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喚起學生對音樂深刻而長久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是重要任務之一。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愛上音樂知識和課本上的歌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實施音樂教學的雙邊活動,實現(xiàn)高效音樂課堂。
[關鍵詞]:小學音樂興趣教學 音樂素養(yǎng)
一、美妙的音樂素材,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前提
音樂蘊含著豐富的美,它是一門審美的藝術。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美是產生興趣的關鍵因素。作為音樂教師,應成為美的使者,親切的微笑,合宜的裝扮,充滿感情的語言等都能帶給學生美的氣息和享受。然后,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挖掘音樂作品中的美,并用自己的歌聲、琴聲、動作美傳遞給學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藝術品氛圍中感受到音樂的美,繼而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例如,學習二年級教材欣賞《百鳥朝鳳》一文時,教師不是采取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二而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動腦與討論。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作品演奏出的熱鬧歡快場面以及所體現(xiàn)出的淳樸、喜氣洋洋的氣氛,教師可從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啟發(fā)、引導學生,讓學生懷著喜悅的心情聆聽樂曲,感受到音樂所模仿的布谷鳥、黃鸝、杜鵑、喜鵲、丹頂鶴、畫眉等的啼鳴,感受到曲調的悠揚、歡快節(jié)奏張弛有度,盡情享受著藝術帶來的美的體驗。學生們欣賞完樂曲后及其興奮,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習興趣濃厚,愿意去探索、去感受。
二、巧妙的導入方式,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保障
導入是新課教學的前奏,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第一座橋梁,巧妙的導入方式能夠增添新課教學的神秘色彩,能迅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問題導入、復習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情境導入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因素,精心設置導入方式,把學生帶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在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時,為了再現(xiàn)賽馬時的情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賽馬時的氣氛,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方式,一組跟著節(jié)奏模仿駿馬在賽場上的嘶鳴聲,另一組模擬策馬揚鞭的情景。頓時課堂氣氛異?;钴S,跟隨跌宕起伏的音樂,學生的想象閘門被打開,完全投入到音樂中,仿佛置身在遼闊的大草原上,成為賽馬場上的一員。直觀形象、動靜交替的情境導入強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年齡小,最喜歡謎語是游戲,教師可結合歌曲內容設計有趣的謎語作為導入。
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催化劑
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guī)定唱歌教學是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在唱歌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體現(xiàn)德育教育。發(fā)聲練習、視唱練習、節(jié)奏練習以及教唱新歌都是常用的唱歌教學模式,然而這樣的教學忽略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學習唱歌的心理狀態(tài),會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實際出發(fā),改革傳統(tǒng)的唱歌教學方法,誘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發(fā)聲訓練力盡可能結合歌曲,力求形象化和趣味化。傳統(tǒng)的發(fā)聲曲無詞,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將發(fā)聲訓練與歌曲結合起來或者給發(fā)聲曲填上合適的詞,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發(fā)聲曲 12 34|5-|55 5|55 5|54 32|1-‖教師可配上趣味化的詞,如“小雞怎么 |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讓學生學習不斷變換動物的叫聲和名稱,必要時還可模仿動物動作,學習興趣自然十分濃厚。
(二)學唱樂譜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聽與記能力。唱譜是學生音樂學習中感到最困難的部分,很多學生都會產生為難情緒,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識譜能力,采取與之相符合的唱譜方法。低年級學生的聽力最佳,教師可采用反復聽,讓學生模唱學譜;高年級學生則可分句視唱。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與記能力學唱樂譜,比單純視唱譜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三)采取節(jié)奏、歌詞和歌譜相結合的學歌方法。先學節(jié)奏和歌譜,后唱詞是傳統(tǒng)的唱歌教學方法。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教學方法既不利于學生對歌曲的準確理解,同時也挫傷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歌曲中的詞和曲之間有密切關聯(lián),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機結合歌曲中的詞和曲,讓學生反復朗讀歌詞,引導學生在朗讀歌詞的過程中慢慢體會旋律的變化。為了促使學生更好的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某種意境,避免單調、枯燥地學譜,在學譜時,教師也可以啟發(fā)學生嘗試用歌詞去解釋音樂意境,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四)注意深入挖掘歌曲的內涵,用藝術來感染和教育學生。音樂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一門藝術,同時音樂也最容易激發(fā)情感和傳遞情感,在音樂的渲染下,人的情感最容易隨音樂而自動變化。因此音樂教師在教歌時,要注意深入挖掘歌曲的內涵,準確把握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因素,盡可能以情帶聲,以聲表情,向學生傳遞音樂情感,并鼓勵學生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這也起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要做到激趣有道,教師就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興趣激發(fā)與情感教育,真正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溫素紅.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音樂時空,2015,(09).
[2]彭憲發(fā).探討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4,(13).
[3]錢思瑾.開展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