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月
摘要:指出了美麗合宜的校園廣場環(huán)境會讓師生感到舒心、愜意,校園景觀環(huán)境越理想,師生表現(xiàn)出的正面行為就越多,可以促使學生產(chǎn)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使老師們的工作和生活態(tài)度更積極樂觀、熱情洋溢。而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緊張、社會焦慮等消極影響越來越少。作為大學校園的重要景觀規(guī)劃之一的廣場景觀設計,對師生心理的積極暗示作用非常明顯,大學廣場景觀規(guī)劃必須服務于人,設計理念也必須以師生的需求為重心。
關鍵詞:校園廣場;景觀設計;人性化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00703
1 引言
大學校園中廣場是大學的標志性場所之一,它提供了晨讀、休閑、演出、集會、展覽的空間。其使用功能、景觀美學功能是校園環(huán)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除了大型的集會活動外,大多數(shù)師生更喜歡在安靜和較隱蔽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小團體活動,因此,大學校園的廣場除了滿足集會和演出等大型活動外,還要滿足師生的領域性心理需求,大學校園廣場中封閉、半封閉式景觀環(huán)境的營造也顯得非常重要,它們不僅使廣場景觀類型更加豐富,還會吸引校園內(nèi)人們駐足、停留、欣賞和交談,使大學校園廣場的使用率最大化。在進行大學校園廣場景觀的營造時,要將直接受用其中的校園人的心理、行為所需作為設計活動的前提依據(jù),以更充分地展現(xiàn)其合理性。
2 人性化校園廣場景觀設計規(guī)范
2.1 開放性與領域性
校園廣場承載多種功能,既應有開放的多人集會空間,又須具備少數(shù)人的私下活動與交流空間。廣場的布局必須結合場所的自然特征,遵循開放性與領域性的設計方向,從滿足功能需要出發(fā),達到設計的合理性。
2.2 以人為本
校園廣場和人的關系相對其它廣場而言更為密切,應賦予廣場以親切的尺度和宜人的形式。以人為本主要從3個方面做起:①總體布局采用混合式的布局形式,主軸明確的同時,周邊配以自然式的小路,使空間緊湊而又生動活潑;②校園廣場景觀空間的層次感強烈的休閑地為主要的構成部分,休閑的鋪裝滿足人的活動需要,既避免過多硬質鋪裝的生冷,又不妨礙人們的活動需要;③各小空間采用合適的比例與尺度,功能獨立而又相互呼應,對比而不失協(xié)調(diào)[1]。
大學是社會文明的櫥窗,大學校園的景觀環(huán)境對學生健康品格的塑造是潛移默化的,以人為本還可以從廣場的設計要素和安排著手著重反應積極向上的風貌來展現(xiàn)[2]。
2.3 生態(tài)性功能
校園廣場的景觀設計中,植物不可僅作為裝飾點綴,而應從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整體出發(fā),引入自然,再現(xiàn)自然,并與校園的生態(tài)條件和景觀特點想適應,使師生在有限的空間中,領略無限的清新和愉悅。如此才能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密切[3]。
3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綠蔭廣場景觀設計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位于廣州市從化區(qū),學院現(xiàn)有在校生126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圃谛I?0600多人,業(yè)余本科在讀生2000多人,教職工7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近500人。建校32年來,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立校、質量強校、人才興校、特色譽校"的辦學理念,秉承“團結、勵志、拼搏、創(chuàng)新”的校訓精神,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和長足的進步[4]。同時,校園環(huán)境也得到極大的改善。近期,學院擬建一校園綠蔭廣場,公開征集設計方案。廣場為長55 m,寬53 m的近正方形地塊,北面為1棟12層的教師公寓,南面為一綜合實訓樓,西面為一居住小區(qū)的學校(有圍墻相隔),東面為一未開墾的荒地(有圍墻相隔)。整個廣場地勢平坦。
