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強
我與集緣書畫會結(jié)了緣
◎文/國強
退休后得有個事干,我選擇了書法,于是報名參加了老年大學書法班。這一學就是七八年。這些年來,在老師的辛勤教導下,我學習了篆、隸、楷、行、草等五種書體,有了一定的收獲。
去年下半年,我得知咸陽要成立一個集緣書畫會,就報了名。咸陽集緣書畫會是中老年書畫愛好者組成的群眾性書畫藝術(shù)團體。創(chuàng)意成立這個組織的初衷,旨在為中老年書畫朋友搭建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生活平臺。書畫會成立后,受到廣大中老年書畫愛好者的擁護和支持。
現(xiàn)在書畫會有會員130多名,大都來自市級機關(guān)離退休干部和社會上一些中老年書畫愛好者。
去年十月中旬,書畫會成功舉辦了首屆會員書畫展,共展出了160余幅作品。通過展覽,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展覽會上,還特邀了書法老師對所展出的書畫作品進行了點評,大家反映很好。
集緣書畫會的活動很正規(guī),每周三是繪畫組活動的日子,周四是書法組活動的日子。每到周四,書法組的學員們都把自己的作品或臨帖帶來,掛在墻上,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開始,我看高手很多,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作品往墻上掛,怕人家說自己寫得不好。過了一段時間,我再三思考,你不掛,別人不說,你永遠都不得進步!思想解放了,思路明確了,和在老年大學一樣,我把自己的作品也掛在了墻上。比我高明的人很多,他們都可以給我指點。有一次,我書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的行書作品。當時一位王老師看后給我講,這個“業(yè)”字,上面你寫成“草”字頭了,應(yīng)該這么寫才對,他示范了一下,我明白了。我又把這24字重寫了一遍,再次掛出來,王老師看后說,對了!寫得很好。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讓我很高興,因為我又有了進步,這個繁體的“業(yè)”字我也記住了,記得很牢。
書畫會一開始就組建了一個強有力的領(lǐng)導班子。他們不斷在研究著怎么使大家能夠?qū)W好、怎么學、怎么提高等問題。在實踐中,他們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yīng)的解決辦法。譬如人多,每次來了后好像有點忙亂,怎么辦?有的把作品掛在了墻上,有的學員一次也沒有掛過,甚或就沒有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班子研究決定,把大家分成三個小組,每次掛一個小組的作品或臨帖,大家共同來看,也有高手為大家點評。這一次是第一小組,下一次就是第二小組,以此類推。這樣大家都有了掛出自己的作品或臨帖的機會,都有了被點評和相互切磋的機會。
書畫會還正在做著一件工作,那就是建立書畫會的網(wǎng)站,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進行交流。這個網(wǎng)站一旦建立起來,同時也就把每個會員的積極性再提高一步,書畫會對社會的貢獻也將隨之增大。
今年春節(jié)前,書畫會安排了一件惠民活動,給每個會員發(fā)一些對聯(lián)紙,由會員以集緣書畫會的名義寫成對聯(lián),發(fā)給市民。年前那些天,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書寫完了,發(fā)給市民,他們都很高興。算起來,我們130多名會員寫的對聯(lián)應(yīng)該有一千多副呢,是一筆很可觀的數(shù)字了,這也算是老有所為,是對社會的一種奉獻吧!
在書畫會里,我感到快樂充實,愿集緣書畫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