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學農(nóng)
不管是醫(yī)生還是患者,一直都覺得既然腫瘤不是個好東西,那么治療時就“寧可錯殺一千,絕不能放過一個”,這其實是臨床上常見的過度治療。過度治療往往得不償失。
由于癌癥是全身性疾病,有時高難度手術(shù)或新技術(shù)濫用,對病人幾乎沒有什么好處,甚至導致“瘤去人亡”的后果。在提倡帶瘤生存的今天,應更注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癌癥并不是絕癥,患者應與瘤共存、適度治療,將其當成一種慢性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12個腫瘤“預警信號”。1.身體任何部位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腫塊,并不斷增大;2.經(jīng)久不愈的皮膚潰瘍。3.黑痣或疣迅速增大、變硬、不平、潰爛、出血;4.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5.進行性吞咽困難;6.久治不愈的干咳或咯血;7.持續(xù)性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大便隱血;8.持續(xù)性聲音嘶啞;9.無痛性血尿;10.便血或排便異常;11.耳鳴、聽力減退、鼻塞、回吸性血涕、頭痛;12.原因不明的較長時間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