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CATCHPOLE
有鐘聲?有鐘聲!現(xiàn)在剛過早上5點,我有點蒙:我這是在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顯然出自大塊金屬的撞擊聲令人心煩意亂地響著,而且能判斷出聲源離我很近。到底怎么回事?地震?核戰(zhàn)?還是外星人入侵?酒店的走廊里靜悄悄的,所以肯定不是這幾種情況。終于想起來了。出發(fā)前的最后一刻,我按照通常的標準確定了這家酒店:位置離我們打算使用的那段山路很近;餐飲質量超過平均水平;價格在預算之內——就是它了。我沒有查看的是酒店是否緊鄰一座本篤會修道院。我怎么這么傻呢?
晨禱的鐘聲還在喚醒熟睡中的僧侶(還有酒店的每個住客),我只好睜著眼躺在床上思考今天要做的事情。外面黑暗中停放著的是嶄新的261kW福特??怂梗斚聼o疑是汽車界最熱門的產(chǎn)品。上個月我的同事Dan Prosser斷言它屬于一個全新的品系——“超級鋼炮”,所以對于RS的第一次對比測試我們認為它的對手應該不同以往。Prosser強調超級鋼炮應該都是四驅的,所以我們選了大眾高爾夫R,它的最大功率為224kW,比福克斯低了不少,但價格相當;還有274kW的奧迪RS3 Sportback,它的功率是高了,但價格也貴了一大截。在我們看來這兩款車都是它們所屬的細分市場中的標桿級產(chǎn)品——希望各位能同意我們的看法。根據(jù)??怂惯@次的表現(xiàn),以后有機會的時候我們還可能再找來雷諾梅甘娜和西雅特Leon再對比一次(其實根據(jù)我看到的一些評論,日產(chǎn)GT-R也可以參加這樣的對比……)
在這次的性能三人組中,我最熟悉的是高爾夫R,部分原因是我曾和攝影師Aston Parrott駕駛它進行了一次大約1600km的長途旅行?,F(xiàn)款高爾夫R憑借自身的實力終于走出了GTI的陰影,樹立起光輝的獨立形象,而且因為大眾提供了優(yōu)惠力度極大的金融方案,銷售業(yè)績甚是火爆。在那次旅行中,它表現(xiàn)出的細膩程度完全超出了我們對一款兩廂車的期待,在幾次路況允許的情況下,它還從一件愜意的長途交通工具立刻變身為更激進、更具樂趣的駕駛者之車。它的魅力一部分在于它的直列4缸發(fā)動機能發(fā)出與斯巴魯?shù)乃綄χ?缸機相媲美的嚎叫,另一部分在于它傳動系統(tǒng)的積極和熱情,每次踩下油門踏板,轉速都會利落、迅猛地上升。
那次我們去了西班牙東北部的蒙特塞拉特山(Montserrat,加勒比海上有一個島就是哥倫布用這座山命名的),面對能跑出很快速度但也有一定難度的地形,高爾夫表現(xiàn)得如魚得水。印象里我好像還沒開過比它更自如、更均衡的車。轉向可能是偏輕了點兒,讓人感覺如果入彎時動作猛烈些,底盤可能會有不由自主的推頭現(xiàn)象。可實際上入彎時前輪能緊抓住地面,讓你能很快就重新用上油門。再加大些力度,前輪會有輕微的打滑,但從不會讓你感到轉向不足的危險,而且只要稍稍松開油門或輕踩剎車,就能立刻恢復平衡。牽引力也同樣無懈可擊,所以這是一款你可以拿出極限水平駕駛的車,讓它以驚人的速度吞噬道路,同時你自己又不會感覺是在肆意妄為,也不會被它折磨得筋疲力盡。它的樣子與華麗無關,甚至和車尾頂部那個尾翼一樣不起眼,可在駕駛感受上它絕對會令你心滿意足、欲罷不能。
七點鐘,正在睡回籠覺的我被第二陣鐘聲吵醒了。吃早餐的時候,我和另外兩個同伴會合:同事Antony Ingram,是他把??怂筊S從瓦倫西亞開來的;還有Auto Express雜志的路試編輯James Disdale,這次的奧迪RS3是他們的長期試駕車。一個小時后,我們在薄霧中走到了停車場,這才發(fā)現(xiàn)三輛車都是藍色的,但深淺和名字都不同,分別是氮氣藍、深夜藍和雪邦藍。我走向不知為何讓涂裝跟馬來西亞扯上關系的奧迪,立刻就感覺到在一個如此清冷的早晨它是個讓人樂于置身其中的所在。Super Sports座椅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很有豪華感,如果位置低些就更完美了。方向盤上包著的歐締蘭面料深得我心,盡管沒有包上整個輪緣。
