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適用主題:童心與成熟;年輕與成熟;單純與復雜……
童心和成熟并不互相排斥。一個人在精神上足夠成熟,能夠正視和承受人生的苦難,同時心靈依然單純,對世界仍然懷著兒童般的興致,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認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應該具有生長能力。因而毋寧說在本質上始終是包含著童心的。
兒童的可貴在于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見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欲使人顧慮重重,屈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不過一個人如果能保持一顆童心,同時善于思考,就能避免這種可悲的結局,在成長過程中將單純的慧心轉變?yōu)橐环N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見,智慧與童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實際上就是一種達于成熟因而不會輕易失去的童心。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孟子也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圣埃克絮佩里創(chuàng)作的童話中的小王子說的好:“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我相信童年就是這樣一口水井。始終攜帶著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做了美麗的風景。
問:什么原因能使一個人顯得年輕呢?譬如說,許多人都覺得你看起來很年輕。
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許是一個人的頭腦不要太復雜,我在社會處世方面還是比較簡單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我相信一個人簡單就會顯得年輕,一世故就會顯老。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不變的。在世界的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電視鏡頭:媽媽告訴小男孩兒怎么放刀叉,小男孩兒問:“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當大人們在枝節(jié)問題上糾纏不清的時候,孩子往往一下子就進入了實質問題。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