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樓,金三俊,郭照宙,貝 雪,沈嘉偉,王 淵,刁新平*
(1.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30;2.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哈爾濱 150030)
?
蛋雞的光照管理
宋建樓1,金三俊1,郭照宙1,貝雪2,沈嘉偉1,王淵1,刁新平1*
(1.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哈爾濱150030;2.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哈爾濱150030)
摘要:雞的生產性能不僅由遺傳基礎所決定的,環(huán)境因素也很重要。生長期適宜的光照對蛋雞的生產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育雛期適宜光照可以使蛋雞熟悉環(huán)境;育成期適宜光照可以推遲性成熟,從而在產蛋期達到較高的產蛋率,維持較高的產蛋高峰。因此控制光照條件,是養(yǎng)雞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蛋雞;光照;產蛋
光照不僅影響雞的性成熟與產蛋,還對雞的活動、采食、飲水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光照管理是蛋雞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1-9]。
光,根據(jù)人們的視覺反應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1.1可見光的作用
可見光通過視覺器官影響動物生理機能,光線照射到視網膜,引起視神經興奮,這些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又進一步傳至下丘腦,影響下丘腦分泌一系列激素;光線穿過腦顱骨作用于松果腺,影響松果腺分泌從而影響下丘腦的激素分泌[10];光線穿過顱骨直接影響下丘腦的分泌活動,下丘腦分泌的激素通過下丘腦-垂體門脈循環(huán)到達垂體前葉影響垂體前葉的分泌活動,從而影響全身生理過程。
1.1.1對性成熟的影響
自然光照下,養(yǎng)于北半球的雞,隨春季到來光照時間逐漸延長后開始產蛋,或產蛋量增加。母雛在生長階段的后半期,如果每天連續(xù)關照時間≥10 h,或者逐漸延長光照,都會引起小母雞早熟或提前開產;這段時間光照時間<10 h或者逐漸縮短光照時間,則引起性晚熟。
1.1.2對產蛋量的影響
人工光照使雞的繁殖與產蛋均由季節(jié)性改為全年性,可提高母雞的產蛋量。人工光照對火雞的繁殖和產蛋的影響更為明顯。
1.1.3對產蛋時間的影響
在封閉式雞舍,不論自然光照時間如何變化,母雞產蛋時間絕大部分集中于開始人工光照后2~ 7 h的時間內[11]。
1.2不可見光的作用
1.2.1紅外線的作用
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在輻射到雞舍后,光線能輻射到皮膚或皮下組織轉化為熱能,引起溫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生長。
1.2.2紫外線的作用
波長200~275 nm的紫外線對細胞具有巨大的殺傷力,可以使其細胞核產生光化學分解,導致細菌死亡,以253 nm為宜;照射皮膚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保證骨骼的正常發(fā)育;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氣體代謝,紫外線能興奮呼吸神經中樞,使呼吸變慢變深,促進O2吸收,CO2和水的排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止痛、消炎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紫外線照射蛋雞可以提高產蛋率、蛋重和孵化率,波長275~ 320 nm的紫外線有較明顯的生物學作用。
光照環(huán)境對雞只的活動、采食、飲水、繁殖等都有重要作用。
2.1育雛期的光照管理
1~7日齡,光照22 h,強度10~20 lx;8~14日齡,光照20 h,強度≥5 lx;15~21日齡,光照18 h,強度≥5 lx;22~28日齡,光照16 h,強度≥5 lx。
29日齡以后(白殼蛋雞以體重達到1 250 g為準,褐殼蛋雞體重達1 450 g為準),保持固定光照時間;在密閉式雞舍(弱露光則作為開放式雞舍),光照10~12 h;在開放式雞舍以5~17周齡最長日照時間作為固定光照時間。
平均體重達到1 250 g(白殼蛋雞)或1 450 g(褐殼蛋雞)時,開始增加光照以刺激產蛋。正常情況下,16~17周可達到性成熟體重。此時增加光強度,最低10 lx。開始的4周,每周增加30 min光照,以后每周增加15 min光照。在密閉式雞舍,增加光照至15 h為止;在開放式雞舍,增加光照至17 h為止。
2.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
育成期的光照應注意與育雛期的連續(xù)性。
2.2.1光照密度
在育成期要保持5 lx;不要經常變換光照密度,使雞群緊張;光照密度應以雞背高度處為準;注意保持照明燈的清潔。
2.2.2光照時間
