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同時也是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一大難題。突破漢字識寫這一難關也就成為了對外漢語教學的一項艱巨任務,筆者通過對泰國學生學習漢字現(xiàn)狀的了解,發(fā)現(xiàn)泰國漢字教學的問題,尋找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從事對泰漢語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對泰漢語;漢字;字源學原理
作者簡介:張程(1990-)男,漢族,籍貫:四川省平昌縣云臺鎮(zhèn)鋪埡在街,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方向:國際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2
一、泰國漢字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一)漢語學習起步比較晚,缺乏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劃的漢語教材
隨著中泰兩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泰國從小學到大學學習漢語熱情不斷上升,近幾年泰國學校開始注意到泰國學生對于學習中文的需求量逐漸增大,漢語教學的迫切需要使得很多泰國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但漢語教材并沒有跟上相應的節(jié)奏,到目前為止仍有很多泰國學校使用的是中國國內出版的教材,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教泰國學生學中文儼然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并且漢語教材的版本也是五花八門,沒有連貫性的教學體系。以泰語為母語的泰國學生,一直以來用的拼音字母符號已經(jīng)形成了他們特定的學習語言的習慣,在認讀和識記方塊漢字的時候,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對外漢語教師要找到他們習得語言的規(guī)律,對癥下藥。
(二)缺乏足夠數(shù)量的、合格的漢語教師
開展?jié)h語漢字教學,首先需要一批優(yōu)質的漢語教師。而就泰國目前而言,漢語教師的待遇普遍偏低,導致漢語教師資源匱乏,并且漢語老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中文學校的老師,特別是老年的漢語教師多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國國內大學畢業(yè)后到泰國任教的,他們的漢語基礎好,教學水平高,工作上也愛崗敬業(yè)。而目前泰國擁有的漢語專業(yè)畢業(yè)生人數(shù)并不多,且大部分畢業(yè)生都熱衷到薪資待遇好的公司企業(yè)工作,不愿到學校教書。另外,中國外派到泰國的志愿者教師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yè)生,有部分是其他專業(yè)的。他們在給泰國學生上課的時候由于不會講泰語,中文語速也比較較快,學生接受起來相當困難,而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也不夠認真,在講解課文和新的詞匯的時候三兩下就帶過去了,對于教學效果也沒有進行過測驗。在泰國的中國志愿者老師并非都是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生,即便是,對傳統(tǒng)六書說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合格的高質量的漢語老師是泰國學校所急需的,只有老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帶領泰國學生們在中文的知識海洋中遨游。
(三)缺乏針對漢字特點和習得規(guī)律的有效教學方法
由于泰國多數(shù)漢語教師的專業(yè)水準不太高,他們對漢字的性質、特點以及漢字在漢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因而也就不能較好地運用漢字自身特點和泰國學習者的漢字習得規(guī)律來組織教學。很多教師僅僅滿足于學生會讀會寫,而不去過問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這個字,畢竟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是最深刻的。只讓學生去死記一個個獨立的漢字,缺乏對字與字之間形、音、義的比較和聯(lián)系,也沒有在組詞造句中去領悟每一個字的具體用法。長此以往,學生識字的效率就會越來越低。由于漢字教學缺乏總體規(guī)劃,導致學生識字量很小,一些可以作為構字部件的常用字以及構詞能力很強的基本字都沒有教授給學生。
二、針對泰國學生的漢字教學對策
(一) 泰國學生在漢字學習中的偏誤分析
筆者根據(jù)在泰國教學實習的同學反應的一些泰國學生在學寫漢字時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了分析。
1.偏誤的類型:
(1) 筆畫的增減:
黃(圖3-1) 這是什么(圖3-2)
(2) 筆畫形狀失誤:
自上而下為:紫色、紅色、藍色、綠色
(圖3-5)
(3) 部件書寫失誤:
困——因 比——此 假——暇 歷——厲
(4) 結構上改變位置:
月其——期 口女——如 頁彡——須
2.產生偏誤的原因
(1)泰國學生受母語負遷移影響
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會受到自己母語的影響,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無限接近目的語的中介語階段。由于泰國文字是拼音文字,其音調的不同也會導致意義的巨大差異,屬于直接記音表義的文字系統(tǒng);而漢字則是由部件組成的方塊字,其造字原則是直接表義,兼顧表音。這兩種是不同性質的文字系統(tǒng)。習慣于使用和書寫拼音文字的泰國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會受到母語的記錄符號——泰文的影響。比如有些學生書寫漢字會自下而上地寫;或者像畫畫一樣地單純地去學著描繪漢字的形狀,完全不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如:“我”字,先畫一點,然后再寫其他筆畫,撇寫成橫,豎提寫成豎等;因為泰文里面很多小圓圈,所以泰國學生書寫漢字的“口”很喜歡畫成圈圈。
