”楊大媽沒回答,把朱雨婷拉到不遠處的地頭,那里有一個隆起的土堆,“閨女,你媽不在了?!薄皨寢?,媽媽……”朱雨婷“撲通”一聲跪在墳前,放聲大哭……
等朱雨婷平靜下來,楊大媽說自從她被親生父母帶走后,她養(yǎng)母就犯病了,常拿著一串橡皮筋,追著要給村里的小孩扎小辮子。4年前,她終于熬不住了,臨走前對老伴說:“我閨女要是回來,你叫她到墳前看看我,我就死也瞑目了……”
12年前的一別,竟成了與養(yǎng)母最后的訣別!無盡的思念、愧疚和痛悔,此刻全化成了傷心的淚水。
“我的好娃兒,你回來了!你終于回來了!”養(yǎng)父的聲音由遠及近,看著面前這個瘦小、佝僂的老頭,朱雨婷再次落了淚。魚錄慶聲音顫抖:“我以為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娃了!”當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家得知養(yǎng)女被帶走,連續(xù)哭了好多天,這么多年他從沒忘記她,“我不知道娃在浙江的地址,不然一定去看你啊。”
這一晚,朱雨婷和養(yǎng)父一直聊到了天亮,她勸養(yǎng)父去養(yǎng)老院,說錢她來出。魚錄慶不同意,說他身子骨還行,門外地頭有老伴的墳,每天看上一眼,心里也是個安慰。
天亮后,朱雨婷提出帶養(yǎng)父去城里,給他買幾套好衣服和一些生活日用品:“爸,我把這些都買齊了,我才會放心走。”這一次,魚錄慶沒有拒絕。在商州區(qū)幾個大商場里,朱雨婷給養(yǎng)父買齊東西后,又特意為他買了部新手機。
臨走,朱雨婷給養(yǎng)父留了一筆錢,對他說,她每年都會來看他,要他好好保重身體,要他不要省錢,她會定期往他的手機里充話費。魚錄慶頻頻點頭,叮囑她:“娃兒,你回去好好工作,找個好對象,你不要操心我……”父女倆揮淚而別。
2016年1月25日,朱雨婷返回浙江家中。她沒敢把找到養(yǎng)父母的事告訴父母,怕他們不高興。2月7日,大年三十,她給養(yǎng)父打去祝福電話,說過些天回商洛把他的房子修修,讓他破舊的小屋不再刮風漏雨。
4月18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朱雨婷感慨地說:“我會找機會對親生父母說,因為有了這段尋親之旅,讓我更懂得親情是什么。我會帶著他們一起再去商洛,去當面謝謝我的養(yǎng)父,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編輯/纖手暖
2016年1月18日,23歲的女孩朱雨婷在微博上發(fā)出尋親信息:5歲時,親生父母把我送到陜西商洛市一個山村的一對夫妻家里寄養(yǎng);11歲時,親生父母來到養(yǎng)父母家將我接走。因當時年齡小,腦海中只珍藏著一些零星記憶,依稀記得,那里有一座山,上學要步行四五個小時……上大學期間我曾三次去商洛尋親,均無功而返……
離開養(yǎng)父母已12年,朱雨婷為什么要費盡周折一定找到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