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正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數學教學中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數學思維 學習動機 巧妙設問 課外實踐
數學素有思維體操之稱,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這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不能再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機械灌輸,失去學習的主體性與思考的獨立性,只能讓學生成為接收知識的容器。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要以新課標為指導,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以讓學生在獲取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學會數學思維,學會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F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1.生活導入,生動活潑。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學生眼中數學是枯燥的,而生活則是豐富多彩的,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更加符合數學學科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學科特征;符合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的思維特點。新課改非常重視二者之間的關系,明確提出要善于從學生所熟悉的各類生活現象入手來引入新知的學習。為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在生活與教材之間找到最佳的切入點,以熟悉而豐富的生活來喚起學生強烈的探究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媒體導入,妙趣橫生。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直觀而形象的音頻與視頻來傳遞信息,將之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圖文并成、聲像俱全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直觀的場景中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學習,從中獲取豐富的感性信息,這樣才能為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知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1.問題的探索性。提出要有明確的目的,不是為了問而問,不是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而是要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完成探究。因此要設計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來。不要過于簡單也不要過于復雜,而是要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引導學生運用已知來學習未知。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地研讀教材,將教材知識點串聯起來,深入了解學生的現實基礎,這樣才能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處,進而提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
2.問題的啟發(fā)性。正所謂不憤不悱,不啟不發(fā)。提問的一個重要功效在于啟發(fā)學生的思考,為學生指明思考新方向,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困惑,順利完成探究。因此,教師要善于在學生思維受阻時以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來展開思考,以實現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3.問題的開放性。提問的目的并不只是單純的對知識的回顧,更為重要的是實現學生的深層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為此教師要盡量設計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打破心理定勢與思維定勢,展開多元思維,探究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等等,不再只是現成知識的簡單運用,而是需要學生經過獨立的思考與思維來對知識進行加工,這樣更加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與獨創(chuàng)性,更能促進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4.問題的層次性。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同,如果無視學生之間的不同,一刀切,勢必會使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因此,在提問中教師也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對象來提出不同的問題,以使問題更加貼近每個學生,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這樣自然就可以喚起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全體學生都可以全程參與到自主探究中來,促進每個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三、延伸課外空間,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具有更為寬廣的學習平臺與展現自我的舞臺,同樣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新課改所提出的“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將數學教學的視野引向課外空間,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更多的實踐性問題,將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這樣更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促進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實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如學習了二次函數的最大值最小值后,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走進商場針對商品銷售來展開調查,進一步思考如果要開一個店,商品價格定得過高或是過低都不科學,那么如何來制訂最適當的價格,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呢?這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來提取數學素材,發(fā)展成數學模型,展開數學探究。進而使得學生在探究中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為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營造愉悅而開放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主體性與主動性,發(fā)揮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實現學生學習地位與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游仕偉.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教育研究,2012,(17).
[2]陳蒼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33).
[3]鄧永華.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才智,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