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振東
所謂慎始,就是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在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線,一經發(fā)現(xiàn)不良思想苗頭,就堅決將其消滅,不開敗事之端。明代有兩則真實的故事頗有意思。一則是“白袍點墨”,說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將軍,被朝廷派到廣西當總兵。他聽說廣西這個地方送禮行賄之風盛行,便問衙門里的老吏鄭牢:“我是不是該入鄉(xiāng)隨俗呢?”鄭牢說:“你到廣西做官就如‘一襲白袍,千萬不能入鄉(xiāng)隨俗。不然,‘白袍點墨,就永遠也洗不干凈了。”山云又問:“如果不收禮,當?shù)厝瞬桓吲d怎么辦?”鄭牢說:“朝廷嚴懲貪官,輕者入獄,重者殺頭。你若連殺頭都不怕,怎么還會懼怕當?shù)厝瞬桓吲d呢?”山云聽從了鄭牢的勸告,在廣西做了十年清官,深得老百姓的愛戴。另一則是“轎夫濕鞋”,說的是明朝張瀚初任御史,便去參見主政都察院的頂頭上司王廷相,請教為官之道。王廷相并沒有講更多的大道理,而是用自己親眼所見的一件事來啟發(fā)他。王廷相說,“昨日雨后,我乘轎進城,見一轎夫穿了一雙新鞋,走起路來小心翼翼,唯恐將新鞋弄臟。不料在轉彎處一不小心踏入水坑,鞋子臟了。此后,轎夫走起路來便再也‘不復顧惜了,最后把新鞋弄得不成樣子”。講完這件事,王廷相言道:“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番話,“退而佩服公言,終身不敢忘”,終于功成名就,青史留名。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時曾指出,為官從政“要走好第一步,特別是在手握大權、身居要職時,在初次接觸時,面對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著糖衣炮彈的‘意思,要高度警覺,莫輕易笑納,勿‘下不為例”?,F(xiàn)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走向自我毀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突破了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線,在“下不為例”的心態(tài)下邁出了違法犯罪的第一步,導致在貪污腐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腐敗就像毒品一樣,一旦沾上,就會成癮??v觀貪官們的沉浮錄可以發(fā)現(xiàn):賭,是貪官們的共性。他們敢于突破第一道防線,邁出違法犯罪第一步,很大程度上是賭博心理作祟。他們的賭性不是僅僅體現(xiàn)在賭場上,在謀求升遷時,在聚斂錢財時,在干傷天害理的丑事時,在面對被查處的危險時,他們都在賭。賭的結果開啟敗事之端,賭掉了烏紗,賭進了大牢,甚至賭丟了性命。
做到“慎始”,除了要克服賭博心理之外,還要筑牢心理防線,抵御各種誘惑。誘惑是香氣四溢的毒酒,是身姿婀娜的海妖,是引魚上鉤的魚餌,是勾魂催命的惡鬼。抵御誘惑,就是拒絕犯罪、避免毀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急劇變化,領導干部面臨的誘惑和考驗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金錢之惑、美色之惑、名利之惑、享樂之惑、權力之惑等,都擺在各級領導干部面前。如果心理防線不牢固,面對金錢的誘惑而利令智昏,面對權力的誘惑而官癮難耐,面對美色的誘惑而神魂顛倒,面對名利的誘惑而為所欲為,就會一步一步地跌進誘惑的陷阱、罪惡的深淵。
筑牢心理防線,最重要的是端正“三觀”。首先,要端正義利觀。義利觀的核心是如何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所有腐敗問題的產生,都與當事者的義利觀扭曲和錯位有關,就是用公共權力謀求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作為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義利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必須無條件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否則,就很難保證在各種誘惑面前立于不敗之地。其次,要端正榮辱觀。榮辱之心人皆有之。領導干部作為社會中的先進分子,更應該明榮辱、知廉恥。共產黨人向來以清正廉潔為榮,以貪污受賄為恥。不能設想,一個不明榮辱、不知廉恥的領導干部能夠在各種誘惑面前不動心、不越軌。第三,要端正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以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為主體,以在全世界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理想目標,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價值取向,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它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在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起來??梢钥隙ǖ卣f,一個奉行極端個人主義的領導干部,在種種誘惑面前很難固守底線、無動于衷。
□本欄編輯/高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