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彬
摘 要:詞人晏殊生活的北宋時代,詞的創(chuàng)作與成就達到一種無可比擬的高度,既有大文豪蘇東坡,又有另類才子柳七變。而曾官至宰相的晏殊,其看似順風順水的一生給他的詞創(chuàng)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心翼翼、周全所有,充滿了無奈,然而懂得憐取眼前卻是晏殊留給后人的最寶貴的人生態(tài)度。
關鍵詞:晏殊詞;圓融;憐取眼前;現世理性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020-01
詞不像詩,需要那么多的規(guī)矩,它是自由的,更便于自我情感的抒發(fā)。大多數的女孩都偏愛宋詞吧,這種文學體裁正好迎合了那多愁善感,甚至無病呻吟的狀態(tài)。我一向簡單的認為,一首廣為傳唱、流傳久遠的詞,一定是因為它有膾炙人口的好句子,便于記憶或是它有很美的意象。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很早便學過背過了,卻也只是覺得它的句子好美,加上淡淡的憂愁。
我愛李白,那肆意的豪氣與不羈,我愛那樣的自由;我欣賞東坡,那潑灑的文采與爽朗,我敬佩那樣的豁達;然而,我突然發(fā)現,對于晏殊,這不是一種理想中的贊嘆,而是深深的同理感,在現實這個你無法逃避的社會中,怎料是晏殊。
在多數人的眼里,晏殊少年成才,仕途風順,官拜宰相,終也功成名就。放在今時今日,這會是人人都羨慕的一生。然而,除去宴會歌舞的快樂,他怕也是個愁苦之人。我們不能忽視,晏殊年少時兄弟、父母相繼離去,他的妻子也過早的離開了他。一人在復雜多變的官場驚兢戰(zhàn)求生,久之他學會收斂自己的鋒芒,他變得性格圓融,做不到不顧一切,說是無奈嗎?我并不這么覺得,人生不會總是激情,不會總是無所顧忌。他亦有文人深情執(zhí)著,多愁善感,也有看盡千帆過的超然曠達。
《浣溪沙》中講“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詞里總是充滿高雅的意象,正如這首詞中的亭臺、夕陽、落花、歸燕、小園香徑。很多人講這是晏殊詞中的“富貴之氣”,這倒也不是詬病。這種獨屬于晏殊的小情調,與他一生的生活環(huán)境十分相關.遠離市井,不識其中各種。然他能夠將其“富貴之氣”又抒發(fā)的深入人心,不可謂不凡。晏殊雖未能開拓一代詞風,然其詞閑雅而有韻味,同時又擴大了詞的意象,將婉約詞風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晏殊的詞里充滿了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與多數文人一樣,他們描寫春花秋落,傷春哀秋,抒發(fā)生命短暫、青春易逝。在晏殊這里,對于這種時間的逝去,對于生命的感悟,體會怕是更深。殊少則兄弟、父母、妻子相繼離去。怕是沒有比切實經歷才更能有所體會吧。而人生的這種傷痛,很多時候并不是失去的那一霎那最為痛心,而是在你漫長的人生歲月里,它就像慢性毒藥,等到你突然不經意想起時才更加倍的折磨你,這種綿延的痛便伴隨了晏殊的大半人生時光。而在官場之中,既有少年得志,人生的大半時光那樣的平順,故即使是遭受很小的挫折,都會是莫大的打擊,所以他才會那樣的小心翼翼,那樣的圓融處世。在這樣的兢兢戰(zhàn)戰(zhàn)之中,這種傷痛才顯得更加戚戚。正是這種經歷與傷痛,晏殊更能體悟時間和生命的意義,更多的愁緒也只是心中情感的肆意。
晏殊詞在寫對時間和生命的感嘆時,用到他的意象、他的富貴氣、他的真情更加能夠使人產生同理感。“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愁苦之時,酒是最好的解藥,而無酒不成詩,晏殊就在自家的后花園佇立著,天氣仿佛就是去年今日那樣的天氣,我依舊站在這里,還有那亭臺,即使時光不留情,它依舊還是那個樣子,而如今的我,只得與酒相伴,看著那夕陽落下山去。晏殊此時眼里的萬物,仿佛不受時間的摧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自己日漸蒼老的年歲提醒自己,人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脆弱到竟捉不住那昔日家人在旁的歡聲笑語,捉不住我曾經意氣風發(fā)的青春歲月。
如果只是這些,不足以讓我有那么大的感悟,對于晏殊,末了,除卻深深的同理感、滿滿的心疼,更多的是敬佩?!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名篇就是這樣,它總會有更深層的蘊義??粗﹃栁飨碌年淌?,感嘆花終歸是要落下,逝去的東西終是逝去,生命是這般的渺小,這般的無能為力。就當我們也同時感受這邊落寞的心境時,境界突變,“似曾相識燕歸來”,但是,即便是這搬的無可奈何,卻也有似曾相識的燕子又飛過來,它終歸算是回來了吧。這簡單的看似安慰自己的話,卻讓我看到另外一個晏殊,那個理智的晏殊。人生在世,怎可辜負韶華!亦或是即便我胸中愁緒萬千,我會隱忍,會理智的對待它。在我看來,這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曾經我愛不顧一切的放肆,如今我更希望理智的回歸,也許這是懦弱,也許這是臣服,但現在的我,需要這種理性,這種人生態(tài)度。我需要在諸事不順時學會合理的調整自己,我需要在與家人或是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時,想到晏殊的“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惜取眼前人”,時光慢慢走著,我也在成長著,看到晏殊的詞瞬間就想到了自己過往中的任性, 你可以任性,但是你絕不能放棄在眼前的幸福。
晏殊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總是充滿著矛盾,也因此無時無刻不體會著人生的無奈與苦澀。但是這樣的晏殊卻讓我更覺真實與感動。正如一曲“浣溪沙”,他的詞便是他思想最好的體現,充滿了美好的景,真摯的情,可貴的思。
參考文獻:
[1]陳長華.浣溪沙·文字的起源[J].寶藏,2016(04).
[2]王金榜.浣溪沙·贊中共三位領袖[J].東坡赤壁詩詞,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