車門還沒關上,我就擰動了點火鑰匙,透過冷空氣傳來的聲響讓我吃驚不?。ㄟ@種感覺后來多出現(xiàn)了多次)。5缸發(fā)動機的聲音很響亮,我甚至能想象到車尾那幾根橢圓形運動排氣管后面的霧氣被劈開的樣子。這輛奧迪的確比另外兩輛車都貴了1萬多英鎊,但至少從目前來看這筆錢花得不冤。
帶換擋撥片的7擋雙離合機構是RS3惟一的變速器選擇,升擋時動作很爽脆,但降擋時的反應更為凌厲。雖然手動變速器會讓人更有參與感,換擋撥片卻似乎更適合RS3在路上奔跑的方式。在兩個彎角之間它快得仿佛劈刀出劍,同時又異常穩(wěn)定,讓“超級鋼炮”這個名稱都顯得有些柔弱了。發(fā)動機剛啟動時的隆隆聲在起步后會漸漸淡去,但在穩(wěn)住擋位、探索高轉速區(qū)動力的過程中又重新顯現(xiàn)出來。隨著渦輪增壓器開始介入,低轉速區(qū)的勁道已經(jīng)讓人滿足,但接近紅線時的暴烈才真正讓我睜大了眼睛。
縱情的奔跑該告一段落了,因為在山路上高速行駛了很長時間后,RS3那樣式獨特的波浪邊緣鑄鐵剎車盤開始有些力不從心,即便我放緩腳步,以便讓剎車冷卻,但開回到停車場后依然能聞到熾熱金屬甜膩的氣息。顯然,盡管它的里程表讀數(shù)只有15000多公里,其中有不少是在賽道上被虐待著度過的?;蛟S有必要給它用上供選裝的碳陶剎車盤(小鋼炮配碳陶剎車盤?。?。
該輪到福特了,它的外觀也相當動人。雖然我心中有個小人兒在懷念第二代RS三門版那寬闊、好斗的姿態(tài),但新一代的五門造型在攻擊性和親民性進行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試駕車的座椅可能只是標配的Recaro產(chǎn)品而非供選裝的桶形裝備,但目前看來它的支撐性是這次的三輛車中最好的。有些車的座椅能很好地穩(wěn)固駕駛者的軀干,還有些座椅能限制住駕駛者的雙腿,而這輛福特在兩方面都很優(yōu)秀,讓人感覺有親切的擁抱感。方向盤的前后調節(jié)幅度少了幾厘米,但其他所有操作部件都能讓手腳有很舒服的動作。
說到駕車時的氛圍,??怂沟膬蕊椩O計很不錯。車里沒有奧迪的那種銳利設計和閃亮的鋁材裝飾,但塑料件的安排并不凌亂,也沒有淡薄之感。讓我感覺不滿意的有兩處,一是儀表盤,字符安排得很擁擠,字體和材質顯得很廉價;還有換擋桿球頭,我敢肯定是福特從至少20年前的某款車的備件庫里翻出來的。
上路出發(fā),那些不滿意立刻煙消云散。我感覺RS就是才華出眾的小家伙嘉年華ST的大哥,所有控制裝置的力度恰到好處,對所有輸入動作都用柔和的阻力讓人感到踏實、安心。
和嘉年華ST一樣,這輛福克斯的乘坐感受也很堅硬。說不上讓人討厭,但路面即使只有很小幅度的不平整也會出現(xiàn)輕微的跳躍。為了發(fā)現(xiàn)??怂沟牧硪环N性格,我按下了減震器調節(jié)按鈕——位置有些奇怪,在轉向燈撥桿的頂端,讓我在啟用更為激進的Sport(運動)模式的同時還打開了右轉向燈。結果是我能清晰地感知到看起來很平整的西班牙公路上的細小瑕疵,只是出于試車的責任感我才讓Sport模式保持了200多米。我敢保證這段時間內沒有發(fā)生地震,但車身搖擺晃動的狀態(tài)跟里氏五級帶來的震顫差不多。
下面該來體驗駕駛模式了,調節(jié)按鈕位于換擋桿旁邊。默認的是Normal(標準),連按兩下就變成了Sport,試用之后我決定這次測試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要固定在這種模式。它讓方向盤沉重了些,貼心地提升了油門響應的靈敏度,也改變了排氣管的音效,每次猛松油門都會發(fā)出短暫的排炮齊鳴。我知道這種擬聲措施多少有些不夠文明,有些人就是不喜歡Boxster或Cayman那種能發(fā)出爆裂聲的運動排氣模式,但我很喜歡。其他駕駛模式還有Track(賽道)和Drift(漂移),它們的設計初衷都不是用在公路上,但有一種我過一會兒就要用到的預感。