(2)泰國學生對漢字細節(jié)把握不準確
絕大部分泰國學生對于漢字的第一印象都只有整體框架,而對于具體的某一結構認識不清楚,所以造成他們書寫漢字的錯誤。比如把“?!睂懗伞拔纭?;“己”寫成“已”;“白”寫成“自”;“天”寫成“夫”;“華”寫成“畢”;“亮”寫成“高”等等。以上一系列的錯誤都是因為對局部把握不準確造成的,在學習一個漢字之初就只記得整體大概的一個樣子,而沒有認真觀察漢字具體細節(jié)的微小差別,造成寫出來兩個漢字的意義千差萬別。
(3)泰國漢字教學自身存在的問題
泰國現(xiàn)在有些高校中文學院使用的教材《新實用漢語課本》,此教材中的每一課分為六個部分,依次為:課文(生詞)、注釋、聯(lián)系與運用、閱讀與復述、語法和漢字。而漢字部分中主要是教授每個漢字正確的筆畫順序,有極少部分漢字如“丘”、“早”、“從”等漢字后面配有圖畫和小篆的寫法。但是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課文和生詞為主,很多老師會由于自身對漢字的字源認識不夠而忽略對漢字構造的解釋,只是教會學生書寫和認讀就一帶而過,對漢字教學不夠重視。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以后也只考查學生漢語對話的能力,說詞造句的能力和對生詞的認識數(shù)量,而對于學生書寫漢字的錯誤也僅僅是告訴學生正確的寫法,要求其硬記的方法來規(guī)正。
據(jù)了解,現(xiàn)在泰國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學校使用陳舊過時的漢語教材,這些教材普遍不規(guī)范,并且脫離當今學習語言的實際,對泰國學生更好地學習中文有很大的制約作用。比如:“天”和“大”,“天”字的漢字演變過程如下:(甲骨文)——(金文)——(小篆)可以看出,該字突出的是人的頭部。而“大”字的演變過程如下:(甲骨文)——(金文)——(小篆)可以看出,該字突出的是正面人形。又如:漢字“天”()和“夫”(),天最初是表示人的頭顱,夫是頂天立地頭上插有簪子的成年男子。這樣的講解能讓學生從理解漢字形體結構上去記憶漢字,從而能夠學習得更加牢固。
(二) 針對泰國學生的漢字教學對策
為了改善泰國漢字教學滯后的狀態(tài),我們必須從泰國漢字教學實際出發(fā),充分認識和把握漢字體系自身的規(guī)律和泰國學生認知漢字的特點,循序漸進安排漢字教學內容,采用科學實用教學策略和方法,全面、有效地提高漢字教學成果。
1.制定統(tǒng)一的泰國漢字教學大綱,促進教學的規(guī)范有序。
由于漢字的表義特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按照英文教學一樣的學習課文,然后生詞,應該先學習單個的漢字,以漢字為基準構詞。如“名”(一字多義),,“名”字從夕從口。“夕”指“黃昏”?!翱凇敝浮捌咦彀松唷??!跋Α迸c“口”聯(lián)合起來表示“在太陽西斜農夫們從田里回村時,夫妻抱著新生兒向大伙征詢適當?shù)拿?,或夫妻抱著新生兒向大伙宣布新生兒的名字”??梢越M成詞“名字”、“名聲”、“出名”等不同的詞語。然后把組成的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講解,幫助學生一步步掌握漢字,把“字”的教學與詞語和句子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2.編寫泰國本土化的漢語漢字教材,有針對性地進行漢字教學,以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
應廣大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需求,還需要編寫泰國本土化的漢語漢字教材。新的教材的內容方面應較好地切合泰國現(xiàn)實社會生活實際;難易程度要根據(jù)不同學習階段泰國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最后還要與當?shù)貙W校的教學體制相適應。
3.增強漢字教學的趣味性。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尤其是像中文這種很難掌握的語言,對于語言背景完全不同的泰國學生來說,增加漢字教學的趣味性,能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和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之便,制作圖文結合的課件,并且加入一些中國社會生活的介紹,能更好地吸引泰國學生的眼球。還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比如給每位學生一幅畫,讓他們上色,在上色過程中告訴他們每個顏色的名稱和寫法,第一次讓他們認識,多幾次這種趣味課他們應該對各個顏色就比較清楚了,記得也牢;又如教家庭成員的稱謂問題,可以畫一個家譜圖,這樣就不會很抽象,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能夠很快吸收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競爭中獲取知識。如:象形字“刀”和指事字“刃”,先向學生展示這兩個字的古字形,“刀”——“刃”——,“刃”字古字體的那一短豎為指事符號,指向刀口的位置,所以指事符號是指向意義位置的。這樣的方法,既可以說明了形似字的區(qū)別,又可以給學生帶來新鮮的中國文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漢字教學需要有新鮮的成分注入,這要求我們教師多用心去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外國學生在快樂有去的活動中吸收漢字的養(yǎng)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唐娟.論漢字的特點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J].文教資料.2007年2月號中旬刊
[2]王祥之.圖說漢字起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0:408
[3]唐漢.圖說六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