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勇
全程親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華社
2016年2月19日,一個在新華社社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更是一個將載入中國新聞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華社,并召開了歷史上第一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我有幸親歷全程。
那天上午,從10點到11點10分,總書記在新華社停留約一個多小時。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在位于新聞大廈三層的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他與正在河南蘭考采訪的一組記者進行遠程對話,他們采訪的主題是基層干部作風建設。
正在蘭考現場的河南分社記者雙瑞匯報說,群眾反映這幾年蘭考縣干部作風變化很大。隨后總書記連問她4個問題,雙瑞一一作答,總書記聽了很滿意,隨后講了很長的一段話。作為此次連線對話的聯絡員,我們把錄音整理出來后發(fā)現,他講了551個字,是這次視察中講得最長的一段話。講話主旨是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倳浾f,你們開展的這些調研活動很有意義。通過調研了解我們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隊伍的情況,給各級組織、給中央提供一些實地情況,以利于我們進一步就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轉變作風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舉措。
總書記說,我們前兩年進行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是在蘭考抓點,當時主要也是搞轉變作風。當然這個活動進行得怎么樣,是不是有實效,實際上現在你們的這些調研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依據。我們這種活動的經驗要總結,今后還要使它常態(tài)化、制度化,如果這里面有什么偏差或者沒有什么實效,我們就要考慮對于這些活動的組織應進行哪些改進。我們工作的基礎都在基層,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黨,所以基層轉變作風如何,基層組織建設情況如何至關重要,特別是體現在作風轉變上。
總書記對記者的調研也提出了要求。他說,基層干部要接地氣,你們的調研也要接地氣。只有像剛才你講的轉變作風、真抓實千地精準扶貧,才能真正如期保證我們脫貧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掉隊。這個要靠我們轉變作風來實現。希望你們很好地繼續(xù)深入調研,并且提供真實的、全面的、客觀的情況,這也成為我們各級決策的一個依據。對你們這種辛苦的工作也致以慰問!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調查研究。早在1989年,他就曾指出:“報道寫得好不好,與新聞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實際、深入采訪很有關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這仍是新聞工作的指針。
正是為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要發(fā)揚好調查研究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指示精神,去年以來,新華社黨組大興調研之風,廣大采編人員深入基層、扎根百姓、求真務實的新局面已經形成。我和同事們都感到,現在調查研究的氛圍越來越濃。
參加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作匯報
2月19日下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召開。我作為記者代表,面對面向習總書記匯報了大約8分鐘。其間,他三次插話,詳細詢問西藏普瑪江塘鄉(xiāng)、新華社報道《會所中的歪風》以及“足球管理體制改革”等調研具體情況,我都一一回答。其中,《會所中的歪風》報道顯然給習總書記留下深刻印象,他說看到報道后當即作了批示,要求嚴肅查處。
習近平總書記隨后所作的重要講話,堪稱中國新聞史上的里程碑。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為新聞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講話所包含的信息實在是太豐富了,需要細心地、長久地體會和領悟。要全面落實講話精神,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內涵遠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容納的。結合當日近距離的感受,我還是就調查研究這一點談些膚淺的想法。
把調查研究推向深入,不辜負黨和人民期待,履行新華社記者的職責使命
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我的體會是,要落實好這一要求,必須進—步把調查研究推向深入。
好新聞是用腳走出來的——不論時代怎么變遷,新聞這一基本規(guī)律不會變。新華社是黨中央的“喉舌”“耳目”。只有深入調研,才能看見真相、體察真情、聽到真話,也才能當好“喉舌”“耳目”。
在互聯網時代,記者假如滿足于在電腦屏幕前敲敲鍵盤、點點鼠標,就永遠不可能得到生動鮮活的素材,不可能真正體會百姓的處境,更無法對解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見解。
只有深入調研,才能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新聞理念。人民情懷,是記者的根與魂。新華社老社長穆青提出的“勿忘人民”,是新華社記者代代相傳的精神血脈。在輿論環(huán)境日益多元的今天,唯有堅守人民情懷、戒除浮躁之氣,下笨功夫、苦功夫,深入基層、實事求是,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站穩(wěn)腳跟。
我現在所參與的媒體融合發(fā)展工作,要想取得實效,也必須以扎實調研為基礎。只有通過調研捕捉到好的內容,才有可能生發(fā)出好的呈現形式,正如總書記再次強調的“內容為王”。下一步,我們希望把先進的技術應用和豐富的表現手法引入調查研究,大膽推進全媒體形態(tài)的調研創(chuàng)新。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基層跑遍、跑深、跑透了,我們的本領就會大起來?!蔽覀冎挥性谏钊胝{研中忠實履行職責,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擔當起新華社記者的歷史使命。(作者是新華社總編室融合發(fā)展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