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很多人對于“天珠”的大致印象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關鍵詞上:“西藏”“佛教”“神秘”“能量”“昂貴”,但沒幾個人能真正說清“天珠”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正是這種神秘感,使“天珠”借以存于人們的頸間腕上。
關于“天珠”,流行的說法是“4000年前一顆巨大的火星隕石撞擊到喜馬拉雅山域……”這種說法特別高大上,但深究起來卻是漏洞百出。別說《竹書紀年》根本沒記載過隕石撞擊之說,對于傳言中“天珠”含有的“鐿”元素的重要作用,直到現(xiàn)在也都沒有相關科學報告。
其實,“天珠”一般是指由含玉質及瑪瑙成分的九眼石頁巖打磨而成的天眼天珠,或稱蝕花瑪瑙、蝕花玉髓珠。它是一種天然礦物,經(jīng)過加工而成型。
利用“天珠”的史料缺失編造謊言,利用藏漢文化差異及信息不對稱捏造寓意,再加上美麗動人的故事,通過媒體傳播,正是最好的洗腦手段。前段時間,某“天珠專家”竟能在知名拍賣公司的專題講堂上公開發(fā)表“天珠救命擋災”“虎牙天珠咬財”等無稽之談,可見洗腦的成功。所以,消費者應擺正心態(tài),而不是簡單地買“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