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市第一中學高2017級六班 劉佳鑫
新型坐便器
文重慶市第一中學高2017級六班 劉佳鑫
一般坐便器的蓋體通常采用從前側往后的開合方式,而且往往會配置踏板控制蓋體的開合。
由于蓋體設計是后開式結構,踏板必須往坐便器的后側靠,人們使用時要更多地往坐便器后側踩踏板,才能實現(xiàn)坐便器的開合,非常不便。
另外,坐便器蓋體的后側還有水箱和管道等,基于傳統(tǒng)結構方式,為了不影響管道布局,需延長力的傳動距離,使得傳動結構較復雜,效率低。
為解決以上問題,我設計了一種蓋體為前開式的新型坐便器。
新型坐便器的結構主要包括盆體和蓋體。盆體包括中部的便盆和位于便盆外圍的空腔,一端裝有水箱,另一端與蓋體鉸接。蓋體內側中部有收折式置物平臺。蓋體的鉸接端向外延伸,并設有連接耳。在蓋體鉸接端下方的空腔內設有拉索聯(lián)動結構。拉索聯(lián)動結構包括拉索、位于空腔底部的杠桿臂和單輪式定滑輪、靠近蓋體鉸接端的雙輪式定滑輪。
杠桿臂的中部采用鉸接方式,其外端伸出盆體并鉸接有踏板,該杠桿臂的內端與拉索的一端固定連接。拉索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單輪式定滑輪和雙輪式定滑輪,并與連接耳固定連接。
新型坐便器利用杠桿原理,使用時腳輕踩踏板,杠桿臂的內端拉動拉索,帶動連接耳轉動。當連接耳拉至雙輪式定滑輪上方時,蓋體由于慣性繼續(xù)旋轉,并帶動拉索將踏板拉回原位,實現(xiàn)蓋體的打開,同理,再次用腳輕踩踏板可實現(xiàn)蓋體的閉合。
前開式蓋體的內側設計有置物平臺,其一邊與蓋體的內側面鉸接。置物平臺的外側面鉸接有支撐臂,與蓋體內側面垂直。使用時,水平放置置物平臺。收回時,置物平臺的自由端、側面與蓋體的內側面卡接固定。
支撐臂的自由端設有防滑膠套,以提高支撐的穩(wěn)定性。蓋體支撐柱固定在盆體的頂面邊緣,防止連接耳承重時受力過大而導致盆體被損壞。
連接耳與雙輪式定滑輪之間有彈簧,在蓋體開合的前半程起到省力作用,后半程起到緩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