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義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姓黨,必須執(zhí)行黨性原則。本文解析了黨性原則的來歷和內(nèi)涵,批評了違背這一原則的提法,并聯(lián)系實際講述了黨性原則的應用。
【關鍵詞】姓黨 姓公 姓民 列寧 黨性原則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目標任務和原則要求。他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牢牢堅持黨性原則。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p>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當下我國新聞界和大學新聞院系師生有很強的針對性,甚至可以說在一些媒體和院系可以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2015年上半年,某電臺舉行一次內(nèi)部考試,在電臺工作不滿三年的年輕人參加考試,邀我出題判卷。判卷時我發(fā)現(xiàn),參考者十有八九不能準確闡述黨性原則為何物。無獨有偶,一位大學新聞學教授說他們學校新聞課早已不講黨性原則,而講良知原則了。他認為:“媒體是社會公器,講良知就夠了?!边@位教授所在的大學是我黨主辦的老牌大學,這樣大學的新聞專業(yè)都不講黨性原則了,其他大學的新聞專業(yè)就可想而知了。學生在專業(yè)新聞院校沒學過新聞的黨性原則,參加工作后沒有受到系統(tǒng)的培訓,仍然不知黨性原則為何物?,F(xiàn)在,在黨和政府主辦的新聞媒體第一線工作的大多是這批年輕人??梢?,黨性原則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總書記強調(diào):“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yōu)勢的核心是人才優(yōu)勢。要加快培養(yǎng)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優(yōu)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卑戳暯娇倳浀倪@個要求,我們目前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在政治、業(yè)務、作風、素質(zhì)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除了大學的新聞教育要改進以外,新聞輿論工作部門也應加強在崗培訓,強化新聞黨性原則的教育。
對于“媒體是社會公器”的說法,其來源于美國新聞傳播學的理論。意思是:媒體獨立于黨派、政府、法律之外,是“第四勢力”,可以不服從誰、不依靠誰、不為了誰,只求客觀公正,對得起良知。實際上,這是個虛偽的理論。
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時專門挑選了12名記者隨軍采訪,美軍司令部對這12人進行了集中培訓,給每人發(fā)一本守則。按守則規(guī)定,只允許記者依據(jù)美軍司令部新聞發(fā)布會寫稿,不許直接采訪軍人;電視記者拍攝哪里,必須經(jīng)美軍司令部同意才可以。后來,一位名叫阿內(nèi)特(Arnet)的記者應邀參加了伊拉克電視臺的一檔節(jié)目,在節(jié)目中他說:“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巴格達推進,三天受阻無進展,這三天等于失敗?!北M管他說的是事實,但此話不符合美軍司令部的胃口,他被趕回了美國。以上實例說明,美國新聞媒體是嚴格受到官方控制的,是必須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哪里是什么不偏不倚客觀公正的“公器”呢!
再舉一例。1996年筆者在美國探親時,正趕上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美國一家電視臺直播了開幕式實況。當中國代表團入場時,主持人在介紹中國時說:“這個國家存在嚴重人權問題?!边@顯然是為了體現(xiàn)美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媒體哪里有什么客觀公正可言?
美國媒體多為資本家主辦。因此,媒體同樣不能傷害美國國家利益,不能違背美國政府的觀點。《華爾街日報》是世界聞名的金融報紙,由美國金融大亨道·瓊斯集團(Dow Jones)主辦。1993年我隨中國新聞代表團到《華爾街日報》考察時,其新聞主編明確表示不能刊發(fā)與政府觀點不同的文章。由此可見,完全遵從“社會公器”的理論是不正確的,媒體無法完全獨立于黨派、政府、法律之外。同樣,在中國大學的傳媒專業(yè)院校中,忽視黨性原則教育,會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習近平在這次講話中還指出,新聞媒體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縱觀世界新聞事業(yè)史,凡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媒體,都主張與人民同呼吸,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馬克思、恩格斯在創(chuàng)立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曾主辦過12家報紙。馬克思多次指出,報紙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它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報紙的使命就是每時每刻捍衛(wèi)人民利益。新聞界有一位老先生借用馬克思關于報紙使命的一些論述,提出一個觀點: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姓“民”。這位先生混淆了概念。姓什么,指的是性質(zhì);為誰服務,指的是使命。媒體只有姓“黨”,是共產(chǎn)黨的媒體,其使命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
我國除了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外,還有工、青、婦、僑聯(lián)、記協(xié)等社會團體主辦的報紙,還有政府各部門主辦的行業(yè)報紙、解放軍各軍兵種主辦的專業(yè)報紙以及企業(yè)集團、部門機關主辦的內(nèi)部報紙等。這些報紙與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一樣,都要遵守黨性原則。
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獨有內(nèi)容。最早提出并論證這一原則的是列寧。他從哲學的黨性入手,指出:“唯物主義本身有所謂黨性,要求對事變做任何估計時都必須直率而公開地站到一定社會集團的立場上?!保ā读袑幦返?卷,第363頁)后來,他把黨性這一概念移用到新聞工作上。1905年,他在《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中指出,黨的新聞工作是黨組織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黨的整部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服從黨的整體利益,而不是為個人寫作,不能容許超人的、無黨性的作者。從此,黨性原則成為世界各國無產(chǎn)階級新聞事業(yè)的基本原則。
1921~1922年,我們黨的一大、二大的決議中,都有黨報要遵守黨性原則的內(nèi)容。我們黨自成立以來主辦過的機關報、理論刊物《向導》周刊、《布爾什維克》報、《解放日報》等,在發(fā)刊詞中都有遵守黨性原則的宣示。遵守黨性原則一直是黨的新聞事業(yè)的規(guī)矩和傳統(tǒng)。那么今天,新聞輿論工作黨性原則應包括哪些內(nèi)涵呢?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體現(xiàn)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
二是要有看齊意識。思想上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統(tǒng)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四是堅持正確導向,以人民為中心。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社會效果以人民滿意為標準。
最后說說新媒體。習近平總書記說,新媒體也要講導向。這是對新媒體最起碼要求。新媒體自由度比較大,但自由不等于自由主義,網(wǎng)絡不是法外之地,新媒體的導向就是傳播正能量。任何傳播不得違反國家法律,這是底線。
(作者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本文編輯:肖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