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PDCA在產婦出院電話隨訪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成立QC小組,對2016年 3月出院的128例產婦的電話隨訪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作為對照組列出隨訪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將2016年5月出院的125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實施質量改進后的電話隨訪。評價兩組產婦在照護能力,純母乳喂養(yǎng),出院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產婦自我照護能力,純母乳喂養(yǎng)率,滿意度均明顯提高。結論 電話隨訪是延續(xù)性護理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形式,應用質量持續(xù)改進方法,明顯提高產婦出院后滿意度,提升延續(xù)性護理服務內涵。
關鍵詞:質量持續(xù)改進;電話隨訪;延續(xù)護理
質量持續(xù)改進(PDCA)是一種經典的質量管理方法,研究表明將PDCA應用于護理各領域,收到很好的效果。隨著醫(yī)學發(fā)展和護理服務理念的轉變,正積極倡導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醫(yī)療護理服務模式,將醫(yī)療護理服務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復得到科學、專業(yè)、便捷的技術服務和指導,出院隨訪在護理延伸服務中越來越受重視和關注[1]。在國外,延續(xù)性護理已被證實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改善預后[2]。為了滿足出院產婦的個性化需求,我科嘗試應用質量持續(xù)改進的方法提高出院隨訪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取樣法,收集2016年3月份128例出院產婦作為對照組,5月份125例出院產婦作為觀察組,進行電話隨訪。兩組資料中年齡、地區(qū)、學歷、分娩方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1.2方法
1.2.1出院當日責任護士將產婦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住院號、診斷、出院日期、聯(lián)系電話等一般性資料和特殊情況登記在出院隨訪本上;發(fā)放紙質出院宣教手冊,告知產婦主動咨詢方式;1 w內進行電話隨訪,記錄隨訪內容。
1.2.2 問題匯總分析
1.2.2.1 隨訪時間未考慮產婦的需求 產婦屬于四類特殊患病人群(兒科、婦產科、傳染病科、腫瘤科)之一[3],但不同于患者,出院后電話隨訪時間由住院醫(yī)生或責任護士確定[4],往往為了完成隨訪工作,會在不恰當?shù)臅r間進行,不僅影響產婦休息引起反感,且達不到隨訪目的。
1.2.2.2 隨訪人員服務意識低 責任護士意識上重視產婦的在院護理質量,忽視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隨訪中也不能顧及初為人母者的感受,缺乏耐心經常打斷,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1.2.2.3隨訪人員專業(yè)能力不足 責任護士自身對產婦出院后關注的重點及護理要點未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薄弱,不能滿足產婦的保健需求。隨訪中能為產婦解決的實際問題少,隨訪內容不夠深入,缺乏指導。
1.2.2.4隨訪內容難以接受 產婦文化層次高低不一,對產褥期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參差不齊。責任護士在隨訪中不能根據(jù)產婦的特點實施個性化宣教指導,導致產婦自我照護及新生兒照護能力不足。
1.2.2.5 隨訪記錄不詳細 登記本上產婦文化層次缺項普遍,疾病診斷登記簡單,出院前存在護理問題評估不到位,隨訪后情況記錄不詳細,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無反饋,失訪無追蹤服務。
1.2.3 質量持續(xù)改進方法(對策)
1.2.3.1 成立延續(xù)性護理QC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yī)生、責任組長;討論分析產婦延續(xù)性護理服務和管理的重點,構建統(tǒng)一的質量評價體系;明確分工,責任護士每月底匯總電話隨訪工作存在的問題,護士長針對問題查閱文獻及書刊,找尋解決的方法,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分析,擬定改進措施。
1.2.3.2 專項培訓 加強護士責任心教育,轉變重臨床輕延續(xù)的觀念;培訓電話溝通技巧,提高護士溝通能力;根據(jù)產后康復標準規(guī)范出院電話隨訪的內容并定期培訓。
1.2.3.3 明確隨訪人員 確保隨訪質量,明確電話隨訪人員為延續(xù)性護理QC小組成員,第一責任人為責任護士,隨訪重點由床位醫(yī)師填寫。
1.2.3.4 確定隨訪時間 出院前責任護士充分評估產婦作息時間規(guī)律,征詢產婦意見后共同確定最佳隨訪時間,將約定時間記錄在出院隨訪登記本上,按時完成。約定的特殊時段、住院期間發(fā)生特殊情況、出院后有特殊需求、責任護士不能及時完成等由主管醫(yī)師或科主任或護士長負責隨訪,確保隨訪及時有效。
2結果
采用Barthel評分量表評價產婦自護能力,統(tǒng)計純母乳喂養(yǎng)率,進行出院后滿意度調查,目前,滿意度已構成延續(xù)性護理效果評價的重點[5],見表2。
3討論
3.1電話隨訪這種\"背靠背\"的溝通方式解除了產婦的顧慮,說出了在院不敢說的話,對醫(yī)務人員起到了監(jiān)督作用;更真實的了解產婦的護理服務需求,反向指導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產婦充分感受到醫(yī)院人性化的延伸服務,為醫(yī)院贏得了聲譽。
3.2 產婦的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因素對電話隨訪的影響較小,電話隨訪在產婦延續(xù)性護理中能發(fā)揮較大的作用;但受產婦表達力的影響,護士在隨訪中對產婦宣教指導的針對性、及時性受阻[6];需充分評估,深入引導。
3.3目前,延續(xù)性護理過程缺乏相關的標準來保證其質量,包括電話隨訪需要達到的標準也是各有不同,不斷探索并引用國外開展成功的經驗,利于我國延續(xù)性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俞桃英.護士對出院患者實施電話隨訪的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6(3):45.
[2]Fan Vs,Burman M,McDonell MB,et al.Continuity of care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rimary care[J].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5,20(3):226-233.
[3]吳勝梅,施又丹,張桂萍,等.出院患者確定延續(xù)性護理時間需求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5(6):61-63.
[4]吳勝梅,施又丹,張桂萍,等.出院患者確定延續(xù)性護理時間需求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5(6):61-63.
[5]陳璐,奚興.基于三維質量結構評價延伸護理服務質量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6):713-716.
[6]馬靈亞.電話隨訪對改善家庭鼻飼患者現(xiàn)狀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14):2776-277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