開過??怂怪笤匍_高爾夫會感覺很輕。原因不在于差了48kg的整備質量(1520kg的奧迪比福特只輕4kg),而在于各種控制裝置。踏板、方向盤和換擋桿仿佛都有個小助手在幫我用力,這就讓高爾夫R感覺定位不是那么明確。但它在攻擊道路時從不缺乏決心。即便可調式減震器處在較為柔軟的模式,它在彎道里也很平穩(wěn),我可以充分相信輪胎的橫向抓地力,感受著它們想鉆進路面的努力。高速彎尤其能讓它發(fā)揮長處,這輛大眾總能沉著、舉重若輕地畫出一條優(yōu)美順暢的弧線。
不過不要被這種端莊蒙蔽了,這輛試駕車近乎“乞丐版”的配置也是種假象,因為一旦放開手腳,高爾夫R會祈求你對它更殘暴些?;氐綄掗熎秸腂P-1101公路上,我總是禁不住想榨干它那臺樂于使用高轉速的發(fā)動機的最后一絲力氣。驅趕著它奔向彎道,剎車起初感覺沒有福特那么堅韌,但實際效果很好,讓我敢于越來越晚地使用它們。我本以為這輛大眾在步伐方面會略遜于RS和RS3,但它從沒有落后過。
在較為狹窄、路面經(jīng)常有沙土的支路上再次駕駛??怂筊S,它的四驅系統(tǒng)開始凸顯出自己的存在。這套系統(tǒng)簡單來說就是使用了中央離合器和后驅單元,有兩臺離合器在ECU的控制下負責在兩個后輪之間分配動力。換個說法就是實現(xiàn)了扭矩分配。
在用上七成勁的情況下,出彎時RS有著充沛的牽引力,隨著短粗的換擋桿一次次敏捷地進入下一個擋位,它那臺飽蘊力道的4缸發(fā)動機讓它越來越快地奔向下一個彎道。不過,再加上一兩分力氣,出彎時車尾就有了橫擺的舉動,尤其是在路面較滑的彎里(我猜想如果在有積水的路上它一定很有趣,甚至可能更顯出才華)。要想保持漂移幾乎無需把方向盤反向打死,只要更利落地讓它回到正中位即可。這種感覺很美妙,RS在動態(tài)方面比我預想的成熟了很多。
我們選定的試車路段中有一個2擋右手急彎,路面非常平整、寬闊,讓人很難抵御誘惑不去試試“漂移”模式,哪怕僅僅是為了讓攝影師拍照。我來回跑了幾次,有個現(xiàn)象有些奇怪。用很快的速度入彎,猛打方向盤,讓前輪幾乎打滑,然后穩(wěn)踩住油門。之后就不用做什么動作了——奇怪之處就在這里。RS絕對是在側滑,但它似乎已經(jīng)預先設定好了線路,只要讓方向盤保持在正前方、狠踩住油門就能持續(xù)下去。人和車都在以某個角度前進,奇怪的是直到出彎點都不用再有任何控制動作。調整完全是多余。說到調整嘛……
奧迪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不同的模式設置,從Comfort(舒適)到Auto(自動)再到Dynamic(動感),但這幾種都不能達到最滿意的效果,所以我們的選擇是使用Individual(個性化),自己來鼓搗各個項目。很顯然,排氣系統(tǒng)應該一直用Dynamic,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用Auto或Dynamic均可,但轉向最好用Dynamic,因為Comfort模式太輕了。要費一番腦筋的是懸架。
懸架設在Dynamic模式時,乘坐舒適度完全沒問題,但它把車身鎖在路面上鎖得太牢了,以至于讓人感覺過彎時平穩(wěn)得過分。尤其是前輪,從不會有傾斜的感覺,似乎輪胎對入彎過程沒起任何作用。在Comfort模式就好一些,它讓可調式懸架略有松懈,入彎時車身有了些側傾,駕駛者反而更有信心,但遺憾的是,即便在這種狀態(tài)下動作猛烈些,RS3似乎也只希望把車頭向外推。同樣的彎路,高爾夫會對松油門的舉動給出反應,??怂箍坑烷T轉向,這輛奧迪卻是無動于衷。惟一的駕駛方式是慢進快出,之后是耐心等待,直到經(jīng)過了彎心,依靠quattro系統(tǒng)幫你彈射出去。
有些人會責怪說問題在于奧迪的四驅系統(tǒng),但我真的不認為這是結癥所在。畢竟瀚德在保時捷911 Turbo和蘭博基尼Aventador上都有足夠好的表現(xiàn)(雖然力的傳遞完全顛倒了方向),而且駕駛RS3時在猛踩下油門的那一刻能感受到動力(最多可達100%)在向后涌去。加速時真的能夠感覺出后輪在推動著車身前進。問題在于在彎道里四驅系統(tǒng)要到很晚才會發(fā)揮作用,因為RS3的前輪不夠勤勉,哪怕這輛試駕車選裝了加寬的前輪轂和輪胎(輪胎寬度從235mm升級到255mm)。高爾夫也有進步的空間,但至少它允許駕駛者以更有進攻性的方式進入彎道,對略略松油門的動作有更好的反應——車頭會被拽回到既定路線上來——因此出彎時可以更早地加油。
