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王萍
?
2010—2014年鄭州市非結核病防治機構報告疑似肺結核患者到位情況
鄭敏 王萍
2004年1月啟動的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簡稱“直報系統(tǒng)”)及2005年1月啟用的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tǒng)(簡稱“專報系統(tǒng)”),給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平臺。鄭州市非結核病防治機構(簡稱“非結防機構”)均利用網(wǎng)絡直報系統(tǒng)報告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情況,非結防機構仍是肺結核患者就診的首選場所[1]。促使非結防機構診斷的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到結核病防治機構(簡稱“結防機構”),是提高肺結核患者發(fā)現(xiàn)水平的一項有效措施[2]。鄭州市通過采取綜合干預措施,規(guī)范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報告和追蹤流程,提高了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總體到位率?,F(xiàn)將鄭州市2010—2014年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轉診到位、追蹤到位、總體到位情況分析如下。
一、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專報系統(tǒng)。以錄入日期、報告本地現(xiàn)住址為查詢條件,下載非結防機構報告卡信息資料。共收集鄭州市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非結防機構報告的20 283例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信息。
二、質量控制
結防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專報系統(tǒng),對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在直報系統(tǒng)中報告的疑似肺結核患者信息進行瀏覽、核實,并對轉診未到位的患者進行追蹤。結防機構每季度對轄區(qū)內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進行歸口管理檢查,考核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疑似肺結核患者報告轉診的工作質量。
三、 綜合干預措施
2010—2014年,鄭州市結防機構采取如下干預措施:(1)加強醫(y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堅持每年為非結防機構醫(yī)務人員舉辦培訓班,提高接診醫(yī)生結核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加強其對國家免費治療結核病政策、轉診流程及要求等的掌握程度。(2)開展志愿者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3)加強結防機構追蹤工作及對非結防機構轉診工作的督導力度。(4)加強流動人口中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登記追蹤,加強跨區(qū)域間的合作及信息交流。
四、工作評價
1. 指標定義:疑似肺結核患者的報告、轉診、追蹤等概念均依據(jù)《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3]。
2. 評價指標:將結核病專報系統(tǒng)中導出的信息資料,利用Excel電子表格進行數(shù)據(jù)分類統(tǒng)計,以轉診到位率、追蹤到位率、總體到位率作為評價指標。
五、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2010—2014年間的轉診到位率、追蹤到位率及總體到位率采用線性趨勢性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非結防機構轉診疑似結核病患者的轉診到位情況
二、結防機構對轉診未到位的疑似肺結核患者追蹤到位情況
表1 鄭州市2010—2014年非結防機構對疑似肺結核患者的轉診及轉診到位情況
注 總體到位例數(shù)=轉診到位例數(shù)+追蹤到位例數(shù)+其他到位例數(shù);“其他到位”指除去鄭州市結核病防治所之外的防治機構
表2 鄭州市2010—2014年結防機構對轉診未到位的疑似肺結核患者追蹤到位情況
2010—2014年,鄭州市非結防機構報告疑似肺結核患者例數(shù)逐年減少,轉診到位率呈下降趨勢。但5年來鄭州市疑似肺結核患者總體轉診到位率為50.42%,高于深圳市總體轉診到位率(36.3%)[4]。與鄭州市開展非結防機構和結防機構的合作、非結防機構醫(yī)生對患者的宣傳教育力度,以及志愿者的廣泛深入宣傳密切相關。包括通過加強非結防機構和結防機構的合作,堅持每年為非結防機構醫(yī)生舉辦繼續(xù)教育培訓班,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和指導,讓接診醫(yī)生及時對疑似肺結核患者宣傳國家治療結核病免費政策,使其及時地進行結核病治療;并讓患者明白,結防機構因專業(yè)性強、服務到位,有專人負責全程督導患者服藥,是結核病控制和康復的有力保障。同時,應開展志愿者活動,強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將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擴大到學校、社區(qū)、工地、工廠等。
追蹤是發(fā)現(xiàn)非結防機構上報的疑似肺結核患者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主動到位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主要采用電話追蹤及到患者現(xiàn)住址進行家訪追蹤的方式。因此,追蹤到位成功與否,與患者所留電話、住址等信息真實詳細與否密切相關。5年間疑似肺結核患者總體追蹤到位率達到91.63%,呈逐年上升趨勢。得益于鄭州市加強疑似肺結核報告質量審核,督促醫(yī)生及時補充并核實、糾正信息等工作的深入開展。
綜上所述,鄭州市采取綜合措施,顯著提高了非結防機構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總體到位率。通過加強醫(yī)防合作、開展志愿者活動、加強結防機構追蹤及督導、加強區(qū)域間結防機構的合作及信息交流等措施,能夠提高疑似患者的總體到位率,今后在轉診工作中仍需進一步加強。
[1] 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中國防癆雜志,2012,34(8):485-508.
[2] 李建偉,蔣莉,連永娥,等.廣東省非結核病防治機構網(wǎng)絡直報肺結核患者到位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防癆雜志,2013,35(3):191-19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9:28-30.
[4] 吳清芳,譚衛(wèi)國,呂德良,等.深圳市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追蹤情況分析.中國熱帶醫(yī)學,2013,13(8):984-986.
(本文編輯:王然 李敬文)
10.3969/j.issn.1000-6621.2016.03.015
450015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結核病防治所結核病管理辦公室(鄭敏);河南省滎陽市衛(wèi)生防疫站門診部(王萍)
王萍,Email:543564850@qq.com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