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生?オ?
高中物理是高中學習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高中理科生參加高考的關鍵一門.對高中生而言,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極高的一門學科,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上理解好教學的內容,是高中物理老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物理課堂上,課堂的氣氛會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們的聽課效果、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課堂參與度.物理課堂上采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如何引導學生更好的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提問中應當注意到問題.當前的高中課堂的提問中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問存在的問題
首先,缺乏主動提問.課堂上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個互動行為,有教師提問學生的,也有學生提問教師的.課堂上一般以教師提問學生為主,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會主動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和測試,讓學生掌握這些高難度的知識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提問的教學方法.
其次,提問缺乏聯(lián)系性和持久性.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采取提問式的方法教學一般以單個提問為主,學生回答完教師的提問或者教師回答完學生的提問,提問的整個過程即告結束,這樣的提問方式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幾乎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二、高中物理課堂中提高學生提問的基本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學,學習需要不斷探究的過程.因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提問技能至關重要.
1.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物理課程對物理實驗進行合理安排和布置教學活動,并對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多留給學生思考空間,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積極性.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探究,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和內容,將實驗設置在教學過程當中,將問題情境設置于實驗當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主觀能動性.
2.構建良好的物理知識框架,為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奠定知識基礎
高中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對稱性.因此,教師在對某一新課內容進行教學時,可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通過對已學過知識的回顧,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明確新知識中的重點內容,將新舊知識之間的鏈接,設置問題情境,將新的物理概念自然而然地引出.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和總結,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再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交替參差,提高學生對物理基礎實施整體思路的認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內化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課堂提問技能,提高提問準確性
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經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高昂,在物理現(xiàn)象分析方面有著自身獨特的見解,在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往往存在新意.然而,卻由于提問技能不夠,對如何提出問題存在困難,如提出的問題針對性不強,方向不明確等.因此,為抵達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提問技能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例如,可以向學生進行示范提問,讓學生通過對教師提問方式的模仿,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提問技巧.此外,教師可以教給質疑方法,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4.設置和諧的物理教學情境,為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營造良好環(huán)境
課堂氛圍對于整堂課教學的成功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端正教育理念,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多留給學生想象和思考及發(fā)言的空間與權力,積極鼓勵學生展現(xiàn)自我,充分發(fā)揮自我.
教師應在課堂中合理設置教學提問情境,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提供給學生發(fā)揮自我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和拓展平臺,給學生營造寬松、愉悅、自由的學習氛圍,及時地、熱情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5.對學生提問給予科學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建立與打造高效課堂有著密切關聯(lián),甚至直接決定這其成敗.因此,教師除了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外,還需積極地適當?shù)亟o予學生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和鼓勵學生自信和創(chuàng)造.然而,由于學生分別來自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區(qū)域,因此其的性格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提出問題的方向不同.根據(jù)這一點,教師就需要汲取傳統(tǒng)教學之精華而“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不同的評價,對于學生的長處積極地進行鼓勵和夸贊;對于學生提出問題的不足,熱情耐心地幫助其糾正,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HJ]
[JZ][CDH01155][FL(K2]邊緣點A的速度vA=1 m/s,設物塊在桌面上再滑行L3距離至B處飛出桌面,則落地點離墻面距離最遠.由動能定理可得:
對A落至地面過程有-μ2mgL3=[SX(]1[]2[SX)]mv2B-[SX(]1[]2[SX)]mv2A,
對物塊從桌面飛出做平拋運動有
H=[SX(]1[]2[SX)]gt2,x4=vBt,
物塊落點距離墻面的距離為
x=L2+L3+x4=L3+[SX(]2[]5[SX)][KF(]1-16L3[KF)]+1.5,
令[KF(]1-16L3[KF)]=y,則x=-[SX(]1[]16[SX)](y-[SX(]16[]5[SX)])2+[SX(]881[]400[SX)],
由于0≤y≤1,得y=1時,L3=0,xm=1.9 m.
所以物塊直接飛出時有最大的離墻距離.
對2015年高考浙江物理試卷計算題做了分析,進而分析學生解決這類問題中遇到的困難.針對教學有效性,提出高三物理教學應該進行多角度多側面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