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肉桂、干姜、白胡椒、細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研末,用200克蜂蜜熬成膏,拌入藥調勻,攤在紗布上,從初伏第十天開始貼患處,到三伏末時除去。
廣西 石瑞興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中醫(yī)外科教授唐漢鈞點評:
讀者所薦方中,肉桂性辛溫,有溫中散寒、行淤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干姜為生姜曬干所得,辛辣溫散,有辛散風邪、清除寒痛之功效;白胡椒有溫散寒濕、行氣止痛之功效;細辛辛香溫燥,有祛散風寒、解痙止痛功效;公丁香性味溫香,有祛風散寒、行氣止痛作用;蜂蜜香甜甘辛,有潤腸和中、生津止渴功效,外用潤膚護傷、賦形調護。以上諸藥調和外敷,具辛溫散寒、行瘀消腫、除濕止痛之功效,外治風寒濕痹、關節(jié)痹痛。
特別提示:1.方藥中除蜂蜜外均為辛溫燥烈之品,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小兒皮膚嬌嫩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2.此方無論在伏天或在其他時間均可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