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踐經驗入手,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現狀進行分析,并總結費用扣除標準設定的主要限制因素進行。同時,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以發(fā)達國家實施情況為根據,對我國個稅費用扣除制度完善策略進行探討,旨在為完善個稅費用扣除制度提供一定思路。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費用扣除制度
個人所得稅是與普通百姓切身利益聯系最為密切的稅種,對其開展有效管理,并且明確其扣除制度,不僅對保證政府財政收入具有促進作用,同時能夠優(yōu)化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功能,體現公平分配原則。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尚存在一定問題,應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及時進行有效整改,促進費用扣除制度的不斷完善。
一、個稅費用扣除制度現狀及影響扣除標準設定的因素分析
1.個稅費用扣除制度現狀。個人所得稅不僅具有調整收入分配的作用,還能夠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在個人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科學、可行的扣除制度,是衡量的應稅所得的有效保障?,F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為3500元,并對各項收入實施分類征收,費用扣除則采用定率扣除結合分項定額扣除方式,根據納稅人性質制定不同扣除政策。對于偶然所得收入,不扣除費用,僅以每次收入額度作為稅費扣除標準。
2.影響扣除標準設定的因素。其一,經濟發(fā)展情況能夠界定扣除標準。經濟條件較好地區(qū),居民生活支出明顯低于總收入,在進行個稅扣除時,應占居民總收入較低水平。當物價水平較高時,居民支出水平顯著提高,才能維持正常生活水平。為此,應充分考慮到費用扣除額度的基數。其二,制定扣除標準要兼顧公平原則。征收個人所得稅,能夠有效調節(jié)貧富差距,為逐步實現社會公平奠定基礎。因此,個稅扣除標準往往會受制于社會公平原則,也就是說,標準過高或過低,均有可能違背公平制度。為此,應對標準設計進行全面考量,進一步體現公平、和諧發(fā)展原則。其三,收入性質不同影響扣除標準設定。對于性質不同的個人所得,實施不同征稅標準,能夠實現個稅政策調整,且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其四,征管部門稽查水平影響扣除標準。若地方稅收部門自身的稽查水平較強,則可對納稅人做出有效監(jiān)督及管理,對違法犯罪行為亦能及時采取必要手段進行打擊,因此可保證扣除標準的順利制定及實施。
二、個稅費用扣除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費用扣除標準缺乏彈性?,F行個稅扣除標準以固定數額作為衡量標準,并未將個人所得稅繳納與物價指數相聯系。2011年個稅改革以來,我國經濟處于持續(xù)增長狀態(tài),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消費水平的提升。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意識到,雖然居民收入上漲積極動因是社會經濟發(fā)展,但是通貨膨脹也是需要兼顧的消極因素。缺乏彈性的費用扣除制度,無法正確應對工資上漲與通貨膨脹的之間的固有矛盾,只會進一步增加納稅人的實際負擔。
2.涵蓋范圍不夠寬泛?,F階段,我國個稅法中規(guī)定,個稅扣除大體可總結為兩個類別,一是標準扣額度,二是實際發(fā)生的費用。這種情況會導致納稅人日常大額支出被忽略,如大病醫(yī)療等。鑒于目前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并不健全,在此種條件下,醫(yī)療費用無法全額報銷,若納稅人出現大額支出,必然對其正常生活產生顯著影響。
3.未能兼顧不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在我國,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區(qū)居民收入水平與消費能力存在顯著差異,若不考慮經濟水平差異,會出現嚴重稅負不公平現象。以上海地區(qū)為例,其工資水平高于其他中小城市,必將增加其納稅范圍,一些低收入人群也往往要納入到征稅范圍,可能引起更大程度的貧富差距。
4.欠缺全面考量因素。由于缺乏比較全面的考量因素,可導致家庭稅負顯著增加?,F階段,個稅費用扣除制度以同樣標準對待每個納稅人,例如,未考慮納稅人婚姻狀況,未兼顧納稅人贍養(yǎng)人口數量及撫養(yǎng)子女能力等。可以說,家庭是社會基本構成單位,很多納稅人均是以家庭為單位來計算收入和支出,若忽視其家庭負擔因素,會導致收入差距逐漸增大。
