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曾 穎
?
當心那些利用你正義感的人
文_曾穎
在《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這部老電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德國侵略者為了混淆視聽,派特務假扮游擊隊領(lǐng)導人瓦爾特。假瓦爾特慫恿地下游擊隊員和愛國青年去攻擊毫無戰(zhàn)略價值的德國運輸隊,結(jié)果落入德國人的圈套里,一陣亂槍掃射之后,幾十個愛國青年橫尸街頭,一腔報國熱血灑在冰冷的街道上。
這個片段我看過無數(shù)次,每看一次,感受都很復雜。既有對殘忍陰險的陰謀實施者的恨,也有對熱血勇敢的年輕人的敬佩,但更多的是對正義沒能識別出邪惡的無限惋惜—包裹著正義外衣的邪惡是最難識別的,但其殺傷力和破壞性比赤裸裸的邪惡大千倍萬倍。
假瓦爾特們所利用的,恰是愛國青年的“真”。
在美劇《曼哈頓計劃》中,也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位美國物理學家被蘇聯(lián)特務組織招募,幫助刺探和搜集美國制造原子彈的情報,招募人引誘他的說辭便是:“你所做的一切,是讓原子彈晚一天落到婦女兒童的頭上!”邪惡的間諜活動打著和平與悲憫的旗號,突破了那個心存正義感的年輕物理學家最后的心理防線,他滿懷正義感地在罪惡的路上越走越遠,直至害死最好的朋友和他的妻子,將自己引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種以高尚的理由犯罪的事情,不僅存在于影視作品中。前幾年一位剛工作的年輕記者,在新聞正義感的驅(qū)使下,報道了一起屠宰場半夜給豬灌水的事件。線人把豬被灌得嗷嗷慘叫的視頻交給他,激起他無限的憤怒,當場寫下曝光稿,稿子歷經(jīng)波折終于發(fā)表,給豬灌水的屠宰廠停業(yè)并被罰款。但是真相是,整個報道是由那家企業(yè)的競爭對手策劃的,兩家企業(yè)為爭“龍頭企業(yè)”稱號鬧得勢同水火,線人和視頻都是競爭對手提供的,他們還付給記者的上司近百萬元,上司用幾句有關(guān)新聞理想的巧言,把這件危險的事情,輕松搞定。
某位愛犬人士每年都會找年輕記者去他的救助基地采訪,以慈善的名義聲情并茂地講述這些“人類的朋友”多么需要幫助,把年輕記者們感動得眼淚汪汪,寫下一篇篇令人讀后覺得如果不捐點兒什么就不是人的稿子。但這些文字往往會引得老記者們訕笑。并不是老記者們心硬如石,而是因為他們親眼見過那個“愛心人士”的家里堆積的大量受捐物資,其中光鋼琴就有六架。
我還親歷過一件事。某日,一家網(wǎng)站的編輯義憤填膺地向我爆料了一個當?shù)氐呢撁媸录?,請我寫篇聲討的文章。我在正義感的鼓動下,洋洋灑灑寫下一篇文章。他拿去發(fā)表、重推,然后聯(lián)手公關(guān)公司,把那篇文章又“和諧”掉—這其實是他們網(wǎng)站的一種盈利模式,而我也是在他和他的網(wǎng)站被逐出傳媒行業(yè)之后才知道真相的。雖然事情已過去很久,但我仍有一種正義感被褻瀆了的感覺。
對正義、仁愛、公平甚至國家、民族、宗教的正向之愛以及尊奉與追求,是人性中光輝的一面。但這種追求一旦被誤導,就會把結(jié)果推向和我們的意愿相反的一面。因此,要警惕那些將正義的力量引向黑暗面的“假瓦爾特”,并遠離他們。雖然識別他們有一定的難度,但也有一些訣竅,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正義的目標從來不是通過陰暗、邪惡的行為實現(xiàn)的。把正義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是既簡單又廉價的事情,而做什么和以什么樣的方式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