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錢永德 張亞輝 梁玉鳳
摘 要:黑龍江省作為水稻的重要種植區(qū)域,其水稻的產量與品質直接關系著國家糧食的安全,同時也影響著能源的穩(wěn)定。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水稻產量品質及株型,旨在結合不同積溫帶的特點,選種適合的水稻株型,進而保證水稻產量與品質。
關鍵詞:黑龍江??;積溫帶;水稻產量;品質;株型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09
引言
水稻是我國較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最高的省份為黑龍江省。黑龍江省位于北部高緯度區(qū)域,其自然條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復雜的氣候條件、大幅度的溫度變化,以作物種植積溫的有效性為劃分依據(jù),其包括6個積溫帶。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與品質,國內外學者紛紛對水稻株型展開了研究,但目前,關于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水稻株型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因此,文本利用實驗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水稻產量、品質與株型,旨在為黑龍江水稻高產、優(yōu)質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
1 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變化趨勢
在全球氣候多樣性變化的環(huán)境下,氣候效應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主要是氣候變化對農業(yè)與農作物有著直接的影響。近幾年,黑龍江省積極探索農業(yè)發(fā)展的道路,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農業(yè)生產逐漸具有了現(xiàn)代化、機械化與規(guī)模化,同時,通過種植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產量。目前,黑龍江省擁有353.33萬hm2的水稻種植面積,水稻作為高產作物,其為黑龍江省糧食高產與豐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水稻產量與品質均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研究黑龍江省的不同積溫帶變化情況具有積極的指導與實踐意義[1]。
通過資料顯示,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氣溫變化呈變暖態(tài)勢,年平均最低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其次為年平均氣溫,而年平均最高氣溫變化幅度最小,三者增幅分別為0.454℃、0.345℃與0.225℃,同時,全省的全年降水量呈下降趨勢。黑龍江省的氣溫變化與降水量影響著水稻的產量,年平均最低氣溫、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氣溫與其呈正相關,年降水量與其呈負相關。
2 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的水稻產量、品質與株型
2.1 水稻產量
通過對黑龍江水稻產量比較可知,不同積溫帶的水稻產量呈現(xiàn)出了規(guī)律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水稻產量最高出現(xiàn)在第三積溫帶,第一積溫帶與第二積溫帶次之,最后為第四積溫帶。第三積溫帶的水稻產量明顯高于其他積溫帶,差異顯著;第一與第二積溫帶的水稻產量差異較小,但與第四積溫帶相比,差異顯著。
同時,通過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可知,最為重要的影響指標為稻穗粒數(shù),同時,稻粒充實度、飽谷率、一次枝梗數(shù)、收獲系數(shù)等均對其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2 水稻品質
通過對黑龍江水稻品質比較顯示,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最高出現(xiàn)在第三積溫帶,第二積溫帶與第四積溫帶次之,最后為第一積溫帶。根據(jù)水稻外觀品質觀察可知,水稻的粒寬、粒長、粒長寬比最低值出現(xiàn)在第四積溫帶,堊白率與堊白度測量值最高出現(xiàn)在第三積溫帶,其最低值為第四積溫帶。第二積溫帶與第四積溫帶水稻中含有的粗蛋白含量較高,第三積溫帶水稻中含有的脂肪酸含量較高[2]。
同時,通過對水稻品質的影響因素分析可知,較為重要的影響指標有碾米品質因子、堊白因子、粒形因子、營養(yǎng)品因子、食味因子等。
2.3 水稻株型
2.3.1 根據(jù)水稻的產量與品質進行聚類分析
其中高產優(yōu)質類有5種、中高產優(yōu)質類有3種、中產中質類有11種、中低產中質類有9種、低產低質類有4種。據(jù)調查,黑龍江省水稻以低產低質類品種為主,其中高產優(yōu)質類僅占25%左右,并且多位于第一、第三積溫帶,而第二積溫帶主要為中產中質類、第四積溫帶主要為中低產中質類與低產低質類。
2.3.2 構建水稻理想株型模式
利用層次灰色關聯(lián)度方法,通過分析可知,穗部性狀綜合表現(xiàn)最好的為龍粳25、東農425、墾稻13,莖部與葉部性狀綜合表現(xiàn)最好的為東農425、綏粳9與龍稻10,產量構成因素表現(xiàn)最好的為墾稻13、東農425與龍粳26。通過比較分析,水稻理想株型應為龍粳25、東農425、墾稻13。
2.3.3 不同積溫帶的株型選取
第一積溫帶可種植東農425、松粳12、稻花香等,其株高95~100cm、穗長18~20cm、穗粒數(shù)100~110粒、千粒重20~25g;第二積溫帶可種植龍稻7、松粳10、墾稻8等,其株高90~95cm、穗長17~18cm、穗粒數(shù)90~100粒、千粒重23~27g;第三積溫帶可種植龍粳12、龍粳14、綏粳3等,株高85~90cm、穗長17~19cm、穗粒數(shù)89~91粒、千粒重26~28g[3]。
3 總結
水稻的產量、品種均受不同積溫帶的影響,為了提高黑龍江省水稻的產量與質量,本文分析了黑龍江省積溫帶的變化趨勢,同時根據(jù)水稻產量與品質的相關因素,為其選取了適合的株型,黑龍江省的水稻生產體系將更加科學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楊樹林,陳瑩瑩. 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水稻產量和品質及株型探討[J]. 農業(yè)與技術,2015(22):30.
[2] 于秋竹,徐海,孔宇,等. 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水稻產量差異分析[J]. 中國農業(yè)氣象,2014(05):529-536.
[3] 肖佳雷,辛愛華,張國民,等. 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水稻株型特點分析[J]. 作物雜志,2012(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