不在生長期內(6~18周齡)延長光照時間特別是采用自然光照的育成雞,若在育成期處于日照逐日增加的月份,則開產年齡提前,就會培育出不適時的產蛋母雞,影響其產蛋性能的發(fā)揮,在開放雞舍,若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利用人工光照進行適當?shù)恼{整。
2.2.3光色
注意不要在紅光中飼養(yǎng)育成雞,因為紅光可使產蛋期產蛋減少且蛋小。
2.3產蛋期的光照管理
產蛋期(20周齡后)光照管理的原則是使母雞適時開產并達到產蛋高峰,充分發(fā)揮其產蛋潛力。蛋雞每天光照16 h較好,每日光照>17 h,對產蛋有一定抑制作用。光照強度<20 lx時,產蛋量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0~40 lx,產蛋量變化不明顯;>40 lx,雞只的死淘率增加從而影響總產蛋量。
3.1光照周期的影響
有光時間為明期(L),無光照時間為暗期(D)。當光照可以控制時,一般在生長期間給以較短的光照時間,如6 h或8 h光照。雞對光照周期非常敏感,在8L?16D的環(huán)境中性成熟晚;在16L?8D環(huán)境中性成熟早。光照遞增條件下性成熟早,光照遞減則性成熟推遲。
3.2光照強度的影響
第1周種雛的光照強度為20.0 lx;雛雞5.0 lx;蛋雞6.0~10.0 lx。
雛雞在強度低的弱光下可以很好地生長,但為了使其盡早、較多的采食和飲水,光照強度可大一些,宜用20 lx,隨日齡增長逐漸減至2.5 lx。若3層籠養(yǎng)雞,由于其上層光照好下層光照弱因此設置光源時應以下層為準[12]。
劉忠琛等認為雞在光照為6~20 h時產蛋最多,若光線均勻,強度5.5 lx即足以維持雞最高的產蛋水平,雞的生長期以5~10 lx為宜[13]。
3.3光顏色的影響
可見光中各種波長的光見表1,光色對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見表2。
表2 光色對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p>
光顏色不同也對雞的產蛋有影響,這種影響實質是光波波長不同的影響。馮大軍和戚咸理等研究發(fā)現(xiàn),綠光能提高仔雞的免疫力,促進生長,但減少產蛋雞產蛋量;紅光對仔雞生長不利,但能增加產蛋雞的產蛋量,減少啄癖;藍光可使幼雞增重加快,成熟提早,提高公雞繁殖力,但能引起母雞產蛋量下降;黃光可推遲雞的性成熟,減少產蛋量[14-15]。
雞群在飼養(yǎng)整個期間或某個時期,應有計劃地進行人工光照或補充光照。
4.1開放式雞舍光照制度
4.1.1生長階段
杜立新等研究表明,4月15日~9月1日孵出的雛雞,其生長后半期處于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或日照時間較短的時期,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16]。每年9月1日~次年4月15日孵出的母雛,其生長后期多處于日照漸增的自然光照階段,易于刺激母雛早熟,為此應采用漸減的光照制度。該制度以母雛長到20周齡時的日照時間為準,然后加5 h。如母雛20周齡時的光照時間是15 h,則以20 h作為孵出時的光照時間。這段光照時間以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時間保證,以后每周減少15 min,減少至20周時恰為自然光照時間,這樣形成了一個人為的光照漸減時期,有利于防止母雛過早性成熟。
4.1.2產蛋階段
20周齡后母雛性成熟進入產蛋階段,這一階段一般采用漸增的光照制度,至產蛋高峰后一直維持下去至產蛋結束。
孟春蓮認為,產蛋期光照時間應保持恒定或逐漸增加,切勿減少,一般每天保持16 h光照即可[17]。文永春認為最長不宜>17 h,否則對產蛋無益,且浪費電力[18]。每天光照時間過長,會引起產蛋量下降,蛋的破損率增加。
4.2密閉式雞舍光照制度
密閉式雞舍的光照完全依靠人工光照進行,不因日照時間變化而調整,較簡單易行,能保證效果。但需防止生產成本過高。
王懷蓬等認為,密閉雞舍完全靠燈光控制光照,耗費的能源較多,可采用恒定的光照強度[19]。生產階段雛雞孵出時給14 h的光照,每周減15 min,20周齡時減至每天9 h。在密閉雞舍,生長階段處于每天恒定的8 h光照的母雛,如需要轉到開放式雞舍飼養(yǎng)且日照短于12 h,應立即給予12 h光照,若達到12 h,則在日照的基礎上,每周增加30 min,直至達到適合的光照時間。
趙志良研究把時間定為19:00,視作固定不變,然后把產蛋雞所需光照逐漸提前到凌晨給光,直至達到高峰期的光照要求[20]。這種加光方式比固定早晨給光時間,把需延長的光照時數(shù)推遲到夜間或“雙加光”早晚平分人工光照時數(shù)的方法更易刺激雞群產蛋。
綜上所述,恒定光照時間為第1周光照時數(shù)23 h,2~17周齡期間的日照最長時數(shù)為14 h,從18周起每周增加0.5~1 h,到達產蛋時數(shù)為止。光照時間逐漸縮短為2~17周齡期間的日照最長時數(shù)14 h,加上人工光照,后逐漸減少。第1周光照時數(shù)23 h,根據(jù)當?shù)貧庀筚Y料查出2~17周齡期間的日照最長時數(shù),再加上3.5 h人工光照(如自然光照14 h,加3.5 h共17.5 h光照)作為第2周齡的光照時數(shù),以后每周減少15 min,至17周齡正好減去3.5 h,18周齡起每周增加0.5~1 h至16 h產蛋期光照時數(shù),可獲得較高的產蛋量與較大蛋重。
[參考文獻]
[1]史玉杰.光照對蛋雞的影響及管理技術要點[J].吉林畜牧獸醫(yī),2009,30(5):36-37.