比較而言,福特一旦接到命令前輪就會殺入彎道,后輪不僅一直在起著幫助作用,而且會遵循前輪的軌跡,因此即便在彎中加油它也能保持完美的姿態(tài)。在我看來,這才是四驅車應有的表現(xiàn)。更恢宏的牽引力也許是讓每個車輪都獲得動力的首要因素,但良好的四驅系統(tǒng)設計也應該能讓底盤有更好的靈活性——這樣就能更敏捷地入彎,因為我們知道后續(xù)還有逐漸增大的牽引力帶著我們過彎。三菱Evo最優(yōu)秀的幾代無疑是這方面的最佳代表,整輛車保持著警醒和互動,前輪的調校很是活躍,因此剛經(jīng)過入彎點后就能再度壓榨動力。也許是個偶然,在思索這類問題時是我想到了新款奧迪R8,它的調校與Evo很相似,入彎后就可以快速把方向盤回正,后軸在我身后做好了準備等著隨時出手。那是種很奇妙的感覺,顯然Quattro公司也知道如何實現(xiàn)這種效果,所以他們沒讓RS3像R8那樣鎖住彎心令我們甚是失望。
時近黃昏,所有三輛車的油量報警燈都亮了起來,看來有必要到山谷里的曼雷薩(Manresa)集體休整一番了。隨后我們在黑暗中一路上山,向著修道院駛回,而這段返程路竟然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體驗。我開的是??怂?,每次松油門時排氣管發(fā)出的尖利聲響就像一針針興奮劑。我?guī)缀跄芟胂蟮杰囄矅娡碌幕鹧嬲樟亮松砗蟮暮诎?。此刻我甚至感覺身處一場狂歡之中,因為眼前的道路正把一個個彎角無情地拋向我們。我手中的福特歡樂異常,它輕快地奔跑著,抓地力似乎永無窮盡。更晚更大力地剎車,前輪350mm的剎車盤和Brembo四活塞卡鉗團結起來高效地減緩我們的速度。有幾次因為彎變得很急我對米其林Pilot Super Spor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打方向的角度,RS只是更緊地守住了線路,順暢地滑彎而過。在連續(xù)S彎中車身控制極為緊致,車尾以美妙的姿態(tài)略有橫擺,幅度剛好幫著車身轉向。Disdale駕駛著高爾夫R跟在我身后(那輛奧迪最后一個加油,我們沒有等它),我發(fā)現(xiàn)只有在那幾次快速變向時它的車頭燈在我的后視鏡中略略退遠了些。
回到酒店,交流試駕感受時Disdale說的第一句話是他感覺高爾夫的動力比廠家宣稱的220kW馬力要高至少10%。我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我想其中的原因部分在于??怂鼓桥_強調低轉速扭矩的2.3L發(fā)動機鼓勵駕駛者較早地升擋,而高爾夫那臺相對瘦小、更樂于奔向高轉速的2.0L發(fā)動機總是一路高歌沖向6500rpm的紅線。結果就是高爾夫還在堅守2擋的時候福特可能已經(jīng)短暫地試探了3擋,之后在制動減速時再回到2擋。
不過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就是??怂筊S在這次對比中獲勝了。在三輛車中它是適應性最強、最有樂趣、給駕駛者的回報最大的。奧迪RS3 Sportback的速度很快,聲音很動聽,駕駛室也高了一個檔次,但面對讓人興奮的路段準備讓它搏殺一番時它的參與感不夠強,會讓人有挫敗感。
高爾夫R的音效也很迷人,而且從車主的觀點出發(fā)我完全能理解為什么有人認為它低調的造型和更有德國味兒的駕駛室勝過了福特。不過,盡管它的底盤很順從,入彎出彎都能保持既優(yōu)雅又迅捷的步態(tài),在駕駛者付出的努力與得到的回報的關系上它比福特略遜一籌??傊?,在明天清晨五點修道院的鐘聲再次把我們吵醒時,我一定會帶著??怂筊S的鑰匙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