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規(guī)定全面放開二孩。11月21日,公安部開始探討解決全國無戶籍人口的戶口登記問題。這之后,他們能否迎來“重生”的機遇?
有身份證的事兒和我無關(guān)
“我想買康泰克。”
“你有身份證嗎?”
“我沒有身份證,也沒有戶口?!?/p>
“康泰克屬于含麻藥品,你買不了?!泵看稳ニ幍曩I藥,22歲的李雪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尷尬。
在李雪出生前,身患殘疾的父母以為憑借殘疾人的特殊性,能為二女兒換來一個合法身份。然而,這并沒有得到北京市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批準。
1993年8月11日,李雪在北京天壇醫(yī)院出生。因為沒有戶口,李雪上不了學,只能每天呆在家里?!皼]有朋友,也沒有童年,相當于跟社會脫軌了似的?!崩钛┑慕憬憷畋蛴X得,妹妹小時候很膽小,見到陌生人總是怯生生的,不敢跟人說話。
日常生活中,李雪處處感受到?jīng)]有戶口帶來的不便和限制,尤其是隨著戶籍與越來越多的社會福利的捆綁,身份實名制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這種感覺愈發(fā)強烈。
一切需要身份證的事情,都和她無關(guān)。沒去過博物館、沒住過旅店、沒有銀行卡、沒收過匯款、現(xiàn)在連快遞都寄送不了。
去年父親去世以后,家里的收入來源就只剩下母親每月720元的低保,李雪希望能夠早點自食其力,跟上同齡人的步伐。但是,她始終感受到自己與社會的脫節(jié),社會在飛速前進,仿佛只有她陷入到戶口的陷阱中原地不動。
“現(xiàn)在連端盤子、搞衛(wèi)生,都需要身份證?!崩钛┱f。她用姐姐的醫(yī)療本看病,用姐姐的借書證借書,她作為姐姐的影子活著。
從李雪家走路到北京南站只有2,8公里,可是22年來,她從沒出過北京,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香山。
只想要個結(jié)婚身份
因為當年父母不愿意交社會撫養(yǎng)費作為超生孩子的罰款,28年過去了,馮靜和李雪一樣,也是個影子人。
在有了第一個女兒后,做生意的父母一直想再要一個男孩來繼承家里的產(chǎn)業(yè),“當時我爸媽想寧可交罰款,也要再生一個兒子?!瘪T靜說。
馮靜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一直是一個“黑戶”。好不容易讀完了高中,馮靜再也不想繼續(xù)上學了?!熬退阄铱忌狭舜髮W,沒有戶口,能去上嗎?”馮靜反問道。
高中畢業(yè)后,馮靜在親戚朋友的擔保下找了一份臨時工,在一家單位的食堂做保潔,但因為沒有戶口,馮靜不能參加保險。
因為沒有身份證,馮靜從來沒有坐過飛機,自從火車實名制之后,她連火車也沒辦法坐了。盡管這樣,馮靜依然覺得,除了沒有什么安全感,其他的日子還是和別人沒什么區(qū)別。
直到3年前,她遇到了心儀的男孩,兩個人戀愛了一年,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馮靜才意識到,她沒有辦法結(jié)婚。
她沒有辦法說服男孩組成一個沒有婚姻的家庭,也沒有辦法為自己謀來二一個戶口、一張身份證,在百般無奈下,他們選擇了分手。“從那時候起,我才意識到?jīng)]有戶口,意味著我永遠過不了正常人的生活?!瘪T靜說。
3年過去了,也有男孩追求馮靜,但她都沒有同意?!巴饬擞帜茉趺礃樱y道要告訴人家我們只能戀愛不能結(jié)婚嗎?”