3.1 構思
綠蔭廣場使用人群多為教師和教師家屬以及附近居住的學生,根據(jù)學校后期基礎建設發(fā)展需要和人群使用需求,以生態(tài)性和人性化作為規(guī)劃設計的重要原則,廣場內(nèi)多種植大樹,樹下安排休閑、休憩與康樂設施,使廣場既保持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又達到構圖美觀、功能合理的效果。
3.2 功能空間布局
規(guī)劃將綠蔭廣場分為:1個集中活動區(qū)、1個健身運動區(qū)、2個休閑活動區(qū)和停車區(qū)域(圖1)。各區(qū)域的設計特點如下。
3.2.1 集中活動區(qū)
集中活動區(qū)設置在廣場中心位置,該區(qū)域又以一株胸徑為約1.2 m的大榕樹為中心,這株榕樹也是整個廣場的構圖中心。榕樹由直徑約10 m的種植壇圍合,種植壇內(nèi)種植蜘蛛蘭、紅背桂、合果芋等耐陰性的地被植物,這些植物既豐富廣場中心植物景觀,又對整株榕樹的根部起到保護作用,還能防止干旱和水土流失,種植壇外緣也是自然的坐凳,給人們提供樹蔭下休息的空間。種植壇外為硬質鋪裝,為集中活動提供空間場所,鋪裝采用白色,和榕樹和樹下的植被形成對比,更能呈現(xiàn)集中活動區(qū)的景觀效果。
3.2.2 休閑游玩區(qū)
休閑游玩區(qū)設置在廣場的東西兩側,主要以次干路和小路來區(qū)劃,多層次的植物結合小路設置觀賞性植物和坐凳,一方面,幽靜的小路讓行走其中的人們感到自由而放松,另一方面,路邊的坐凳給人們提供了休息和靜態(tài)賞景的場所。盡管場地并不大,卻能留住師生們停留的腳步,帶給他們舒適與安寧。
3.2.3 健身運動區(qū)
綠蔭廣場處于廣州市,屬于熱帶氣候,考慮到該廣場使用人群有部分為教工家屬,他們空閑時間多,除了早晚,其余時間也要使用,所以將健身運動區(qū)設在主路旁的大樹下,這樣既能在運動時避免陽光的直射,又節(jié)省了場地,還方便人們使用時相互交流。
3.2.4 停車區(qū)
停車區(qū)設置在廣場的南側,公寓樓前,這樣既為教職工提供了便利,還作為廣場與樓梯空間的分隔,整齊而方便。
3.3 廣場景觀各要素設計
綠蔭廣場景觀景點,要素設計見圖2。
3.3.1 道路設計
師生通常將大學校園廣場看做是無拘束的公共穿行空間。故該廣場在道路設計上使主路、次路和小路緊密相連。
3.3.2 休憩與健身設施
研究表明:人們在戶外的坐憩行為往往僅是在有座的地方就座。環(huán)境中其他事物遠不及座椅提供的休息服務來的直接。在大學校園廣場中,能讓人駐留并開展活動的很重要一點是有足夠的休憩設施。但大學校園廣場不能僅僅用來滿足行人的穿行而影響閑坐、學習、等人、進餐、觀賞等靜態(tài)行為,應滿足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2種功能需求。廣場將座椅等靜態(tài)賞景和休息的要素安排在人流路線的兩旁,并配以綠化種植圍合弱化其對廣場中靜態(tài)行為的影響。在安排座椅時需要周全的考慮,盡量把座椅的位置安排在陽光充足,植物圍合的地點,能讓人感受到人性化的關懷。座椅的形式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停留欲望和舒適度。故該廣場中,既安排了少量的筆直的長椅,又將座椅設計成組合式或者圓形,這樣,座椅會給人更舒適的感覺。
同時,在主干道旁設置了健身器材,給師生及家屬提供鍛煉的設施和場所,切實滿足他們生活的需求。
3.3.3 小品藝術
具有象征意義的標志性小品,能滿足師生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訴求,并且最好有能讓人攀爬、就座、搖擺等的親身體驗部分,這是站在師生角度的人性化考慮。綠蔭廣場在疏林草坪上設置了書本、桃李、鑰匙、名人等的雕像和各種激發(fā)人向上和活力的景觀小品設施,這既是視覺上的享受,也是場所精神的直接體現(xiàn),其精神傳達的魅力能夠喚起和滿足師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提升廣場景觀的吸引力和參與性的人性化的表現(xiàn)。
3.3.4 植物配置
植物景觀是綠蔭廣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該廣場的植物配置在充分掌握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與觀賞特性的基礎上,以科學性、藝術性為指導原則,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根據(jù)廣場所處的環(huán)境、承擔的功能及周邊的建筑物來進行植物景觀的營建。選用了較多的鄉(xiāng)土樹種如細葉榕、大王椰子、糖膠樹、綠化芒、細葉欖仁等在學校已栽植成功,長勢較好的樹種。
