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明(浙江省象山縣石浦中學 浙江寧波 315731)
?
不喜歡體育學生課堂心理負荷情況研究
施志明
(浙江省象山縣石浦中學 浙江寧波 315731)
摘 要:運動負荷一直以來作為體育課堂評價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非常齊全,而且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操作性。選擇體育課堂中學生心理負荷作為研究點,根據(jù)研究需要,分成不喜歡組、普通組和特別組3個組別。對不喜歡組學生進行專門問卷調(diào)查,找出學生不喜歡體育的原因,使體育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研究真正貼近教學實際,更具操作性。設計6個方面心理問題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異,提出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措施。
關鍵詞:不喜歡體育 課堂 心理負荷
運動負荷一直以來作為體育課堂評價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非常齊全,而且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操作性。但體育課堂中學生的心理負荷這方面的研究卻很少涉足,一堂體育課學生要經(jīng)受來自生理、心理、學習等諸多方面的壓力,以往的研究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心理負荷問題涉及較少,尤其是對不喜歡體育的中學生心理負荷研究更是很少涉足,造成對這部分學生的體育教學針對性不強,久而久之容易使這些學生產(chǎn)生自卑感,從而使不喜歡體育的學生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試圖找出這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的癥結所在,為進一步了解這部分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心理負荷情況提供依據(jù),從而為體育教學提供參考,為不喜歡體育的學生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體育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研究真正貼近教學實際,更具操作性,為終身體育教育奠定基礎。
2.1 研究對象的確定
筆者學校初中共有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確定方法主要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同時結合班干部的認定,以及教師本人在課堂教學中的觀察,在該校3個年級學生中共選出100人。另外再隨機抽取100名學生作為普通組,根據(jù)體育教師推薦,選擇體育骨干20人作為特別組。
2.2 研究方法
2.2.1 觀察法
在教學過程中,各體育任課教師根據(jù)課堂表現(xiàn),對各研究對象從學生心理過程、心理特征進行觀察,并進行分析與記錄。
2.2.2 自我評估法
采用問卷法讓測試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共發(fā)放問卷220份,回收220份,有效問卷220份,占100%。
2.2.3 綜合評定法
將觀察的結果和學生自我評估的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分析,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為體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表1 不喜歡體育原因調(diào)查情況
表2 課前各組學生心情情況對比(單位:%)
表3 知道上課內(nèi)容后各組學生情況對比(單位:%)
3.1 不喜歡體育學生致因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被調(diào)查者中有54%的學生是因為學習能力差而不喜歡上課;因病和身體差的有31%,經(jīng)進一步了解,他們都是因體弱多病很少參加各種活動而導致學習能力較差。從中可以看出,學習能力差是導致他們不喜歡上體育課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11%的學生選擇了家庭與學校這一塊,對這一情況做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問題。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刻的,不喜歡體育學生中有近70%的家長不關心體育學習情況,不懂得輔導,有的甚至對子女不聞不問,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了這部分學生不熱心體育學習, 最終導致這些學生能力下降。來自學校方向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與旁邊同學兩個方面。不喜歡體育學生中有近80%的學生認為教師不喜歡他們,經(jīng)常上課受到批評,從而使這些學生產(chǎn)生自卑感,無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其他同學經(jīng)常對這些學生嘲諷,從而大大降低了這部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自信心進一步下降。
表4 上課遇到困難時各組學生情況對比(單位:%)
表5 上課發(fā)生沖突時各組學生情況對比(單位:%)
表6 上課中受批評各組學生情況對比(單位:%)
表7 課后各組學生心情對比(單位:%)
從上述分析中基本上了解了不喜歡體育學生的基本情況,其中學習能力差是導致他們不喜歡體育的重要原因。
3.2 體育課中學生心理負荷情況研究
此次研究設計了6個方面心理問題進行調(diào)查,具體如下。
3.2.1 上課前的心理
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是合乎青少年心理的下沉現(xiàn)象,特別組最佳,不喜歡組最差,不喜歡組有42%的人選擇情緒激動,53%的人情緒不好,說明這部分學生在上課前就伴隨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給教學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減少這些學生的心理壓力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
3.2.2 聽老師宣布課的內(nèi)容后的心情
從表3中可以看出其他組別的大部分學生具備學好技術課的心理基礎,而不喜歡組有88%的學生不想學,表明這部分學生自信心不足,與這年齡段學生對學習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正好相反,可見不喜歡體育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存在較重的自卑感。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教學設計應該考慮到這部分學生。
3.2.3 上課遇到困難時
從表4中可以發(fā)現(xiàn),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是大部分青少年不甘落后的心理因素所決定,而不喜歡組在這方面心理素質(zhì)遠遠落后于其他組別,這與這部分學生長期不自信,很難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有關。
3.2.4 同學發(fā)生沖突時
在同學間發(fā)生沖突時,特別組70%的同學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而不喜歡組的學生明顯和其他組別學生存在差異。這可能與這部分學生自卑心理強有關,因為長期處于自卑狀態(tài)中,很難與同學產(chǎn)生學習交流,一旦產(chǎn)生沖突,難以控制住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3.2.5 課上老師個別提醒或批評時
從表6可以反映出,不喜歡組學生有57%與30%的同學選擇被迫接受與反感,從另一側面可以反映出這些學生由于長期受批評很少能夠聽到表揚,很少能感受學習中成功的體驗,故產(chǎn)生這種心理也是較為正常的。
3.2.6 上完課后的心情
從表7調(diào)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不喜歡組學生在上課后的心理也是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比較高興的只有7%,與普通組48%,特別組的60%,存在顯著差別。而其他組趨向較高興與一般化的占了82% 和95%,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不喜歡體育的學生自始至終都處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中,如果不給予教學和評價方式上的改變,很難改變這部分學生對體育的認知,更談不上終身體育的理念。
從上述的調(diào)查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不喜歡體育的學生自始至終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來自于各個方面,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這部分學生不喜歡上課,進而帶來這些學生學習能力下降,長此以往,在心理上產(chǎn)生自卑心理,自信心明顯不足。試想一下,這些學生從課前到課后都伴隨著巨大的心理負荷,他們在這種負荷下能夠?qū)W好嗎?更談不上喜歡。這跟我們的教學明顯不相稱,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平等教育,感受到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喜悅,進而自覺地加入學習行列,為終身教育打下基礎。
作為第一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考慮到大部分,更需關注小部分,在教學中區(qū)別對待。有的放矢,多讓這些厭學學生感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中的樂趣,多一些鼓勵與表揚,少一些批評。另外,學校與家庭也要配合這部分學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給他們一些正確的引導。
(1)在教學中抓住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的產(chǎn)生原因,區(qū)別對待,有的放矢,以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真正體現(xiàn)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2)在教學中給不喜歡體育的學生多一些表揚與鼓勵,給他們創(chuàng)造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前課后給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盡量減少心理壓力,給他們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其他同學多給他們幫助。
(4)學校和家庭正確引導這些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在心理上給他們以支持,逐步增強這些學生的自信心。
(5)教學中盡量讓這些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降低難度,化整為零,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逐步減輕他們的學習自卑感。
參考文獻
[1]劉波,李海樂.普通高校新生亞健康狀態(tài)影響因素之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8):83-85.
[2]韓冬,祁祿,楊文登.心理負荷如何影響身體負擔:一種具身的視角[C]//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
[3]李海樂.淺談心理負荷訓練對田徑運動員訓練的重要性[J].田徑,2015(8):39-40.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68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b)-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