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如
?
夢回家園千里傳情——觀大型原創(chuàng)錫劇《紫砂夢》有感
■許青如
茶之器者,紫砂為最;戲之美者,江南猶甚。當錫劇邂逅紫砂,會迸發(fā)出一種怎樣的藝術美感。由江蘇省文化廳重點打造、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傾情演繹的大型原創(chuàng)錫劇《紫砂夢》,以民國時期的江南小鎮(zhèn)為時代背景,演繹宜興蜀山鎮(zhèn)紫砂藝人的成長歷程,看紫砂藝人的匠心獨運、品錫劇大家的氣韻悠揚,既能欣賞制壺茶藝,亦能感受兒女情長、品味家國大義,以唱念做表的錫劇藝術演繹泥砂淬煉的紫砂情懷,是一曲弘揚地方傳統(tǒng)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紫砂贊歌。
紫砂壺產(chǎn)于宜興,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世間茶居稱為首”的泡茶器皿。紫砂陶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相當,以至文人深愛篤好,以坯當紙,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圖文、托物寓意,每見相思。錫劇作為一個傳統(tǒng)劇種,起源于江浙一帶的說唱藝術,經(jīng)過一代代藝人的加工提高和姊妹藝術的融合逐漸發(fā)展起來,長于抒情,是具有江南水鄉(xiāng)情趣和特色的戲曲藝術。茶壺之最的紫砂和傳統(tǒng)的錫劇融合碰撞,用錫劇的藝術形式來呈現(xiàn)紫砂的人文情懷,不管是對千年工藝的紫砂還是傳統(tǒng)藝術劇種的錫劇而言,都是一大盛事。這部錫劇創(chuàng)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多方藝術家、藝人傾情助陣,力求無愧于這一樁盛事。
錫劇王子周東亮給《紫砂夢》的推薦語是:既熟悉又陌生,既新奇又時尚。推薦語即點出了《紫砂夢》這部錫劇的創(chuàng)排特點——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作為一部大型的原創(chuàng)錫劇,《紫砂夢》集結了眾多業(yè)內好手,不管是劇本的打磨、唱腔的設計,還是整體舞臺的呈現(xiàn),都卯足勁,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編曲的創(chuàng)新:過往一部錫劇唱腔的設計,往往是由一位作曲完成曲子的編排設計,《紫砂夢》則是打破這樣一個傳統(tǒng),邀請三位作曲大師,對唱腔進行編曲,這就在形式上更具多樣性,對唱腔的韻味把握更多了一份保障,有時甚至為了一句唱腔,三位作曲都要反復推敲,力求呈現(xiàn)出最美的旋律。舞蹈元素的創(chuàng)新:在錫劇的傳統(tǒng)唱腔表演中融入舞蹈元素,《紫砂夢》這部劇在多個橋段中融入舞蹈表演。第三幕連城制壺橋段中,巧妙將連城制壺時的投入與忘我具化成人物舞蹈樣式,一群曼妙少女圍繞著連城翩翩起舞,制壺與舞蹈虛實相生,把單一的制壺場景用舞蹈的形式加以詮釋與升華,想象力豐富、令人回味。還壺橋段中,田中帶著一群日本藝伎,一段日本舞的呈現(xiàn),推進著劇情發(fā)展,也豐富了舞臺呈現(xiàn)。道具呈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此次《紫砂壺》在舞臺呈現(xiàn)上的一個最大突破是將一個移動圓軌舞臺道具安裝臺上,根據(jù)場景的轉換,時時移動變化,呈現(xiàn)多種布景,并配合著演員的走位,劇情的推進,情景交融,移動圓軌大型道具與整部劇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作為傳統(tǒng)的劇種,錫劇的創(chuàng)新是極為困難的,一定是要在保留錫劇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新,聽上去一定是錫劇。新編錫劇,首先要姓錫,才能談創(chuàng)新,《紫砂夢》遵循著這樣一條原則,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點上尋求藝術的最大化,保留著傳統(tǒng)的“老味道”,又加入新鮮的配料。
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往往是起于故事而發(fā)于情,用故事的表傳達情感的里,打動觀眾的一定是蘊含在表里的情?!蹲仙皦簟分v述的是宜興蜀山鎮(zhèn)的紫砂巨匠的成長歷程,以及在歷史時代背景下蜀山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錫劇的靈魂在于用這樣一個故事背景傳達和歌頌各路情懷。
兒女之情主人公連城和邱心梅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連城本是蜀山鎮(zhèn)一家紫砂壺坊的學徒,坊主因病離世,眾債主逼債,連城和師妹心梅一起制壺還債。兩人因壺結緣,也因壺生情,共同經(jīng)營著壺坊,也共同守護著兩人的愛情,不論是遭遇大災大難,還是面臨著生死離別,二人始終互相攙扶、攜手并進。人世間最美不過愛情。
兄弟之情連城偶遇落魄的陳家二少爺陳明,耐心勸解,打消其自殺念頭,并苦口婆心勸其為善。二人結拜,連城用真心相待,教授陳明制壺技藝,讓其重拾生活信心,可謂情同手足。而后陳明受到誘惑,偷盜寶物,甚至賣家叛國、眾叛親離,即便如此,連城仍是一片赤誠,待陳明如兄弟,其寬厚之心大顯情義。
紫砂壺情周東亮所飾演的連城原本只是一名紫砂壺學徒,而因心地善良,能擔重任,獲得師娘真?zhèn)鳎@研技藝,終成大師。連城對紫砂壺可謂是至情至深,苦心鉆研、用心對待,傳世紫砂方能驚艷問世。紫砂對于他而言,猶如身體的一部分,能夠不眠不休與其為伴。而當痛失愛物時,連城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尋壺路上,恨不能隨它而去。連城對紫砂壺的情是入心入肺,而連城所代表的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藝人,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匠人之情,集中反映在連城身上?!蹲仙皦簟酚盟囆g化的處理與演繹,詮釋著紫砂藝人的匠心與藝魂。
家國之情《紫砂夢》是置身于民國時期、內憂外患這樣一個歷史時代背景中。劇中的田中一角正是日本侵略的一個形象化身,其看中連城的寶壺,出高價收購卻被連城婉言謝絕,連城之舉是長國人志氣。隨著劇情的推進,田中帶著日本兵血洗蜀山鎮(zhèn),要求連城獻出國寶紫砂壺,為天皇祝壽。鐵骨錚錚的連城沒有被強權屈服,而是碎壺獻身,蜀山人民也誓不受辱,寧可馬前死,不當亡國奴,維護紫砂匠人的氣節(jié)。在事關民族大義面前,紫砂匠人們所展現(xiàn)的家國情懷可歌可泣,用悲壯之舉譜寫出一曲民族贊歌。
情之所至,《紫砂夢》是用一個豐滿的故事,演繹著紫砂匠人的生活情懷,拿情說理、用情感人、以情共鳴,一部錫劇,千里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