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平說,作為一名普通的草原工作者,能守護好興安盟這片大草原是他永恒的使命,能為興安盟的秀美山川增添一分綠色是他畢生的追求
35年來,在廣袤的草原上,他書寫著無悔的青春;35年來,對草原的熱愛,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35年來,想農牧民之所想,急農牧民之所急,他就想讓這片土地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人更美。他,就是興安盟草原工作站站長沈建平。
1981年,畢業(yè)于扎蘭屯農校的沈建平被分配到興安盟草原工作站,在這個平凡而艱苦的崗位上,他一干就是26年。20多年來,他致力于讓興安盟草原增綠、農牧民增收,贏得了廣大農牧民和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
2007年,沈建平走馬上任興安盟草原工作站站長。一上任,他就注意到興安盟草原普查數據仍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為了摸清草原資源底數,在他的主持下,全盟開展了草原普查工作。在調查過程中,全盟共設調查樣地1106個,做描述測產樣方610個,頻度樣方5240個。普查工作既艱苦又龐雜,沈建平不懼苦累,帶領同事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得到了草原總面積3403萬畝、可利用面積3185萬畝等精確數據,為日后興安盟草原保護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興安盟草原鼠蟲害較嚴重,為了將鼠蟲害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確保農牧民經濟收入穩(wěn)步增長,沈建平主導建立了全盟草原鼠蟲害預警體系,成立了草原鼠蟲害預警監(jiān)測中心,設立了155個觀測區(qū),每個觀測區(qū)確定1名農牧民測報員,重點控制面積達1630萬畝,實現了對草原鼠蟲害的全方位監(jiān)控。國家農業(yè)部對這項工作十分認可,將其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草原站為每名測報員提供1個手機終端,只要測報員用手機終端發(fā)送鼠蟲圖片等信息,預警監(jiān)測中心第一時間就會收到,確定測報員所處地點、對相關信息進行預測、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和應對措施。監(jiān)測平臺的啟動讓155名測報員真正成為千里眼、順風耳,他們和沈建平共同守護著這片草原。
有著28年黨齡的沈建平,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始終發(fā)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工作中,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草原站的年度考核評選先進及職稱評聘時,他總是主動把名額讓給其他同志。他說:“工作都是你們干的,沒有你們的辛勤付出我們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痹谒念I導和影響下,草原站站風站紀有了根本性好轉。
每年一到人工種草時節(jié)和鼠蟲害爆發(fā)季節(jié),他都會奔波在草原上,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深入田間地頭,到每個作業(yè)區(qū)調查了解草原生態(tài)建設和保護情況。用他的話說,我們草原人,一年12個月有9個月深入草原,還有3個月準備奔赴草原。下鄉(xiāng)時,他常常由于路途遙遠不能按時就餐休息,生活很不規(guī)律,再加上過度勞累,讓這個八尺高的漢子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但他從沒有因為身體原因少下一天鄉(xiāng)、少走一里路,就連醫(yī)生住院休養(yǎng)的建議,他也置之一旁,時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當年,因為工作忙,連妻子生產他都沒能陪在身邊,直到孩子滿月他才看到第一眼。沈建平的妻子說:“曾經也怨過他,慢慢也就理解了,因為這就是他的本職工作。”
通過沈建平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興安盟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在他的爭取下,“十二五”期間,僅興安盟“草原生態(tài)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牧草良種補貼資金一項,就高達1.7億多元。全盟累計完成人工種草補貼面積達1150萬畝,為農牧民增加經濟收入近5億元。
工作多年來,沈建平多次獲得榮譽:他參與研究的項目3次獲得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業(yè)豐收一等獎;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勞動模范;2015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沈建平說,作為一名普通的草原工作者,能守護好興安盟這片大草原是他永恒的使命,能為興安盟的秀美山川增添一分綠色是他畢生的追求。
(興安盟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