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gōng)近于禮,遠恥(chǐ)辱(rǔ)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p>
孔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符合于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shèn)于言,就有道而正焉(yān),可謂好學也已?!?/p>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快,說話小心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kuāng)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p>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在溫習舊的(已經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就可以當老師了?!?/p>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p>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一事無成?!?/p>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ní),小車無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們靠什么行走呢?”
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惡(wù)人。”
孔子說:“一個人有了仁愛的心,才會真正喜愛和愿意幫助好人,遠離和厭惡壞人?!?/p>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ǐng)也。”
孔子說:“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學習、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gōng)之不逮也?!?/p>
孔子說:“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說出來做不到為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