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海平
搜熱詞:虛假廣告 網絡詐騙
一篇《虛假廣告傍上“雞湯文”,朋友圈有償轉發(fā)1至6分錢一條》的報道,揭開了這樣一個地下產業(yè):“雞湯文”大多由專門的微信公眾號轉發(fā)平臺進行分發(fā),注冊人員再通過轉發(fā)此類附帶廣告的文章來獲取分成。然而,大多此類廣告有虛假宣傳嫌疑,廣大微信用戶需提高辨別能力。
隨手打開微信朋友圈,總會讀到不少危言聳聽的“雞湯文”,如《人生不得不提的30個忠告》《這五種食物千萬不能吃》之類的文章。由于好奇,很多人一不小心就點開了,一些人甚至隨手就轉發(fā)到自己的朋友圈,和自己的朋友分享。
這些“雞湯文”,不外乎是先講一個故事,再給一個結論。講故事和講道理的人總是一本正經,仿佛是通曉事理、看透萬物的世外高人。我原以為,“雞湯文”雖沒多少營養(yǎng),但也不至于“喝壞肚子”,不妨一笑了之。孰料,當“雞湯文”植入虛假廣告,“雞湯”就成為“毒湯”。譬如藏身于“雞湯文”的“血鉆野燕麥”騙局,就曾讓一位消費者在短短數月內被騙了54萬元!
微信公眾號的“雞湯文”中植入虛假廣告,有一種潛在的風險,不能任其野蠻生長。作為公眾號和朋友圈的平臺,微信團隊要有管理意識,禁止虛假廣告發(fā)布,包括刪文、封禁賬號等,從源頭為微信用戶把好第一道關;行政監(jiān)管上,工商、公安、食藥監(jiān)等管理部門要有所作為,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或許是個新生態(tài),但保健品生產、銷售、廣告都有規(guī)范,不存在法律法規(guī)空白問題;每個微信用戶也都有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朋友,不要隨便轉發(fā)“雞湯文”,發(fā)現潛藏虛假廣告的“雞湯文”時,更要及時舉報,不讓它繼續(xù)危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