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富
家訪對教師來說再普通不過了,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影響非常重要。一次成功的家訪,也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教師走進家庭,我認為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責任。了解與溝通,用多維度的方法去關心每一個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交心,與家長交朋友,從而成為實現(xiàn)教育學生的多方合力的最佳效果。
我們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親戚看管。我所在的二年級(2)班共有34名學生,通過家訪統(tǒng)計,像這樣的留守學生有近一半。他們和同齡的孩子一樣,多么希望能在父母的懷里撒嬌呀!可他們卻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同感受。
一、我好想媽媽
關××小朋友,帥氣的小男孩,家住場埴醫(yī)院,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在他還沒滿周歲就被父母從上海送回到爺爺奶奶身邊。時間一晃就是七年之多,和父母見面也就是逢年過節(jié)時,這個時候他才是最快樂的??墒呛镁安婚L,在他5歲的時候父母親離異了,能見媽媽一面成為他最大的心愿。今年9月開學的時候,他遲遲沒有來報名,同事對我說他的暑假作業(yè)還沒有做完,他爺爺和奶奶也沒有辦法。在與同事的交談中我得知放暑假前夕關××的媽媽從上海打電話說要接他過去玩,孩子聽后高興地不得了,還說要把作業(yè)帶到媽媽那去做。
漫長的暑假開始了,可是左等右等始終都沒有等到媽媽的身影。孩子失望了,情緒時而煩躁不安,時而低落不語。了解情況后,下班后我立即來到他的家里,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70多歲的老中醫(yī)一籌莫展地坐在孫子身邊,孫子面無表情地坐在茶幾旁,茶幾上放著作業(yè)本,就是不做作業(yè)??戳撕⒆拥淖鳂I(yè),明天就要開始上課了,想讓他半天內完成作業(yè)是不可能的了,我大致地給他劃定了作業(yè)范圍,只要他能在下午我下班前認認真真地寫完我布置的作業(yè),我就給他報名。到了下午快下班的時候終于看到了他和奶奶的身影。雖然字寫得不是很好,但還是做完了。說明他還是信任我的,我給他報了名。臨走時我關心地問了他一句:“還想媽媽嗎?”孩子眼淚涮地一下就落了下來說:“我好想媽媽!”我也差點流下了眼淚。
再次家訪時,我向爺爺和奶奶反映了他在校的情況,爺爺和奶奶夸他在家也有很大的變化,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也能主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并對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一再表示感謝。
二、老師的話就是“圣旨”
諶××小朋友,是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今年剛滿6周歲。幸福的一家五口,她是家中的“小女王”。爺爺奶奶都是機關退休干部,父母也都是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4歲左右就能識好幾百個漢字,能背誦十多首唐詩,十分聰明可愛。在班上雖然年齡最小,但學習拔尖,守紀律,有禮貌,是老師的得力干將。在家里,她也十分乖巧、懂事,像個小大人。有一天她媽媽對我說諶××最近在家有些不聽大人的話,天氣涼了要她穿襪子她就是不穿,還強詞奪理地說得大人無語。她媽媽希望我這個班主任能給她做做思想工作。課外活動的時候,我找到她,從學習上慢慢聊到了生活上,我告訴她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昂畾鈴哪_起”,現(xiàn)在腳是我們最需要保護的地方,不然傷害了身體就虧大了。還告訴她回家檢查一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不是都穿上了襪子,沒有的話也要他們快點穿上。她聽后開心地笑了,并樂意接受我的意見。第二天,她的媽媽笑瞇瞇地對我說:“我女兒說我的老師真神呀!她怎么知道我沒有穿襪子的呀!”我就問我女兒:“媽媽要你穿襪子你為什么不穿呢?老師只說一次你就穿呀?”你說我女兒說了句什么話?她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這里我要說的是通過家訪讓我感悟很深,突然想到了同行們在家訪后總結出的一條哲理,想把它作為我手記的結束語,原話是這樣的:家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家訪能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能拉近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距離,使家長了解學校的辦學思路,理解學校做出的舉措,使家長自發(fā)地與學校通力合作。家訪是一個紐帶,形成了一個教師、學生、家長和諧合作的三維共同體。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三方面的教育,就如一根鏈子上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不可分割,只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利用三方的“合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楊翼菁.拉近學生距離 共筑情感橋梁:淺談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家訪[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