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各種新型、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構(gòu)建注入了新新能源,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以下稱‘當堂訓練’)便是其中一種。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完全遵循了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對學生及時鞏固知識,迅速提升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本文在先學后教的基礎上對當堂訓練進行了探討,并就如何落實當堂訓練,創(chuàng)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出自己的看法,以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關鍵詞】落實 當堂訓練 創(chuàng)建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從廣義上說,“當堂訓練”可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對等,其有著相同的內(nèi)涵和意義;但是從狹義上講,前者僅僅是后者實施與踐行的環(huán)節(jié)和主要內(nèi)容,其與“先學后教”共同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構(gòu)建貢獻力量。但是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均不可或缺,教師應強化重視,多途徑積極落實當堂訓練。
1 科學設定“當堂訓練”教學目標,促使訓練有“方向”
科學的教學目標在整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引航”之作用,當堂訓練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并不能盲目隨意,敷衍了事,而是需要在正確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因此,科學制定“當堂訓練”教學目標,促使訓練有“方向”十分必要和重要。具體來說,教師教學目標的設定要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教學實際。
當然,要輕松做到制定科學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認真研究學情、仔細推敲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確保訓練有目標,有方向。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多個教學目標,而當堂訓練又不能面面俱到,這時教師需要遵循“有所側(cè)重,一課一得”的原則。例如《春》這篇課文就可抓住一點進行教學,即賞析優(yōu)美句子,品味修辭(比喻,排比、擬人等)獨特魅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屬于記敘類散文,篇幅相對較長,可以將“理清文章思路、脈絡”作為目標教學點;《音樂巨人貝多芬》、《鄧稼先》等文章可以抓住“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運用于生活中”這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練。
2 營造有序、活躍的氛圍,確?!爱斕糜柧殹庇行蚋咝?/p>
活躍有序的當堂訓練教學氛圍對落實當堂訓練,構(gòu)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誠然,無序的語文課堂雖活躍、熱鬧,但依然是低效的。隨著“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全面實施,更多的語文教師專注于營造看似活躍的課堂氛圍,以“確保學生學習的自由”。但與此同時,很多教師尚未意識到,學生行為活躍,并不意味著思維活躍,課堂依然低效。
因此,為了構(gòu)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教師要營造有序、活躍的氛圍,確保“當堂訓練”的有序高效進行。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一般步驟是先學、小測、后教,但學生往往在“先學”環(huán)節(jié)容易出現(xiàn)混亂,很多學生僅僅把“先學”階段當成是自由發(fā)揮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思緒不穩(wěn)定,容易陷入茫然無措的學習境地,這不利于有序、活躍課堂氛圍的構(gòu)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將“先學”放在課下,上課直接進行“小測”;還可以讓對學生自學進行指導,運用設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營造自學氛圍。另外,為了確保訓練有序活躍,教師要有較高駕馭課堂,掌握課堂的能力,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特點落實“當堂訓練”。
3 關注“當堂訓練”過程,發(fā)揮教師的誘導、點撥作用
落實“當堂訓練”,構(gòu)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這不僅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自學、小測的氛圍,結(jié)果,更要關注自身在“當堂訓練”過程中的誘導以及點撥作用。一般的,在當堂訓練教學中,教師會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誘導學生思維,啟迪學生智慧,激勵學生探索求知,如多媒體策略、小組合作競賽策略等等。
毋庸置疑,教師的誘導與點撥在當堂訓練過程中起著促進與推動作用。例如,在《背影》的課堂教學中,為了確保當堂訓練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圍繞某一個學習任務(該篇課文共寫了幾次‘背影’,每一次“背影”出現(xiàn)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深刻內(nèi)涵?)進行學習、探討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精神。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兩點:一是在各小組進行自主學習時進行適當?shù)狞c撥與指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困境。二是對每一個小組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誘導其樹立自信心??傊?,教師在當堂訓練過程中要心系學生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其誘導、點撥作用。
4 全面、精心設計語文作業(yè),切實高效落實“當堂訓練”
精心設計作業(yè)是“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效落實當堂訓練的一種有效途徑。在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作業(yè)設計與布置主要可分為三點:課前預習作業(yè)的設置;課堂鞏固作業(yè)的設置;課后鞏固作業(yè)的布置。教師要把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特點,布置能推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訓練鞏固型作業(yè)。
在課前、課堂、課后作業(yè)布置中,后者是最難以把握的,這里將以課后作業(yè)訓練布置為例進行說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具有開放性、隨意性與創(chuàng)新性,但教師應在完全迎合學生學習特點和課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例如,《紫藤蘿瀑布》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學生仿照課文中優(yōu)美句子的寫作方法,認真觀察生活中自己喜歡的花兒、草兒等植物,寫出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還能做到“以讀促寫”、“以寫提讀”,推動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雙向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尋與《紫藤蘿瀑布》類似的抒情散文,并進行閱讀,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涵養(yǎng),拓展學生知識與視野。
綜上可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落實當堂訓練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雙向的促進意義。誠然,“當堂訓練”是一項繁瑣復雜、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任務,不可一蹴而就。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和引導者,教師要重視當堂訓練,并基于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特點以及語文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元措施落實當堂訓練,讓學生在“學中練,練中學”。唯此,教師才能構(gòu)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全面提升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元玉.關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4(06):108-109
[2]徐清亞.初中語文“自學輔導,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3(02):77
[3]湯月環(huán).“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下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以《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一課為例[J]文理導航(上旬),201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