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田田
整個暑假,只要我有空閑時間可以出去時,陪伴我的只有父母,從來都不是同學或朋友。不管是去籃球場打籃球,還是去圖書館、公園、電影院,或是去旅游。
處于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獨生”少年,多么需要與同齡人的交往,可為什么沒有同學、朋友和我一起出去呢?我想,一是因為父母不放心我的安全,二是因為與我合得來的親密朋友只有幾個。
父母的擔心,是社會的問題。近幾年,青少年遭遇不幸事件的新聞越來越多,家長也越來越重視。我們又是那么“無知”,就像有些人所說,被人害了也不知道原因。所以,父母時刻陪著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第一個原因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那第二個原因完全是我的問題了。
回想自己與同學相處的那些片段,我只覺得自己對朋友的選擇太過挑剔。那些在我“危難”之時,為了自己不去幫我的人,一下就被我踢出了可以友好相處的名單;而在我“十萬火急”時,對我全力相助的人,卻被我牢牢記住,準備在這一生的任何時刻幫他無數(shù)次。與我談不到一個話題、性格不很一樣……都不是我的朋友。人們常說交友要謹慎,難道不是嗎?
當我把這些告訴媽媽時,她回答我:“玩伴與朋友不同,作為玩伴,只要他品質(zhì)問題不大,能帶給你快樂就行,朋友卻相當于知己,此生難遇,找一個真正的朋友,比登天還難!”
是啊,有玩伴,我不會孤單,有真心朋友,我就更不會孤單了。
【簡評】
成長的煩惱,涉及很多,學習、交友、生理、心理等,文章談及的是孤單的煩惱,實際在家有父母,在校有同學,學生族不會孤單,但作為“獨生”族,總有孤單的時刻,渴望身邊多些同齡人,可以交往、玩耍、談心。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知道怎么去做,實際就不會孤單了,“孤單的煩惱”也就消除了。
(指導老師:秦 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