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以及電子終端設備的微型化和便攜化發(fā)展,電子商務已經日趨成熟,人們只需要用指尖便可完成商品交易的行為,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商品配送服務。依靠網絡技術和電子設備開展的全新的商業(yè)模式正在沖擊著傳統(tǒng)的商業(yè)模式。而傳統(tǒng)的商業(yè)空間設計也悄然發(fā)生了改變,從原有的功能單一的“落地式”實體店逐漸向多元化的“云端”設計發(fā)展。
赫曼·赫茲伯格曾經說過:“我們應該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設計,使結果不是那么直接地表達一個毫不含糊的目標。而是仍然允許不同的理解,使他可以通過使用用途形成自身的特征?!笨臻g的意義并非明確的,它的不確定性使人們可以不受限制地賦予任何功能。商業(yè)空間也是如此,商品的交易行為不一定在空間中發(fā)生,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展示和體驗。O2O商業(yè)模式應用在空間之中,正是朝著模糊體驗與消費的邊界的方向發(fā)展,把購物與倉儲功能放置于“云端”。一方面,這種模式使消費者購物更加便捷,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另一方面卻增強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感,突如其來的線上市場產生了消費的連鎖反應,令商品種類和服務項目變得模糊不清。在新的商業(yè)模式中,實體店的空間設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商品展示方式、購物空間布局和消費體驗模式已經不能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基于O2O的商業(yè)空間設計方式被關注,它是否能打破困局并主導商業(yè)空間的發(fā)展方向呢?
廣州購書中心是一個成功的改良設計案例。中心從1994年開業(yè)以來,1.5萬平米的大面積開放式空間深受廣州讀者的青睞,室內空間的功能布局合理得當,購書與倉儲的動線適宜,書籍的清晰,導向標識明確。至2004年,購書中心又開設了網上書店,有效地完善了互聯網的銷售平臺。在二十余年的時間里,為讀者提供了6200多萬冊的書籍。但是,隨著互聯網上電子書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不僅注重書籍的內容,更注重讀書環(huán)境的舒適度與便捷性,到實體店試閱購書的必要性也隨之減少。這使得購書中心不得不進行升級改造。2015年,購書中心原有的部分書籍陳列與銷售的空間被餐飲、家居生活、美容、美體、攝影、運動等商店替代,還有生活體驗館、童夢園等親子體驗區(qū)也被設計在內。不僅是空間布局,空間的色彩、材料、燈光和書架的展示方式都煥然一新,整體的格調由原來莊重沉穩(wěn)變?yōu)楝F代時尚。頂層的封閉空間被打開,采光的效果改良了,讀者可以通過180度的窗戶看見外面的景色,窗戶下的木地板的設計令不少讀者又養(yǎng)成了“席地而坐”的閱讀習慣。多元化的空間體驗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的牢籠,讀者可以在空間里閱讀,而且能享受到由閱讀延伸出來的外在的樂趣。重要的是,在“云端”還有一個更龐大、便捷的書庫與實體店對接,使實體店模糊了銷售與體驗的功能邊界。
并不是所有的O2O模式的商業(yè)空間都是成功的,順豐嘿客就是一個案例。2014年8月,順豐速運借助物流的優(yōu)勢,旗下有五百余家嘿客實體店在全國各地開業(yè)。這數量開創(chuàng)了O2O模式商業(yè)空間運營的先河。但是,在嘿客里面的產品銷量卻遠遠沒有達到預計的估值。這除了順豐在運營上的問題外,更多是空間設計上出現了謬誤,風格走了極端。在空間布局上,嘿客過于依賴線上銷售渠道,削減了顧客的體驗感。店內的面積大約為60平米左右,但展示與可售的商品很少,四個墻面滿布廣告和二維碼,展臺上平板電腦居多。顧客不能直接觸碰到實體商品,消費欲大大下降。在色彩上,商業(yè)空間應使用明快的調子吸引顧客進店消費。鮮艷的色彩不僅能讓顧客清楚辨識商品的類別與品牌,更能提高顧客消費時的愉悅程度。但嘿客的店面與空間設計則使用黑色作為主色調,降低了外觀的可識別度,也影響顧客的購物心理。而且,商品展示的分類不合理,如在手機專柜上賣零食,在家電展柜旁邊賣皮鞋等。諸如此類的功能混淆不清的展示設計比比皆是。
筆者在2015年曾設計了基于O2O模式的社區(qū)服務站(圖1),這個項目的設計內容包括店面設計、空間布局設計、貨架設計、商品陳列設計以及客戶端的UI設計。其功能包括了O2O購物平臺、云快遞、云打印、休閑茶吧、便捷洗衣、二手物品交換等等。整體的色調為黃與黑,造型時尚柔和,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在設計之初,筆者曾為面積過小,承載的功能過于龐雜而尋求解決方案。往往消費者進入商業(yè)空間的目的明確,若不能使他們迅速地篩選信息,然后尋找出購物下單的功能分區(qū),勢必會造成視覺混亂,功能混淆不清的后果。而且,展示、體驗和購物三者的關系尤為重要,既能利用O2O模式的便捷性,減少倉儲空間的成本,又能讓顧客對產品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入的體驗感,設計師必須對商品陳列展示、線上與線下分配比例、交互性體驗等環(huán)節(jié)做出精準的設計。很快,這樣的經驗被復制在其他的項目上,如O2O模式的圖書館動畫瀏覽設計(圖2)——以動畫作為搜索與支付引導界面的線上與線下對接的圖書館設計項目。
當設計走向了“云端”,一切看似變得垂手可得,但一切卻又難以觸碰。在大數據時代,O2O商業(yè)模式必然會普及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虛擬的便捷與真實的體驗如何更完美地糅合在一個空間當中,是當下的設計師需要共同探索的問題。
(作者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劉承愷,(1984-)男 ,漢族,廣東,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講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環(huán)境藝術設計學;
許曉霞,(1992-)女,漢族,廣東,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領域:環(huán)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