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聲音逐漸變?nèi)酰缟掀鸫搽y以發(fā)聲,到了下午或傍晚,說句話都覺得疲累,慢慢地聲音沙啞,有口難言。這些癥狀是聲音沙啞或聲帶疲勞過度的表現(xiàn),有的甚至到了聲帶已經(jīng)受到損傷的程度。聲音沙啞高危者如老師、主持人、銷售員、保險從業(yè)員等,只要防患于未然,平日注意喉嚨和聲帶的保養(yǎng),即可用小力氣發(fā)出好聽宏亮的聲音,做到不傷聲帶的奧妙境界。
咳嗽傷聲
部分人士的聲帶受損并非因為錯用或濫用,而是因為小病所致。比如一直咳嗽、喉痛、痰液滋生,都會造成聲帶受傷。
咳嗽時,是先停止呼吸,然后在聲帶緊閉的情況下,強力地把聲音迫出,就好比電梯門已經(jīng)關(guān)上,卻強行拉開,持續(xù)如此,怎會不損傷?
此外,如果經(jīng)常覺得喉痛或出現(xiàn)過多的痰液,患者難免會一直清理喉嚨,那種不正確的用力方式,也會扯傷喉嚨和聲帶。
持續(xù)性聲音沙啞是聲音長期粗糙微弱或無法發(fā)出聲音或在講話中途聲音突然“不見”了。而聲音變質(zhì)或持續(xù)性的聲音沙啞并不是一日半日病魔“發(fā)功”所能造成的。撇開因疾病導致的聲音變化不說,持續(xù)性聲音沙啞的形成,主要是人們錯誤使用聲帶或濫用聲帶造成的。
錯誤使用嗓子包括大聲喊叫、在嘈雜環(huán)境說話、硬起聲音用力說話、壓著聲帶講悄悄話等。如果使用正確的方法投射聲音,不需大聲喊叫也會把話說得洪亮又清楚,且不傷及聲帶。
聲帶是由兩片黏膜形成。在呼吸時開著,說話時聲帶就會柔和地依靠在一起,并借助空氣的力量(從肺部或腹部上來)來振動發(fā)音。正確的投射聲音(即有效省力的發(fā)音方式),可確保維持長久的聲音品質(zhì)。但不正確的提高聲量或喊叫,容易讓兩側(cè)聲帶大力撞擊和摩擦,很快就會耗損,并很有可能傷害聲帶。
很多時候,有些人會把某些字說得用力,這也是錯誤使用聲帶的一種,一樣會造成聲帶過度摩擦。然而,這并不代表說悄悄話就會平安沒事。實際上,說悄悄話給聲帶構(gòu)成的傷害不會少過大聲說話。因為壓著聲帶說話,聲帶長期承受這樣的壓力,肯定會受傷。
有些人會不自覺地經(jīng)常在說話時加一些沙啞音質(zhì),這也是傷害聲帶的陋習,必須糾正。至于濫用聲帶,這是人們長時間不斷地說話,只要能夠發(fā)出聲音,都忍不住或把握一分一秒說話,最終也會造成聲帶過度疲累,提早“衰竭”。所以,學習并養(yǎng)成正確的發(fā)聲和回避傷害喉嚨、聲帶的習慣相當重要。
聲帶由黏膜組成,非常嬌嫩柔軟,需要水分的滋潤才能工作。每天需要大量講話的人。護理聲帶的功夫一天都不可少,必須養(yǎng)成一個良好習慣。
聲音沙啞高危者需要學習以最少的力氣,發(fā)出最好的聲音。只要提供聲帶足夠的空氣,就能夠輕松地發(fā)出洪亮好聽的聲音。也可以通過幾個輔助發(fā)聲的方式,協(xié)助達成這個目標。前提是必須把這些方式養(yǎng)成習慣。
5項輔助發(fā)聲方式
1.正確的身體姿勢
正確身體姿勢、頸肩部肌肉放松、喉部放松、聲帶按摩、呼吸量充足、丹田呼吸均是常見的輔助發(fā)聲方式。
有些人喜歡斜著身體講話,這會阻礙氣流上升到聲帶,缺少了空氣,聲帶的工作就加重。因此,挺直但不繃緊的身體姿勢說話對輕松發(fā)聲是有一定幫助的。
2.肌肉放松
聲帶位于頸部,聲音共鳴器(如鼻竇)、構(gòu)音器(如舌頭)也在頸部以上,它們會承受來自頸部的壓力,進而影響發(fā)聲。因此,高危者必須常做頸肩部的放松運動,尤其是頸部的伸展運動,以協(xié)助輕松發(fā)出洪亮的聲音。
3.喉部放松
幻想自己正啃咬著大蘋果,維持2~3分鐘。需要大口地咀嚼,同時把空氣輕輕運到口中,先不要發(fā)出聲音。這是幫助放松喉嚨。過后,會感到喉嚨舒服多了。同時,這也是聲帶最舒服的時刻,會感覺聲帶能夠完全地打開。當練習一陣子后,可以先咬幾下,再發(fā)出“哼”的聲音,幫助加強共鳴。
4.聲帶按摩
聲帶可以充分休息的時候就是我們睡覺的時候。此刻它完全放松,所以充足的睡眠對于高危者尤其重要。打哈欠也是聲帶得到完好放松的時刻?!叭藶椤钡姆潘陕晭У姆绞绞前茨β晭В椒ㄊ情]著嘴巴用哼音的方式把聲音帶到鼻子、耳朵,這也會幫助聲帶放松。不過,切記,必須用自然不用力的方式進行。
5.丹田呼吸
如果用丹田呼吸,肺活量增強,聲音會比較大聲而有穿透力。
從丹田呼吸到用丹田音說話,需要每天發(fā)功恒持練習,才能融會貫通。最重要的是要把好的發(fā)聲方式放在心上,記在腦里,時刻進行,才能把正確發(fā)聲變成一個好習慣。
所以語言治療師鼓勵,在運用聲音之前,進行適度的“開聲”,即完成以上動作,放松身體,讓聲帶熱身舒服,才開始說話。一定要有這方面的醒覺,就會經(jīng)常辨識,聲帶自然也獲得保護。
保護聲帶竅門
1.清理喉嚨是極度傷害聲帶的行為,應該避免習慣性清喉嚨。多喝溫開水有助于減輕喉嚨異物感。若無法避免,則需用軟起音,如加上“H”音,讓氣流與聲音同時釋放,以減輕對聲帶的傷害。
2.若喉嚨不適,咳嗽或感冒,應馬上就醫(yī)。
3.講課前,先做適度的開聲運動:5分鐘的喉嚨放松和聲帶熱身運動。課間時,需小啜飲水,以滋潤喉嚨。
4.平衡作息,拿捏尺寸,減少不必要的說話或唱歌,多讓聲帶休息。
5.別壓著聲音說話,別用力說話,也別講得太快。
6.留意自己說話時是否感到痛或緊,如有,這代表方式不對,趕快糾正。
7.定期喝水。
8.感冒時盡量少用聲音。
9.減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0.保證充足睡眠。
11.注意口腔衛(wèi)生。
12.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