結合當?shù)氐淖匀坏乩憝h(huán)境,廣場四周和主干道上列植了髙大的遮陰喬木秋楓、美麗異木棉、糖膠樹和綠化芒,在炎熱的夏季可使人們躲避烈日。 另外,根據(jù)大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通過草木相結合的自然環(huán)境,在廣場的中間設置一些適合3~5人的小團體交往空間,這些空間屬半開放區(qū)域“輕松、舒適、幽雅”可滿足學生小型聚會的環(huán)境要求。
廣場植物景觀營建中還充分考慮了景觀的季相和色彩變化,季相景觀營建園林景觀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既有一年四季中的生長、形態(tài)、色彩的變化和差異,又有從幼小到成齡再到衰老階段的生命周期變化[4]。廣場采用常綠的喬灌木形成大面積的綠色背景,配以多種可觀葉、觀花、觀果的植物[5],如細葉榕、萍婆、秋楓、木棉、美麗異木棉、白蘭、細葉欖仁、藍花楹、細葉欖仁、大王椰子、羊蹄甲、尖葉杜英、菠蘿蜜、鳳凰木、勒杜鵑、木槿、九里香、黃槐、黃金榕、四季桂、美麗針葵、紅花檵木、紅絨球、康乃馨、小葉黃楊等。這些樹種結合校園的文化與歷史,它們相互搭配組合,色彩對比鮮明,構圖美觀而合理,充分挖掘了植物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對廣大師生的終極關懷為設計目標,體現(xiàn)對師生需求的滿足和尊重[6]。
4 結語
當前,校園景觀建設形式活潑、內(nèi)容豐富、功能齊全,這使得不同類型的大學校園環(huán)境各具特色。隨著師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對校園精神生活和環(huán)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廣場集中地體現(xiàn)著整個校園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nèi)涵,影響著整個大學校園的風貌和發(fā)展,作為校園中最有活力的外在形象,其景觀設計在大學校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校園廣場的景觀設計不僅會優(yōu)化學習和生活空間,而且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更優(yōu)美、舒適和人性化。
校園廣場景觀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師生服務。因此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要多調(diào)查,多與師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喜好和需求,在設計過程中充分注入人性化的設計,塑造一個美好的、服務型的校園環(huán)境。只有充滿人性化關懷的大學校園廣場才能充滿朝氣和活力,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大學校園的特質[7]。
參考文獻:
[1]劉長華,郭春華. 傳承歷史 展翼未來:華南農(nóng)大的校園廣場景觀設計[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7(1):22~25.
[2]趙并全.校園休閑活動廣場景觀設計[J].環(huán)境藝術,2010.
[3]胡先祥.園林規(guī)劃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3):101.
[4]單錚榮.高校校園廣場環(huán)境景觀設計與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5.
[5]韓 婧,趙西寧.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獅子山廣場植物景觀設計淺析[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0(12):79~82.
[6]龐瑞華,楊桂芳.校園廣場植物景觀設計分析:以信陽師范學院明德廣場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5(1):118~119.
[7]趙 佩.從人性化角度看大學校園廣場景觀的營造[J].大眾文藝,2011(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