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喜
十八大報告對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體現了中央對干部教育事業(yè)寄予的重望和最新的要求?!?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也明確提出構建更加開放的干部教育培訓格局,倡導開展干部異地培訓。近年來,在黨校的干部培訓工作中,異地培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已經成為黨校干部培訓的重要形式。深刻認識異地培訓,研究異地培訓科學化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干部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一、深刻認識異地培訓的重要性
異地培訓是黨校委托異地培訓機構對本校學員進行培訓的教學活動,借助于豐富多彩的異地培訓,本地黨??捎行Ю卯惖嘏嘤栙Y源,大大提升干部培訓效果。
第一,異地培訓可以使學員接受到最新的理念和理論信息,打破地域限制,豐富、拓展知識視野。很多干部平時忙于工作,加上日常學習條件的限制,難以及時更新理論。本地黨校由于受師資結構、研究條件等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干部的學習需求。開展異地培訓,邀請異地高校、黨校甚至異地黨委政府領導上課,可以使學員學到在本地接觸不到的知識,有效地拓展學員的知識界限。如高校培訓可以使學員接觸到前沿理論,異地黨校培訓可使學員了解到理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相結合的最新動態(tài)。
第二,異地培訓可以使學員了解發(fā)達地區(qū)的先進經驗,為領導和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借鑒。異地培訓一般選擇發(fā)展水平比本地更高一籌、在改革發(fā)展中處于前列的先進地區(qū)作為異地教學地點,或者選擇那些在某一方面具有先進經驗的地區(qū)。這樣可以引導學員調研學習發(fā)達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亮點”,開拓視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尋求解決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路徑和方法。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解決以往干部教育培訓存在的學用脫節(jié)問題。
第三,異地培訓可以豐富主體班教學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鞏固和拓展培訓效果。有效的培訓方式是培訓效果的保證,地方黨校對轄區(qū)內干部培訓的方式通常帶有較明顯的本地特色和局限性,學員也漸漸習慣了本地黨校所采用的方式。當培訓活動跳出本地限制時,異地培訓機構異樣的培訓理念、培訓方法、教學方式以及教師的面孔、特長等都給學員以全新的感覺,有助于消除培訓疲勞。
第四,異地培訓還可以使得地方黨校學習借鑒異地高校、黨校、行政學院和其他培訓機構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做法,提高干部培訓工作水平,同時,也培養(yǎng)和鍛煉了本校教師隊伍。
二、怎樣提升異地培訓效果
異地教育培訓干部,必須從尊重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訓的規(guī)律與干部成長的規(guī)律出發(fā),促進各種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實現培訓方式推陳出新,不斷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為辦好干部異地培訓班,強化培訓效果,注重培訓質量,培訓班要切實圍繞“兩要”和“兩結合”開展培訓。
1.要樹立發(fā)展的培訓理念,明確培訓目標
發(fā)展是永恒主題,發(fā)展理念是一切教育培訓的生命之所在。開展異地培訓要樹立重發(fā)展、重質量、重實效的理念,以有利于干部成長和事業(yè)發(fā)展為目標,摒棄“異地培訓就是外出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樂一樂”的消極思想,要旗幟鮮明的反對和抵制借異地培訓搞公款旅游,確保異地培訓的教學嚴肅性和課堂純潔性。要做到堅持根據教學需要和培訓目的決定是否實施異地培訓、決定異地培訓內容和方式,凡是不利于實現培訓目標的活動一律不安排。要充分實施“節(jié)約辦培訓”原則,力爭用適當的費用取得最大的異地培訓效果,切實提高異地培訓的效率和效益。既堅決反對借異地培訓“圈錢”,也反對以犧牲異地培訓效果
2.要確定鮮明的培訓主題,選準培訓地點
選好培訓主題是異地培訓的關鍵所在。要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中心工作的實際和參加培訓對象的需求,合理選擇培訓主題,然后確定培訓的地點。確定的培訓主題要具有鮮明的特色,能夠反映培訓的現實要求,能夠充分調動學員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選擇培訓地點要注意考察異地培訓目標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尋找可供學習借鑒的典型經驗。異地培訓實際上就是一次“現場教學”,異地培訓課程的安排、參觀點的選擇,都要圍繞培訓目的來確定,這種針對性有助于提升干部培訓效果,也深受學員的歡迎。要考察異地培訓機構可提供的課程資源和師資,選擇最適合培訓目標的課程和師資,使學員在異地學到更新、更全面的知識,彌補本地黨校自身不足。異地培訓機構必須能夠有效地組織充足而又優(yōu)質的專題和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確保學員能夠在異地接收到最好的培訓課程,沒有“貨真價實”的課程是無法保證異地培訓質量與效果的。此外還要考察異地培訓機構服務接待能力等。
3.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干部培訓工作追求的目標。把領導干部培訓班辦班地點搬到發(fā)達地區(qū),在發(fā)達地區(qū)的黨校(院)和高校接受系統(tǒng)培訓和思想熏陶,學習的知識內容和親身感受完全不同。培訓班全部聘請當地教授、學者來授課,他們所講的理論知識更能滿足學員的口味,更具有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為培訓班增添新意。在理論指導下,再進行實地考察,親眼看、親耳聽,身臨其境,了解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過去和現在,并結合所學情況加以思考,對照本地實情梳理經驗和教訓,這種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非常有實際意義。
4.注重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實踐活動相結合
培訓班可以邀請當地高校、黨校(院)的專家和教授來給學員上課,精彩的講解必然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增長學員的知識。也可以組織學員參觀了當地產業(yè)園區(qū),在每一個現場教學點,都精心安排專家現場教學點評;并根據每個培訓班的學員情況,確定主題,組織主題教學活動,從課堂教學點,走到現場教學點,再以實際行動深入實際,這種將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主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對干部進行教育培訓的方式,符合從認識——實踐——再認識的認知過程,便于學員系統(tǒng)地學習,理解和領悟專題教學的實質和內涵。
總之,質量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生命。異地培訓干部,也必須著眼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必須從尊重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訓的規(guī)律與干部成長的規(guī)律出發(fā),促進各種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與培訓方式推陳出新,不斷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而異地培訓是黨校干部教育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積極探索異地培訓的新路子是擺在各級干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永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