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鵬
每年春節(jié)前后,我總要規(guī)劃一場出行,去一趟南山的老君洞。
時間不固定,要么春節(jié)前,要么春節(jié)后,反正不會超過正月十五。我之所以稱之為出行而不是旅行,是因為這樣的習(xí)慣已經(jīng)保持了快十年,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過,我并不是虔誠的教徒。盡管每年都會去燒一柱香,叩拜四方,求一支簽,然后排著隊等道長解簽,這么做,也只是為了求一個心安,為新年許愿祈福。
我曾經(jīng)有一年在除夕夜上過南山,當(dāng)日提被朋友“慫恿”去老君洞燒子時香??墒牵叩降烙^門口卻吃了閉門羹,垂頭喪氣地下山。事后一位道長告訴我,除夕夜老君洞只開放晚上11點至12點一個小時,一到12點立刻請各位香客打道回府。那次之后,這么多年我從來不會選擇除夕夜去老君洞,不知道如今規(guī)矩有沒有改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jīng)和我一樣倒霉,懷著一腔熱情在除夕夜奔上山,被緊閉的大門澆了個透心涼。
不過,老君洞有一個地方從來沒有將我拒之門外,那里才是我每年上山的熱情所在——素齋餐廳。我吃過華巖寺的素齋,也吃過縉云山紹龍觀的素齋,但心心念之的還是老君洞。
在老君洞正殿的一側(cè),有一個大廳,門外常年會擺放了一塊黑板,上面整整齊齊地寫著菜品的名字。字跡很優(yōu)美,排版很工整,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語文老師的板書。細(xì)看菜品,五花八門:回鍋肉、魚香肉絲、燴三鮮、紅燒肉……第一次去的人,絕對會錯以為走進(jìn)了一間做家常菜的街邊食店。當(dāng)然,等菜品上桌,你才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葷菜都是用素菜做成的。比如豆干做成的肉片、萵筍做成的肉絲,這種反差感—是會消除你的疑慮,二是會讓人覺得很晾喜,一頓普通的飯也會吃出樂趣。
不過,我個人覺得老君洞素齋更大的樂趣在點菜時,一個很窄的窗口里,坐著一位老先生,不說話,靜靜地盯著窗外的食客。每個人看一眼黑板,報一道菜,老先生不緊不慢地打開鋼筆,拿出尺子,壓在一張巴掌大的白紙上,開始寫菜,像極了一位賬房老先生。食客剛點完菜,老先生便脫口而出算好了總價,沒有半點猶豫,完全讓你驚訝他的心算能力和對菜價的熟悉。更為驚奇的還在后面,合著菜單一同從窗口遞出來的還有一疊飯票,是那種最老式的膠質(zhì)飯票,上面寫著各種金額,那一瞬間,時間仿佛被拉長,把人帶回到學(xué)生時代的飯?zhí)?,親切感和驚喜感在心頭交織。
至今,我家里還保留了幾張這樣的飯票,都是來自于老君洞。遺憾的是,去年再去時,已經(jīng)見不到了,當(dāng)老先生遞出來的只有菜單時,我還愕然了幾分鐘,內(nèi)心也有幾分失落。
好在菜品的種類和味道這么多年依然不改,而且每年去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菜品,像水煮肉片、火爆腰花、辣子雞這樣的菜名也登上了黑板,每一次點菜都有一種猜謎的感覺,而真正吃在口中又會感嘆不已,能把有限的食材做出如此多花樣,這里的廚師其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前兩天,朋友告訴我,老君洞正在維修,只有后門開放,燒香祈福如常,而素齋餐廳今年暫時關(guān)閉。聽他的語氣,滿是為我感到惋惜??晌覅s并沒有因為多年的習(xí)慣戛然而止心生一點沮喪,我反而更期待修葺一新后的老君洞,說不定在這座古老道觀的某個角落,依然有一塊黑板,上面寫滿了讓我眼前一亮的驚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