[2]趙志良,劉澤杰.開放半開放式雞舍蛋種雞群全程光照管理要點[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09(3):20.
[3]李雪蓮.孜耐提,季建莉.蛋雞的光照管理技術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yè),2008(12):24-25.
[4]趙玉清.冬季提高蛋雞產蛋量的技術措施[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08(23):37.
[5]孜耐提.淺談產蛋雞初期飼養(yǎng)管理的要點[J].新疆畜牧業(yè),2006 (4):49-50.
[6]李洪剛,蔣本林.環(huán)境條件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1(6):16.
[7]宋吉宏.開產前光照時間對肉種雞生產性能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
[8]薛劍,張季.淺談開放式雞舍商品蛋雞的光照管理[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8(3):114.
[9]李驍駑.半開放式雞舍籠養(yǎng)商品蛋雞的光照管理[J].中國家禽,2009,31(18):51-52.
[10]蘇從成.蛋雞的光照管理[J].家禽科學,2010(1):21-23.
[11]王飛,穆楊,閆銘洋,等.光照周期對蛋雞產蛋時間與間隔規(guī)律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0,32(9):61-62.
[12]李輝.光照強度對籠養(yǎng)羅曼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J].甘肅畜牧獸醫(yī),1999,29(5):16-17.
[13]劉忠琛,張金旺.蛋雞光照控制技術[J].湖南畜牧獸醫(yī),1999,(5):23.
[14]馮大軍.高產蛋雞的光照原則與管理[J].新農村,2011(1):28.
[15]戚咸理,黃興國.不同光色及光照強度對蛋雞啄癖及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J].畜禽業(yè),2003(1):4-5.
[16]杜立新,唐輝.蛋雞飼養(yǎng)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
[17]孟春蓮.蛋雞光照管理原則[J].山西農業(yè),2000(9):32.
[18]文永春.冬季產蛋雞光照的管理[J].飼料博覽,2003(3):49.
[19]王懷蓬,袁楷,黃佳佳,等.光照在蛋雞養(yǎng)殖中的合理應用[J].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09(9):17-19.
[20]趙志良.蛋雞產蛋期光照管理的改進[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02 (10):12.
Lighting Management of Laying Hens
SONG Jianlou1,JIN Sanjun1,GUO Zhaozhou1,BEI Xue2,SHEN Jiawei1,WANG Yuan1,DIAO Xinping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 are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genetic basis,but also b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laying hens are familiar with the environment during brood time by suitable light?ing,delaying sexual maturity date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by suitable lighting and have a higher laying rate and a higher egg production peak during egg producing period by suitable lighting.Therefore controling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is an indispensable in poultry production.
Key words:layer; illumination; laying
*通訊作者: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作者簡介:宋建樓(1995-),男,黑龍江哈爾濱人,研究方向為動物科學。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技廳對外合作攻關項目(WB13B101)
收稿日期:2016-01-14
中圖分類號:S831;S8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084(2016)03-0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