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游戲,何老師小的時候就和許多小伙伴玩過。今天我將它引進我們的作文游樂場,請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快樂的童年時光吧!
游戲準備
幾張小紙條。
游戲過程
1. 劃分角色。先請出四個小伙伴作為第一輪玩家,其余的就作為現(xiàn)場記錄和觀眾吧。何老師在四張紙條上分別寫上“官、打、令、賊”四個字,供大家來抽取。抽到“官”字的扮演大法官,負責審判并且給抽到“打”字的人發(fā)令;抽到“令”字的人負責猜測誰是“賊”。猜得準,“官”就罰“賊”,猜不準,懲罰就落到自己頭上了;“打”和“賊”不說大家也能猜到,一位扮演“執(zhí)法者”,一位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不太早暴露身份就好了。
不論是什么游戲,清晰地介紹玩法、規(guī)則是首要的。只有將這些介紹清楚,讓讀者看得明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所以,大家可別小看這一段的寫作喲,力求文從字順。
2. 進入角色。接下來就是游戲時間啦。請四個小伙伴依次摸紙條,摸到之后要冷靜。特別是摸到“賊”字的小伙伴更要做到不動聲色。要知道“令”可使用“察言觀色”法來判斷誰是“賊”的。至于“官”和“打”兩位也請不要太過得意忘形,以免表情過于豐富被人誤認為是“賊”了。好吧,猜測即刻開始,描寫也隨即展開。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玩和寫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這個游戲是人物神態(tài)、心理描寫的大好練習機會。大家一邊玩,一邊逐一觀察、推斷、描寫。答案公布之后可寫得更豐富,有的小伙伴因順利過關而喜形于色,有的因沒能逃過一“劫”被實施懲罰而愁眉苦臉,不管是什么結果,都是我們現(xiàn)場采寫作文所需的最鮮活的素材。
3. 跳出角色?!爱斁终呙?。”參與游戲的小伙伴很容易沉迷于角色之中,享受游戲樂趣而忽略了寫作。因此,在第一輪游戲之后,所有的小伙伴都要跳出角色扮演,圍繞著游戲過程展開一個討論。話題可多了:尋“賊”技巧、隱藏技巧、法官的執(zhí)法苛嚴程度、受罰心態(tài)等。討論越充分,寫起來內容就越豐富。討論之后大家都成了有經驗的“老手”了,那時再參加第二輪游戲也不遲??!
何老師嘮叨兩句:
很多看似古老的小游戲都非常有趣!大家不妨在空余時和自己的長輩們聊一聊,讓他們回憶起這些游戲來,和我們一起玩,一起分享快樂。這樣我們既能和長輩溝通,又能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