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繼燕
摘 要:會計學是促進當代中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一門實用性學科,它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論則決定著會計學研究的發(fā)展方向?,F(xiàn)代會計學中主要流派所形成的研究方法論在歷史上都各自有著其自身的作用和局限性。只有用客觀、發(fā)展的觀點對會計學研究方法的演化過程進行回顧、比較,才能夠改進目前在會計學的研究中應用的各種方法并且提高研究水平。
關鍵詞:會計學;研究;方法論
會計學方法論是一門以會計研究方法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所謂方法論,就是科學家、學者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積累而成的關于研究方法的完整體系。在會計學的領域中,每次研究方法的突破都能極大的推動會計學者對會計規(guī)律性的認識。由此可見,會計學體系是在不斷的自我進化和自我調整中得以形成的。自會計學產生至今,實用性科學一直都是會計學的標簽。由于研究方法論對于會計學自身的發(fā)展極為重要,因此,我們對這種有關方法論問題的研究和探討也變得意義重大起來。
一、歷史上關于會計學研究方法論的幾種發(fā)展階段
(一)自我觀察法
這種研究方法是一種主觀主義研究方法。早期的研究者們認為,會計學的研究方法是探究如何去觀察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但是因為這種觀察只能使用主觀主義的方法去完成,所以觀察結論難以得到統(tǒng)一。并且在研究工作中,這些觀察都因觀察人員的主觀因素不同不可避免的擁有很多偏見,所以這種研究方法最終受到許多批評,被新的研究方法論所代替。
(二)實用主義方法論思想
在自我觀察法興起的同時,西歐和美國的一些研究者們就認為,會計學應當注重實踐與應用,他們還采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例如:描述法、倫理學法、歸納法、演繹法、實驗法等等,進而形成了實用主義方法論思想。雖然實用主義會計學并沒有完全擺脫自我觀察法,但其在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實用主義會計學通過多樣性和實用性的應用研究方法,不僅極大的推動了會計學在其它領域的廣泛發(fā)展,而且還改善了自我觀察法的不足之處。
(三)行為主義會計學。
最早提出在會計學研究中引進實證法的,是美國會計學家詹森。行為主義會計學堅持把會計學研究對象定為能夠進行客觀記錄和定量分析的行為。實際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把在物理學中布里奇曼倡導的操作主義觀點應用在了指導會計學的方法論研究上。會計學研究中采用實證方法不僅能使會計學更符合實際實踐,還有助于現(xiàn)有的會計理論進行檢驗。雖然這種方法論有很多優(yōu)點,但也難以避免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合理的解釋會計行為中產生的人的內部過程,例如心理和意識。
(四)整體論人本主義會計學。
在行為主義會計學步入極端機械論的后期時,人本主義會計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研究方法。他們旨在研究會計人員及會計工作的人格和價值發(fā)展,反對意識經驗的流派對會計經驗進行了還原,把其還原成了原始驅動力的觀點。在哲學思想中,人本主義會計學的研究者們普遍認為一切會計行為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研究會計活動。這種研究方法論更加注重去研究會計的個體活動,從而使所有的會計個體活動都能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當前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現(xiàn)狀與問題
會計學的發(fā)展歷程,也是其研究方法論變革和演化和演化的過程。在當前社會,會計學中關于學派的爭論已經大體上告一段落。但需要強調的是,實證分析的方法雖然被大家重視,卻不能夠取代整體分析法。在會計學的研究中,整體分析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研究方法。因為實證分析法中所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雖然幫助我們去理解單個的會計問題,但卻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想要有效的將這些具體的問題解決,還是需要應用個案法的整體分析手段?;谏鲜稣撟C我們可以知道,就目前而言,會計學的研究方法論仍然處于不同方法論同時并存的情況中。這是會計學發(fā)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一種十分繁雜的社會現(xiàn)象,相互之間的作用關系也是錯綜復雜。因此,我們無法用簡單化、單一化的方法去進行處理、研究。在當今會計學界中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找到目前為止能夠被研究者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具體的指導思想,并且把這種指導思想合理的應用到會計學的研究工作中。中國的會計學研究工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但是在國內,能夠進行會計學研究的人才總體上來講還是十分匱乏的,而且這些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時所運用的會計學研究方法論也比較單。總的來說,在國內的會計學研究中,滯后型的工作多,超前型的工作少;重復性的工作多,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少;政策性研究的多,學術性研究的少等,這些現(xiàn)象都是我們在研究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三、新的方法論在會計學研究發(fā)展過程中的構建
方法論不僅決定了我們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手段,而且還對會計學家的科學研究工作起著指導性的作用。會計學的研究方法論演化史就提示過我們:會計學的研究方法論在理論上應該是一個趨于完善的,至少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的體系:會計學研究的一般科學方法論、哲學方法論以及具體方法和技術。會計學研究不僅需要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論的指導,還需要一般科學方法論。在經歷了會計學研究的分析性研究之后,已經出現(xiàn)了向綜合研究的趨勢。會計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不僅受信息論影響、系統(tǒng)論影響、控制論影響,還受協(xié)同理論和突變理論的指導。雖然這些理論并不是出自會計學,但卻對會計學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指導作用。當然,盡管這些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優(yōu)點多多,但它也并不能夠代替一般方法論。會計學有著其自身的特性,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其特性構建出一套符合會計學自身特點的發(fā)展理論和方法論體系。在會計學研究中,應當堅持以問題為中心,力爭做到主觀方法與客觀方法的統(tǒng)一,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完美結合,把社會、自然兩種科學方法包容并蓄。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絕不能照搬國外的研究方法,力爭進行多學科與跨學科的研究。(作者單位:1.蘭州商學院;2.蘭州市商業(yè)學校)
參考文獻:
[1] 陳 衡.科學研究的方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2] 王棣華、常葉青.會計學研究的方法比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4,7
[3] 潘 飛.九十年代管理會計研究成果及未來展望[J].會計研究,1998,9
[4] 李 明.有效市場假說、資本資產計價模型與實證會計研究——兼評我國實證會計研究的現(xiàn)狀[J].會計研究,1998,36~39.
[5] 李寶山,劉志偉.集成管理——高科技時代的管理創(chuàng)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6] 王光遠,賀穎奇.當代管理會計研究方法的新發(fā)展[J].會計研究,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