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實驗中學(xué)分校19屆11班 王恒源
文明—尊重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xué)分校19屆11班 王恒源
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名叫《買鉛筆的商販》:某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于憐憫,他塞給那人一元錢,并走開了。那位鉛筆推銷員以為那個紐約商人把他當(dāng)成了一個乞丐,有些不滿。但不一會,他返回來,從賣筆那兒取出幾支鉛筆,并抱歉地解釋自己忘記取筆了,末了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睅讉€月后,再次相遇,那賣筆人已成為推銷商,并感謝紐約商人,“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了我,我是個商人?!?/p>
文明,是一個范圍很廣的詞,文明可以是一句“您好”“謝謝”或“再見”,也可以是對他人的一個微笑;既可以是隨手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亦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一次謙讓……可這些都不是現(xiàn)在我想說的。相信大家都能從上面的故事中了解到我要說的主題了,那就是“尊重”。
紀伯倫曾說:“真正偉大的人是不壓制人也不受人壓制的人?!边@句話就是說一個偉大的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尊重的,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放低自我,用尊重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溫暖和勇氣,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有活著的尊嚴,這尊嚴理應(yīng)得到尊重。小到路邊的一株小草,大到一位活生生的人。尊重猶如一縷春風(fēng),吹開了我們心中的花朵;尊重猶如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們?nèi)諠u荒蕪的心田。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尊重的一個表現(xiàn)。在贍養(yǎng)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yīng)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guān)系的老人,在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小孩兒時不應(yīng)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小孩。這也可以解釋為“博愛”,但最終都落到了“尊重”上。
但尊重也不是沒有底線的。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逢迎,更不是自卑的低三下四。我們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磊落的胸懷不僅去尊重了別人,也能贏得了朋友的尊重。這時,誰又不會為我們溫潤如玉,放低自我的品質(zhì)而贊嘆呢?當(dāng)然,我們這樣做不能全是因為能受到他人的追捧,更是為了升華自我。
尊重,不僅是一種智慧,也是我們?yōu)槿颂幨赖囊环N方法。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關(guān)懷、被肯定的渴望。要想收獲別人對你的尊重,我們得學(xué)著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意味著尊重自己。17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堂恩在《鐘為誰鳴》的詩中說:“誰也不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獨踞,每個人都似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塊泥土被海水沖去,歐洲就會缺其一隅,這如同一座山峽,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這首詩告訴我們,誰也不可能離群索居,都要與人相處。在與人相處中,要想受到歡迎,就應(yīng)該尊重別人。
這是一個需要被喚醒的時代,一次次災(zāi)難吞噬著生命,不懂得尊重生命,哪懂得活著的意義?一次次散發(fā)著銅臭味的商業(yè)開發(fā),肢解著文化,不懂得尊重文化,哪懂得文明的價值?
我認為,文明應(yīng)該建立在尊重之上,尊重自我,才可守護自己迷失的心靈;尊重他人,才能點亮大家人性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