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近日,兩名“大師”相繼出事。一個是吳澤衡,妄稱“佛祖轉世”“皇帝轉生”,自創(chuàng)“華藏宗門”,被檢察機關以涉嫌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罪名提起公訴;另一個是“氣功大師”王林,與官員、明星等政商娛樂圈人士多有交集,因涉及綁架殺人案被警方調查。
從起朱樓、宴賓客,到樓塌了、被關了,吳澤衡與王林的最終命運,應交由法律裁決。與此同時,也該追問,兩人與江湖術士無異,卻擁有大批弟子,且不乏高學歷者、知名人士,難道他們真有超人之能?那些在娛樂圈或官場深耕多年之人,何以被王林迷得團團轉?
先可確定,智商高不等于情商高,情商高不等于無軟肋;有學識不等于有見識,有見識不等于無所不能。日本臭名昭著的奧姆真理教,曾制造震驚世界的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具體實施的幾名信徒全都受過高等教育。該教創(chuàng)始人麻原彰晃之所以能夠俘獲那么多信徒,一開始也是因為他宣揚自身擁有特異功能,用“道理”取代真理,又用所謂的“神諭”取代道理,引得不少人頂禮膜拜。
但凡搞邪教、行怪力亂神之人,所擅長的,無非一騙二嚇三誘惑。對于吳澤衡、王林來說,“特異功能”只是招徠資源的敲門磚,他們更像是高明的心理學大師,看懂了慕名者的心理,深知求助者的人性弱點。那些心中有非分之想、渴求通過“神跡”謀取利益的人,最容易中了吳澤衡們的道。那些不拜蒼生拜鬼神的官員們,深陷其中,理與此同。
從更廣的視野觀之,吳澤衡、王林們大行其道,一與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缺失有關——2013年12省市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整體水平達到4.48%,但與發(fā)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二與社會快速轉型帶來的不適有關——正如有學者所稱,現代化引起的巨變除了使人們感到新鮮好奇之外,也使千千萬萬的人患上了現代化綜合征:傷感懷舊,焦灼浮躁,孤獨冷漠。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價值觀之下,各種思潮涌起,人們無所適從,便容易出現信仰迷茫和道德失范。
“籬笆扎得緊,野狗野貓鉆不進”。精神缺乏定力,就容易失魂落魄;目光缺乏穿透力,最容易為歪理邪說所蠱惑。詩人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清醒堅定的正確信仰,才是應對繁雜社會的定海神針,也是幫助我們洞穿迷霧妖氣的火眼金睛。
健康的信仰從哪里來?它體現在對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的認可,比如誠信友善;體現在對人類美好價值的向往,比如自由平等;也體現在對當下社會共識的踐行,比如公正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抽象,它承接傳統(tǒng)美德,又對接現代文明;它滋潤著我們的心靈世界,又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中。以它為精神導航,才不會迷失;時時深味其精髓,人生才不會觸礁。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身體失去自由,而是精神不能自主,這種痛楚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自己?!币晃槐粎菨珊饷沈_的人如此懺悔?!暗⒅睒耍K無曲影”,要想不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隨波沉淪,不被歪門邪道所誘騙蠱惑,撥正信仰的指針是不二法門。
編輯提點:李躍
越是在物質發(fā)達的時代,越需要精神的家園;越是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越需要正確的信仰。
盧梭說,沒有信仰,就沒有真正的美德。當下,人人在生活中都不斷地尋找自己的信仰。有人信仰金錢,認為金錢才能給人安全感;有人信仰權勢,認為有權勢就擁有了一切……其實,我們并不缺乏信仰,缺乏的只是真實健康的信仰。那么,健康的信仰從哪里來?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要承接傳統(tǒng)美德,對接現代文明,等等。堅持這種正確的信仰,會滋潤我們的心靈世界,使我們在生活的軌跡中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