三、個稅費用扣除制度完善策略
1.豐富費用扣除標準,轉變一刀切制度。鑒于現階段我國城鄉(xiāng)發(fā)展水平仍存在較大差異,應在制定個稅扣除標準時,轉變固定數額衡量標準的現狀,并將將個人所得稅繳納與物價指數相聯系,努力擺脫形式上的所謂“公平”。提高費用扣除額度,轉變一刀切制度,對于不同地區(qū)納稅人,要構建不同的扣費標準,充分發(fā)揮為個稅本身的社會調節(jié)作用,實現本質上的公平原則。正確區(qū)分居民收入上漲的積極動因,也對本地區(qū)通貨膨脹情況進行掌握,建立具有彈性的費用扣除制度,正確應對工資上漲與通貨膨脹的之間的固有矛盾,使費用扣除標準與國家經濟發(fā)展相互掛鉤,并建立其高效、合理的聯動關系。
2.強化可選擇性,增加分項扣除項目?;谏鲜龇治?,認為在制定個稅扣除標準過程中,應充分兼顧到費用涵蓋范圍,將納稅人日常大額支出項目納入到標準制定考慮范疇之內,更加明確、公平的反饋出納稅人的實際能力,減輕納稅人稅負。在西方國家,允許個稅納稅人對費用扣除方式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制定兩種扣除方式,一是標準扣除,二是分項扣除。在分享扣除中,還改住房貸款項目、納稅人慈善活動、醫(yī)療費用支出等,甚至將盜竊損失列入其中。當分項扣除總額高于標準扣除額度時,可選擇分項扣除方式。我國可參考上述做法,增加個稅扣除的可選擇性,并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設定一定的限制性條件,允許納稅人自行選擇扣費標準。納稅人若選擇分項扣除方式,要提供一定的原始憑據,從而有效保障醫(yī)療、住房等方面支出的真實性。
3.兼顧地區(qū)經濟水平,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要對各個地區(qū)的居民收入水平進行衡量,并對其整體消費水平進行調查,根據實際反饋情況,制定與本地區(qū)相符的個人所得稅征收制度。美國個稅扣除制度充分根據每個州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實施不同的征稅標準。借鑒美聯邦經驗,我國雖然不允許地方政府對個稅進行立法,但是可由全國人大給出具體指示,對發(fā)達城市個稅免征額進行調整,允許地方政府按照自身經濟水平及消費能力進行適度調整,然后由全國人大會議進行表決。要充分兼顧到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及納稅人的負擔,從而制定更為詳細、具體且合理的個稅征收制度,為稅法改革提供見堅實保障。
4.全面考量影響因素,兼顧納稅人家庭負擔。要對納稅人的整體情況做出了解,并對其稅負進行全面考量,進一步緩解家庭稅負。制定不同標準,充分考慮到每個納稅人的婚姻狀況、購房情況子女撫養(yǎng)、老人贍養(yǎng)情況。以家庭為單位,充分兼顧到納稅人的收入、支出情況,減少收入差距。為此,可借鑒發(fā)達國家相關做法,實施家庭聯合申報制度。也就是說,以家庭為單位,對個稅納稅進行申報,有效減輕單個職工家庭的負擔,并顯著增加其可支配收入,體現出稅收的公平與正義。但是,不宜對個稅費用扣除標準進行頻繁更改,從而避免對個稅征收的連續(xù)性造成影響,保證現有稅法制度的穩(wěn)定性,充分減少時滯效應及納稅人負擔。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個稅費用扣除制度,不僅制度建立缺乏彈性,且涵蓋范圍不夠廣泛,未能兼顧到每個地區(qū)的經濟實力,且割裂了納稅人的家庭聯系,將每個納稅人視為納稅整體,對不同群體稅負產生影響。為此,要正視上述問題,并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有效整改,轉變一刀切現狀,增加分項扣除項,進一步強化納稅人選擇性。
參考文獻:
[1]陳文.所得稅計稅中“非得而稅”問題法律芻議——以個人工薪所得稅速算法為例[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4,01:53-58.
[2]高亞軍.和諧社會視角下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社會合意性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3,10:79-86.
[3]陳建東,吳茵茵,馬驍,等.影響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的相關因素分析[J].稅務研究,2012,08:48-52.
[4]張瑞珍.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的建議[J].商,2015,45:150.
[5]潘孝珍,燕洪國.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微觀模擬分析[J].稅務與經濟,2016,0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