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智生由于智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影響其心理健康成長。作為一名培智班的班主任,與他們朝夕相處,要從點滴做起,培養(yǎng)、幫助這些特殊的孩子。將通過親身經歷,淺談一下培智生的心理,以及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構建他們美好、健康的心靈。
[關鍵詞]:培智生 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
作為一名培智班級的班主任,我覺得很榮幸。他們單純、可愛、活潑、善良,他們渴求知識,渴望被關注。但是因為自身的原因,他們不能像健全兒童那樣接受新知識,在與人溝通方面也存在著障礙,這樣的群體更需要全社會去關注他們,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學生,通過教育、培養(yǎng),逐漸完善他們人格、塑造健康的心理。
一、心理特征
(一)共性心理特征。培智兒童和正常兒童之間在心理上存在著共性,二者的心理都是隨年齡增長而向前發(fā)展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勤奮、積極向上、堅毅、勇敢、有責任心、守紀律等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二者的行為特點都是情緒直接,容易暴露,情感波動大,細小的成績可使其得意忘形,微小的挫折可使其垂頭喪氣。但培智兒童比正常兒童發(fā)展遲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發(fā)展的起點遲;生長的速度慢;達到的水平低。
(二)個性心理特征。培智兒童的情緒不穩(wěn)定,表現為他們的情感容易變化和沖動,容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們的情感表露在外,內心的體驗不深刻,比較單調和極端,只有高興和傷心或滿意和不滿意,情緒化十分的嚴重。
培智兒童最顯著的個性心理特征是缺乏自信心。培智兒童因智力問題因而害怕競爭和挑戰(zhàn),在沒有自信的情況下就很難做好一件事,因而很少得到周圍人的贊美,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挫折感多于成就感,嚴重缺乏自信,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動機自然也就被扼殺。就如何改善成長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動機,對培智生而言這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培智兒童成長過程中,失敗經驗多于成功經驗,自信心未能建立,膽怯于嘗試著做事情,叫他們執(zhí)行任務,他們常會說:“不會”“不敢”。他們對老師和家長有一種特殊的依賴感,他們內心對于失敗的預期高于對成功的預期,一遇到問題不是逃避就是等待他人代勞,或直接向他人求取協助,這種仰求外助與預期失敗的心理使他們喪失自信與競爭的觀念。
二、教育原則
(一)加強直觀性教育,培養(yǎng)培智生的學習興趣。直觀性原則指在教育中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知識,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并使認識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培智兒童感性知識較貧乏,頭腦中生動的表象少,掌握抽象概念很困難,他們的思維多停留在知覺的分析和表象的分析,他們的注意力又不能較長時間集中,學習積極性較差,對他們教育時,應特別強調直觀性原則,彌補他們的不足,同時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使教育獲得較好的效果。貫徹這一教育原則,需根據教育計劃和學生年齡特點來進行。直觀手段可多種多樣,有實物直觀、圖像直觀、模型直觀、幻燈、電視、電影等,也可組織學生外出參觀。直觀手段的運用還包括教師的語言直觀和示范動作。介紹新知識時,要作形象的描繪,有時教師還得用手勢或身體的動作示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直觀性原則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須知任何知覺材料和表象材料的分析、綜合都必須上升到詞語材料的分析、綜合,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guī)律。但是在對培智兒童的教育訓練中,這種上升或過渡不宜過快,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根據每個兒童的個別特點,實現個別化的過渡;在保持我們個別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把課堂變?yōu)閹熒谇⒔涣鞯臉穲@。
(二)恢復培智兒童的自信心,激發(fā)培智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在教育過程中,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教育就不能收到應有的成效。培智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缺乏的恰恰是這種積極性、主動性。培智兒童由于智力不足,行為活動、能力有某種局限,往往使他們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加之周圍環(huán)境的某些冷遇、歧視,甚至欺凌、侮辱,自尊心受挫傷,會使他們自信心喪失,嚴重影響他們身心的發(fā)展和缺陷的補償。這種相互影響,往往會在他們身上形成惡性循環(huán)。培智兒童教育,首要要求教師與家長配合,恢復和增強培智兒童的自信心。
(三)及時評價,讓他們認識自身的價值??陀^而恰當的評價,不僅能總結學生過去的價值,又能激起學生再勞動的積極性。特別是培智生,哪怕只是細小的一點進步,教師也要及時評價,讓其“閃光點閃亮光”。例如,今天語文課后,老師會評價說:“XX同學學會寫本課的生字了,有進步?!睂ι险n時認真聽講的同學,老師會說:“XX同學學習可認真了,老師喜歡這樣的孩子。”諸如此類的評價,雖不是越多越好,但也應做及時,以多鼓勵表揚為主。
(四)遵循個體成長的規(guī)律,有效開展教育活動。個體的成長是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教師必須依據個體的成長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活動。培智生在接受文化課方面與健全學生是不能相提并論的,考慮到這一點,放低對其學習的要求,避免心理上超負荷。培智生的身上也存在著長處,存在著閃光點,我們要善于捕捉、善于發(fā)現和把握,鼓勵他們振奮起來。
總之,培智兒童與正常兒童自身上存在很多差異,教育者應關注身邊這些弱勢群體,去關愛他們,摸清其心理,遵循教育規(guī)律,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讓智障孩子也可以像其他健全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加強教育研究促進隨班就讀發(fā)展[J].中國特殊教育,2003,(05).
[2]周德林,王耀,蘇俊山.運用合作學習策略 全面提高隨班就讀教學質量[J].教育科學研究,2001,(06).
[3]華國棟.隨班就讀教學.華夏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