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明
(青島市市南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山東 青島 266000)
血清降鈣素原檢驗在婦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價值研究
張 明
(青島市市南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山東 青島 266000)
目的探究在婦科感染疾病檢查中血清降鈣素原(PCT)所具有的臨床檢驗價值。方法擇取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院婦科收治的感染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為其進行PCT檢驗,設其為研究組;擇取同期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受檢者50名,給予PCT檢驗并設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PCT檢驗結(jié)果。結(jié)果對照組的PCT水平為(0.45±0.07)ng/mL,研究組治療前的PCT水平為(41.51±7.52)ng/mL,治療后PCT水平下降到(6.96±2.59)ng/mL,無論治療前還是治療后,研究組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PCT作為一種炎性指標,可以用于反應患者受感染程度,在婦科感染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顯著應用意義。
血清降鈣素原;婦科;感染性疾??;臨床價值
婦科感染病具有治療難、易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可發(fā)現(xiàn)炎性物質(zhì)大量分布于血液之中,因此臨床可以通過對PCT、CRP等炎性指標的檢測來實現(xiàn)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診斷。本文所選取得PCT便是一種可以反映患者機體臟器感染或衰竭狀況的蛋白質(zhì),患者若患有感染性疾病,則其PCT檢查結(jié)果便會明顯升高[1]。本文擇取收治的婦科感染病患者50例與健康受檢者50名,試對比二者在PCT水平上的不同。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院婦科收治的感染病患者50例,為其進行PCT檢驗,設其為研究組;擇取同期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受檢者50名,給予PCT檢驗并設為對照組。研究組年齡19~59歲,平均年齡(34.23±8.33)歲;疾病類型:慢性盆腔炎22例,霉菌性陰道炎28例。對照組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4.34±8.42)歲。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存在心、肝、腎功能異常與合并有惡性腫瘤或其他炎癥的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先根據(jù)實際感染情況給予抗感染治療,治療前與治療后分別給予PCT水平檢測,檢測方法為:首先于外周靜脈取血約3 mL,在采集標本后的1 h之內(nèi)將標本置于離心儀中,進行速度為3000轉(zhuǎn)/s、時間為10 min的離心操作,待血清與血漿分離后將上層血清取出,放入抗凝試管中并送到實驗室中待檢。檢查時將標本取少量放入PCT試劑盒中,以免疫發(fā)光法對PCT水平進行檢查。若PCT水平超過0.5 ng/mL,便證明患者機體存在細菌感染狀況[2]。
1.3 觀察指標
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在PCT檢驗結(jié)果上的不同,對比治療前和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在PCT檢驗結(jié)果上發(fā)生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PCT水平為(0.45±0.07)ng/mL,研究組治療前的PCT水平為(41.51±7.52)ng/mL,治療后PCT水平下降到(6.96±2.59)ng/mL,無論治療前還是治療后,研究組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受檢者的PCT檢測結(jié)果(±s,ng/mL)
表1 治療前后兩組受檢者的PCT檢測結(jié)果(±s,ng/mL)
分組治療前治療后tP研究組41.51±7.526.96±2.5930.7170.000對照組0.45±0.070.45±0.070.0001.000 t 38.60717.767--P 0.0000.000--
婦科感染病在婦科臨床上即為常見,患者病情通常反復發(fā)作,因此治療難度通常隨著病情的反復而不斷增高;此外,婦科感染病通常具有較快的病情進展,那你徹底根除,通常在治療的同時出現(xiàn)比較復雜的變化,很容易出現(xiàn)病情惡化狀況,使得最佳治療時機喪失,因此婦科感染病需要及時給予準確的診斷,臨床應該針對患者給予全病程檢測,以便在適宜的時間采取適宜的方案進行有效的治療。而血清降鈣素原恰好是一種由于反映感染疾病嚴重程度的臨床指標,對于細菌導致的炎性疾病具有非常鮮明的特異性,這種缺少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患者機體遭受感染入侵后將會大量產(chǎn)生,從甲狀腺進入血液之中,使得患者血清中降鈣素原的含量大大提高,因此通過檢測PCT便可以實現(xiàn)對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鑒別與診斷[3]。與CRP等炎癥因子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PCT的檢測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只需要將取自外周靜脈的血液標本在離心后放入試劑盒中便可以檢出。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前PCT水平極高,治療后PCT水平明顯下降且接近于對照組治療之前,這實際上從側(cè)面反映出PCT在婦科感染病治療中的顯著價值,即用于判定患者是否患有婦科感染性疾病、衡量患者感染程度是否在治療后有所減輕。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特異性較高的炎性指標,PCT可以用于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作為療效的參考依據(jù),臨床實用性非常鮮明。
[1] 李 熙.血清降鈣素原檢驗在婦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nèi)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01):179,181.
[2] 岳 磊.婦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進行血清降鈣素原(PCT)檢驗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2):31-32.
[3] 呂 越.血清降鈣素原檢驗在婦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價值研究[J].實用婦科內(nèi)分泌電子雜志,2015,2(02):84+86.
本文編輯:徐 陌
R446.6
B
ISSN.2095-8803.2016.20.127.02
張明(1971-),男,主治醫(yī)生,本科,主要從事檢驗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