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基督教及《圣經(jīng)》對英國各階段不同的文化的影響出發(fā),探討基督教及經(jīng)典著作《圣經(jīng)》對英國文化產(chǎn)生的影響,使讀者進一步了解基督教及《圣經(jīng)》在英國文化中占據(jù)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英國文化;《圣經(jīng)》;基督教,影響
作者簡介:關振宇(1984.12-),女,漢族,甘肅蘭州市人,文學碩士,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方面。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8-0-01
基督教經(jīng)典著作《圣經(jīng)》,豐富的內(nèi)容,多樣的文體和華美的辭藻,體現(xiàn)了世界古代文化的巨大成就,使它成為了英國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源泉,并向文學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想象空間,對英國文學作品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基督教及《圣經(jīng)》對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化的影響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中受基督教與圣經(jīng)影響最深的是英國文學。早在基督教傳入之初,英國就有目不識丁的農(nóng)夫凱德蒙受上帝揀選成為新紀元第一位詩人的傳奇故事。其后,這種文化的潛移默化,使撒克遜人固有的暴戾之氣漸次消隱,基督教的博愛、寬恕、虔敬等素質成為重建民族文化的基本滋養(yǎng)。文藝復興時期這種影響并未減弱,頻繁的圣經(jīng)英譯,使信眾有更多的途徑接納福音。
另外,從這一時期的復仇劇也能看出基督教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微妙影響。最早的復仇劇完全繼承了賽內(nèi)加悲劇的形式,充滿血腥與暴力場面,這在通常被視為首部復仇劇的托馬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劇》中表現(xiàn)得很清楚。這類復仇劇的發(fā)展情況可以看出,圣經(jīng)的道德天平逐漸轉向以《新約》的博愛反對《舊約》的以惡抗惡、以暴制暴,西里爾·圖爾納的《復仇者的悲劇》和《無神論者的悲劇》顯明了這一點。
二、基督教及《圣經(jīng)》對17世紀英國文化的影響
基督教的影響從17世紀大量出現(xiàn)的內(nèi)心剖析文學中可窺得一斑,包括冥想志、傳記、自傳、日記、抒情詩等文類。新教的圣經(jīng)詩學在此影響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種詩學將文學象征傳統(tǒng)與宗教象征體系融為一體,在圣經(jīng)中為文學尋找最高的真理與藝術范例要求作者從圣經(jīng)中汲取靈感進行創(chuàng)作。此種詩學導致英國在不到100年間就出現(xiàn)300多種《詩篇》的詩體改寫本,內(nèi)心剖析性質的文學更顯出難以想象的繁榮。
約翰·彌爾頓是英國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也深受基督教和《圣經(jīng)》的影響。彌爾頓生活在英國社會處于歷史性變革、新舊思想激烈沖突、新舊勢力的斗爭紛繁復雜、宗教改革和社會改革交織在一起的時代。同這個時代一樣,彌爾頓的思想也極其復雜,很難一概而論。但就本質而言,由于他綜合了希伯來—基督教和古希臘—-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兩大傳統(tǒng),正如許多研究者所指出的,基督教人文主義成為他的思想核心。而他的基督教人文主義又突出表現(xiàn)為關于人的自由意志的觀點。彌爾頓作于21歲的《圣誕晨歌》是他的成名作。書中敘寫了基督臨世的神圣事件。彌爾頓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階段,完成了《失樂園》、《復樂園》、《力士參孫》三大史詩?!妒穲@》主要采自《創(chuàng)世紀》第2至第3章和《啟示錄》,《復樂園》和《力士參孫》也取材與圣經(jīng)。
三、基督教及《圣經(jīng)》對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
英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開端以1798年柯勒律治與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的出版為標志,他們二人和后來的騷塞同屬一派,即湖畔派。
柯勒律治成功地引進了德國的唯心主義哲學和浪漫主義,從而實現(xiàn)了對于英國18世界機械唯物主義哲學的反動。他提出一種生命哲學,用以指導詩歌創(chuàng)作,內(nèi)容主要是強調(diào)生命體的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自然萬物合而為一,上帝存在于它們之中,它們又統(tǒng)一存在于上帝之中。《古舟子詠》是柯勒律治最著名的詩篇,詩篇中老水手的原型實際上是《創(chuàng)世紀》中的該隱。
四、莎士比亞與《圣經(jīng)》
威廉·莎士比亞被公認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劇作家。他與基督教和圣經(jīng)的關系為許多學者所重視,英國人柏格思認為:“莎士比亞汲取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說,沒有圣經(jīng)便沒有莎士比亞的作品?!丙溞匏沟摹渡瘎≈械慕巧拖笳鳌穭t論證了潛藏在《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等劇作中的“罪惡-審判-贖罪”模式。莎士比亞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圣經(jīng)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英國當代評論家海倫·加德納也視莎士比亞悲劇為“基督教悲劇”,認為他的作品“所揭示的神秘,都是從基督教的觀念和表述中產(chǎn)生出來的,它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特點,都是與基督教的宗教感情和基督教的理解相聯(lián)系的。”莎士比亞的戲劇與圣經(jīng)的聯(lián)系,主要表現(xiàn)在兩大方面:一是圣經(jīng)的觀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寬恕、博愛)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巨大影響;二是作家在藝術上對圣經(jīng)典故的巧妙運用。
結論: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基督教及《圣經(jīng)》對英國文化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圣經(jīng)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西方文化處處浸透了基督教的影響。《圣經(jīng)》對英國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并且迄今未減。我們不應當把《圣經(jīng)》僅僅看做是宗教的文獻,更應將其當作一座文學寶庫。
參考文獻:
[1]梁工,2003,《圣經(jīng)與歐美作家作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梁工,2000,《基督教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毛峰,2008,《不可不知的西方文化常識》。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4]卓新平,2006,《基督教文化120問》。北京:東方出版社。
[5]《圣經(jīng)》,1994。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