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目的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先老師。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礎。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調查的對象
涼山州會東縣幼兒園的孩子,我們共發(fā)放調查表360份,收回338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7.8%,公務員、企事業(yè)單位有固定工作的占50、2%,農民工、個體經營占42%。
三、調查的方法
采用家長、社會調查問卷、家庭座談會等形式。
四、調查結果分析
1、家長的素質、職業(yè)方面:
父母的文化水平平均偏低,還有一小部分是文盲。
2、家庭的經濟收入:
每月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30%,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55%,在1000元以下的占15%。
3、文化水平:通過調查,我園幼兒父母的學歷,本科以上的占5.2%,專科占19.5%,中專、高中占37.3%,小學占34.5%,文盲占3.5%。
4、農村家庭比較多:
由于我縣地處邊遠縣城,農村人口占三分之二,外出打工的農村人口較多,孩子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監(jiān)管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五、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我國學前教育日趨重視,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上升,同時,家庭教育問題也逐漸顯示出它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家庭教育都收到人們的關注,但要作為一門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也是近幾年才大力的提倡,而農村家庭教育還未值得重視,我在這里探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喚醒更多農村家庭的覺醒,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出現(xiàn)的因素。從順序上看,家庭排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性。而家庭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
六、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農村家庭教育環(huán)境差
我們會東縣處于四川省涼山州邊遠縣城,和云南接壤,屬于交通閉塞的地方。全縣人口40多萬,而縣城人口就接近十萬,農村人口占縣城人口的三分之二。改革開放以來,外面的各種信息和新的東西不斷涌進來,極大的沖擊著這個落后縣城的經濟、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而這一切的震蕩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孩子,他們對什么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近幾年生活經濟、文化的變化給這個邊遠山區(qū)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在調查中,普遍的父母都擔心自己孩子學壞,社會風氣的大環(huán)境不好,以及各種網絡等的影響有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因素的發(fā)生,而家庭對于家庭教育又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會用老的陳舊的教育方式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管教,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2、農村經濟落后、家長素質低、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法簡單
通過調查:80%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掌握不當,而通過打罵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時而溺愛、時而粗暴。還有很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監(jiān)管孩子的任務就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上一輩的老人文化水平更為低下。目前家長反映在家庭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自己文化不高,上一輩更沒有文化知識,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雖然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但家長的教育觀念任然很陳舊,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這是一個很困惑的問題。所以家長更多的希望就寄托在學校,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并且認為學校的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更科學。
3、家長對孩子安全意識淡薄
當今學校安全教育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而在農村,家長對安全意識淡薄,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文化素質高的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強,而大部分農村孩子家長文化素質低,幾乎沒有什么安全意識,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由上一輩的老人照顧,這樣就造成了教育問題的嚴重缺陷,所以他們認為孩子到學校出了什么事,就到學校鬧事。通過這些可以看出我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更淡薄。
4、家長只重視知識獲取、忽視能力培養(yǎng)
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由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現(xiàn)階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而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一部分家長主動參與教育的意識薄弱,覺得我交了錢,你們是老師,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給老師了,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加強家園聯(lián)系,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于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著力改善農村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雙向溝通
1、加強家長對家庭教育意識的培訓,以幼兒園教育帶動家庭教育的缺陷
由于農村家長的文化素質低,而且有一部分還是文盲,如果在短時間內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我園在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加大了對家長的培訓力度,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幼兒園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幼兒運動會、六一節(jié)、教學開放活動等形式,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要求家長與孩子同臺表演。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交與的水平,更有效促進家庭教育的發(fā)展,使更多家長掌握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2、構建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家庭、幼兒園、社會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們在加強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時候就需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幼兒園通過家訪、幼兒成長紀念冊、親子活動、社會活動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lián)系。搭起相互溝通的橋梁。
當今中國家庭、幼兒園、社會,幼兒是弱者這一事實和現(xiàn)實,被人們真正認識、理解和認同。樹立幼兒園、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大教育觀尤為重要,注重“三位一體”的交互作用,開辟多種途徑,采取多措施,動員社區(qū)、家庭廣泛關注,大力支持幼兒園教育工作,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從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從豐富多彩的游戲中來、從家園一致的教育中來,通過家庭、社區(qū)和幼兒園相互作用,“三位一體”對幼兒進行教育,從而豐富孩子的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能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