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當今中國社會民眾在表達愛國主義情感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非理性問題,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什么是理性愛國主義、理性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理性愛國主義在當今中國應有的維度。以此警示國人:愛國不是非理性的情緒發(fā)泄,愛國需要確立理性愛國主義理念,愛國情感的表達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
關鍵詞:理性愛國主義的內涵 理性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 理性愛國主義的維度
近代以來,但凡在中國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愛國事件,大都與主權受損有關。比如百年之前因為青島問題,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搞抵制日貨運動;前幾年因釣魚島問題,又發(fā)生抵制日貨運動;今天,因南海仲裁案、美軍在韓部署薩德導彈系統(tǒng)等刺激國人神經(jīng)的大事件,不少中國人的愛國情感被再次激發(fā)出來,紛紛喊出了“抵制美貨”、“砸碎蘋果手機”、“不吃肯德基”……等口號。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發(fā)生了嚴重的網(wǎng)民聚集、拉橫幅、圍堵肯德基門店、蘋果手機銷售門店事件。國人的這種愛國情感本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和用不用蘋果手機、吃不吃肯德基沒有關系。畢竟貨物是無罪的,也應當是沒有國界的!任何過激言行,無論其出發(fā)點正當與否,都容易失去控制,而走向一種狂熱的極端。動輒喊出“抵制×××”的口號、隨意毀壞他人的財物、干預他人的消費選擇,這不是真正的愛國,不過是打著愛國的旗號行非理性的情緒發(fā)泄,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勢必會危害社會的穩(wěn)定。這種做法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因為它是對國家法律的踐踏,最終傷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而這卻是與愛國的初衷背道而馳的。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他人的財物,無權干預他人的消費權利,更不能踐踏國家法律、干擾社會秩序、危害國家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因此,明確什么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怎樣表達愛國情感、用什么方式表達,至關重要。筆者堅信,愛國不是非理性的情緒發(fā)泄,愛國需要確立理性愛國主義理念,愛國情感的表達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
一、什么是理性愛國主義
愛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因為人的行為既受制于理性,也容易受非理性的支配。一般而言,理性的價值在于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講求邏輯,理性對人的行為的影響表現(xiàn)為人的自我約束力。而非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消極的情感或情緒,非理性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往往表現(xiàn)為行為失控。一旦人們的行為被非理性支配,就容易走向狂熱與盲動。理性愛國主義的內涵是豐富的。一是要善于學習,博采眾長。在當今由發(fā)達國家主導的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們既要防止出現(xiàn)崇洋媚外的民族虛無主義,又要防止出現(xiàn)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既要防止遭受侵略歷史的悲劇重演,又要具有開放的胸懷,勇于學習和善于學習別國的長處,取長補短,發(fā)展自己。二是要承認差別、正視問題。既要看到國家發(fā)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要看到我們還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有容忍和接受批評的寬宏氣度。三是要樹立全球意識。要順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世界潮流,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相互依存合作發(fā)展。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勇?lián)鷮θ祟惞餐熑?,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互利共贏。理性愛國主義與非理性愛國主義都是站在愛國主義的立場上,基于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面對國家核心利益,面對當前國際國內的復雜環(huán)境,面對我們前進道路上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有清醒或比較清醒的認識,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對自己的愛國行為做出理智判斷,以保證自己的行為動機與效果相一致,愛國行為有利于自身和國家的發(fā)展。而后者往往是出于個人一時的情緒沖動和激憤而表現(xiàn)出來的以偏激、盲目、浮躁、不計后果等為特征的行為。在非理性的情緒魔鬼支配下,往往會行為失控,實施打砸搶燒、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愛國的初衷,極不利于自身和國家的發(fā)展。
二、理性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
理性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可以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表達兩種形式?!办o態(tài)”愛國是理性愛國最基本的表達形態(tài),崗位愛國是“靜態(tài)”愛國的主要形態(tài)。崗位愛國就是要把愛國的情感轉化為立足本職崗位,敬業(yè)愛崗。例如: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成長成才、報效祖國;科技人員要通過積極發(fā)明創(chuàng)造,推進國家的科技現(xiàn)代化;工人、農(nóng)民要通過積極生產(chǎn),創(chuàng)造豐富物質財富使祖國繁榮富強;軍隊通過苦練軍事技能,提高軍事素養(yǎng)去保衛(wèi)祖國;運動員要通過刻苦訓練,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人的風采為國爭光,等等這一切都是愛國的表現(xiàn)。另外,在全球化時代,在國際交往中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彼此尊重,關心人類發(fā)展進步,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樹立良好國家形象是也是愛國。所謂“動態(tài)”愛國就是在特定時間、地點和事件中,用特定的行為來表達愛國情感和愛國覺悟,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向世界宣示和表達中國人民的立場和意見。理性愛國不是無聲愛國,也要適度適時發(fā)聲。一是國人可以通過網(wǎng)絡表達心聲,讓有關國家聽到中國民間的愛國言論,了解中國民眾的態(tài)度。二是通過適時適度的集會或游行方式表達愛國。例如,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是繞不過的領土主權之爭,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當國人的愛國情緒高漲之時,政府應當依照憲法批準適度規(guī)模、適當路線、可控制的示威抗議游行活動,以釋放國人的愛國激情,向有關國家和世界顯示中國人民的立場和力量。
三、當代中國理性愛國主義的維度
理性愛國是愛國主義的本質升華,理性愛國主義在當代中國應具有以下幾個維度:
一是價值理性。就當代中國而言,理性愛國主義的價值理性就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愛國主義必須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理性的愛國主義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才能謀求發(fā)展的和平環(huán)境,才能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最高國家利益。二是批判理性。理性愛國主義強調獨立思考,主張理智和冷靜,在情緒的控制上、在思維的方式上,以批判的態(tài)度破除眩目的作秀、狂熱的口號和偏激的煽動。因此理性愛國主義應該具有包容力和多元化內涵,應該具有批判理性的獨立思考意識。就當代中國而言,理性愛國主義的批判理性意義在于維護國家的批判理性意義在于維護國家團結、社會和諧和團結、社會和諧和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三是實踐理性。理性的愛國主義突出務實指向性,以理性的愛國行動來具體實踐理性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實踐表達。在國家民族遭受外來侵略奴役的戰(zhàn)爭年代,需要國人同仇敵愾、共御外侮。在和平建設時期,需要人們愛崗敬業(yè)、忠實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將愛國熱情融如具體的工作中,體現(xiàn)在具體的行動上,以實際行動促進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四是法治理性。愛國,不是打砸施暴的理由,不是情緒失控的泄憤。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愛國應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愛國也應遵循法治理念。每一個同胞都應自覺培養(yǎng)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這是愛國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曾競. 理性愛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升華[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4).
[2]鄢萬春. 以“愛國主義理性”建構“理性愛國主義”[J].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3]劉英.“理性愛國”——當代愛國理性的新構建[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7(2).
作者簡介:楊必慶,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