28歲的年齡讓這個女孩對自己的婚姻大事有些著急,馮靜說自己的眼角已長了一條皺紋,不知道要長幾條皺紋后才能擁有一個能夠結(jié)婚的身份。
在家上學的“黑孩”
劉燦說曝光自己的孩子是“黑孩”是需要勇氣的。
劉燦已經(jīng)在家里教孩子讀書兩年了。因為8年前和孩子的母親沒有結(jié)婚就生了寶寶,而兩人又在孩子出生后鬧了矛盾,分手后女友把孩子留給了劉燦。
沒有婚姻,孩子就沒有出生證明,自然也就沒有戶口。所有應該享受的免費疫苗,劉燦的孩子都沒有機會。
“每次到了孩子該注射疫苗的時候,我都要到醫(yī)院偷偷找關(guān)系,自己花錢給孩子打針。”劉燦對記者說。
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因為沒有戶口,公立幼兒園肯定是上不了,劉燦把孩子送到了費用不菲的私立幼兒園。
可到了上小學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多給學校交借讀費讓孩子上學。盡管這樣,只上了一年,孩子還是不想繼續(xù)呆在學校了。
“孩子對我說,不想在學校了,因為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樣?!眲N說,“現(xiàn)在的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tǒng),讓沒有學籍的孩子寸步難行?!?/p>
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劉燦決定讓孩子退學,自己在家教孩子讀書。
劉燦介紹,孩子在家上學的學習形式:玩、學、鍛煉身體、體驗勞動?,F(xiàn)在孩子9歲了,學習的內(nèi)容不多,每天聆聽跟讀20分鐘教材,讀加減法口訣,寫寫簡單的漢字,繪畫,學個人衛(wèi)生常識、生活常識、安全常識。
為了不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劉燦會在外出辦事時方便的時候帶著孩子,“這樣可以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還讓他跟我一起到廣場晨運和晚運,一起上街購物?!眲N說。
劉燦本科讀的是師范專業(yè),“我自認為教孩子沒有問題,只不過,長期待在家里,不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我還是怕孩子的心理成長會受到影響?!?/p>
“黑戶”形成路徑
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在全國至少有1300萬人沒有戶口。他們沒有戶籍資料、沒有戶口卡、也沒有身份證,被社會俗稱為“黑戶”。其中,有780萬和李雪一樣,屬于超生人員。
近日,公安部召開部黨委會議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領(lǐng)導小組第十七次(擴大)會議,議題之一便是研究解決無戶口人員的落戶問題。
戶口捆綁惹的禍
1960年開始,戶口政策被用來當作強化人口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手段。1984年以后,戶籍的福利功能得到強化。
正是由于戶籍與各種福利的“搭車捆綁”,從而導致大量的未婚生育嬰兒、超生兒和丟失戶口的大學畢業(yè)生成為新形勢下的“黑戶”群體。
由于多年來“新生兒落戶”與“超生罰款”捆綁成為通行政策,有大量的家庭為逃避罰款,而沒有及時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xù),這在客觀上帶來780萬新生兒沒有戶口,并成為“黑戶”產(chǎn)生的源頭。
盡管每次人口普查時國務院普查辦都要下發(fā)通知,要求“對其中未申報戶口的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準予登記,不得將登記情況作為行政管理和處罰的依據(jù)”。但多數(shù)地方往往并沒有兌現(xiàn)上述要求。
“洗白”成本高
在數(shù)量龐大的“黑戶”群體中,除大學生外,大部分的“黑戶”都難有正規(guī)的教育經(jīng)歷,也難有穩(wěn)定正規(guī)的工作機會。
調(diào)查顯示,其中44,2%的比例為從未接受過教育的文盲,30%的比例僅受過小學教育,而有長期穩(wěn)定工作的僅占1,3%。
不僅是入學就業(yè),在一個連坐火車都需要證明身份的社會里,他們連出門都困難重重,近4成人從未有過坐火車、飛機或入住賓館的經(jīng)歷。
要想結(jié)束這種生存狀態(tài),不僅無力繳清的巨額罰款是一大阻礙,在有些地方,超生或未婚生育者連交罰款解決的資格都沒有,一律被拒絕落戶。
“如果想要落戶,還要交滯納金社會保障金等等一系列費用,根本拿不出來。”網(wǎng)上一名“黑戶”孩子的家長說。雖然國家有規(guī)定,對無戶口人員,要經(jīng)調(diào)查甄別后依照規(guī)定辦理戶口登記手續(xù)或恢復戶口登記:對其中未申報戶口的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準予登記,不得將登記情況作為行政管理和處罰的依據(jù)。
但是,要成功“洗白”還是困難重重。
(孫光星摘自《法制周末》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